我以热血化春泥——百姓的好村官

01.01.2016  12:42

   安徽网络广播电视台1月1日讯 (记者:孙玲娟)歙县大学生村官病逝前留催泪绝笔

  黄山市歙县郑村镇的大学生村官徐锋,一直扎根农村基层,工作勤勉敬业,在不幸患肝癌晚期后,他仍然心系工作、不忘群众,命悬一线时还将肝源让给他人。在和病魔搏斗了三个年头之后,他与世长辞,临终前留下一封感人绝笔,要把自己的骨灰埋在曾经工作的地方。

  2015年的最后一天,新年的钟声渐渐临近,但是28岁的大学生村官徐锋却再也听不到属于2016的声音。31天前,这个年轻的生命永远离开了世界,去世后的第二天,他被葬在生前一直工作的地方——黄山市歙县郑村镇。

  冬至才过去不久,徐锋的墓碑前摆放着很多花圈和鲜花,除了亲朋好友前来祭祀外,也有不少是村民自发来祭奠他的。提起徐锋,很多村民都还是热泪盈眶,郑村镇黎明村村民诸葛启满告诉记者,徐锋是第一个埋在这片墓地的外地人,诸葛启满说:“村里的公墓原来是外地的人一般的不可以葬入的,因为徐锋是我们村里的村官,是我们自己人,群众百姓都愿意给他葬在这里,把他当做自己家人。”

  2009年大学毕业后,徐锋成为黎明村的大学生村官,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原黎明村村委会主任黄益领回忆起初见这个小伙子,高高瘦瘦、衣着朴素,骑着一辆自行车就来报道了。工作一段时间后,他就对这位年轻的助理赞不绝口。黄益领说:“他刚来肯走,走每一个组啊、乡村啊,走户,再就是他肯问,问什么事情是需要他做的,是非常非常的能干。这样的大学生我们是需要千千万万的,真的需要千千万万,乡村需要人干事。”由于村干部们大多不擅长电脑,全村人的新农合、人口普查等档案登记工作都落在徐锋一个人头上,为此他常常加班到深夜。即便如此,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他还走村串户了解民情,为村民致富想办法。

  黎明村里生产粉丝,是徐锋为村民建立了销售网站,又帮助村民改良山芋品种、改进生产工艺,并引导大家成立合作社。黎明村最大的粉丝加工厂厂长黄领华告诉记者,靠着徐锋的帮助他的企业一步步发展壮大,销量翻了15倍。黄领华说:“也不是我说漂亮话,的确我每次叫他来办事,一叫随叫就随到。他那个人做事认认真真、诚诚恳恳,从来也不摆架子,把自己大学生架子摆起来。”

  黄领华的妻子黄鑫英说,徐锋手把手教他们网络销售,成立公司时又帮他们制作各种材料,三天两头来厂里,但是从来没有吃过他家一顿饭。黄鑫英说:“留他吃饭他根本不会吃饭的。我记得最深的有一次他刚刚下乡,隔壁一个老人家那里留他吃饭,他讲他付他钱,付他钱他不收。不收后你看徐锋做了什么事呢,他就把十块钱给他压到那个碗底给他。”家境贫苦的徐锋,不仅不吃村民们的饭,还常常慰问村里的困难户。村民诸葛纪钗年纪大了腿又不好,徐锋常常来家里和他聊天,还拿出自己的工资给他。诸葛纪钗说:“他拿了一个红纸包给我,两百块钱,我不好意识,他讲看你身体不好,买点零食吃吃,那时候还不知道他家里这么困难。”

  2012年底徐锋被确诊为肝癌晚期,进行肝移植手术后的第四个月,徐锋就重返工作岗位。镇里照顾他的身体,本想给他安排一些轻松的工作。但是恰逢全镇进行扶贫调查,时间紧任务重,徐锋就以熟悉情况为由,主动承担起黎明村的调查工作。

  癌细胞扩散后他再次住院,弥留之际,徐锋已经意识模糊,口里仍然呼唤着同事的名字,这最后一通电话让同事胡晓霞永生难忘,他说:“他讲小霞,那个事情我只能做到这里了,以后的事情就靠你了,就归你去完成了。当时他意识其实有点糊涂了,但是在那种情况下他还是想到工作。我当时听了这个电话就感觉心里特别的震撼,也特别的难过。”

  2015年11月30号,徐锋永远离开了人世,去世前几天他留下了一封绝笔信,除了感谢帮助过他的人之外,他还表达了一个心愿。他在信中说:郑村镇是我一生唯一工作过的地方,是我第二故乡,我十分留恋这片土地,但我再也没有机会为这片土地贡献力量了,我只能带着这份遗憾离去。我有一个愿望,在我死后,能埋在这块土地上,让我能看到郑村镇的发展,我将含笑于九泉。

[ 编辑: 姜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