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难夫妻的生活清泉
马某梁,45岁,包河区芜湖路街道居民,也是安徽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的一名普通职工。2003年和魏某珍再婚后,一起侍奉瘫痪在床数十年的老母亲过着幸福平凡的生活。
2014年4月19号这一天,马某梁像往常一样正常的上班,和同事们一起在分拣要送出的快递,突然他一头栽倒在地,完全失去自觉,同事们赶快拨打120送到医院救治。抢救期间,前前后后在安徽省立医院南区和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之间转了四次医院,被诊断为动脉瘤破裂、脑出血术后、脑梗死、肺部感染、左颞叶沟回疝。在医院里长期昏迷不醒,需要人24小时陪护,由于父亲去世,母亲多年卧床不起,姐姐在外地,身边只有爱人魏某珍对其不离不弃,一直在身边照顾,无怨无悔的护理他。
2014年8月初,魏某珍来到芜湖路街道望江东路居委会咨询并第一次申请了临时救助。工作人员认真记录并大致了解基本情况后,告知其抓紧准备材料。收齐材料后,社区工作人员上门入户调查,看到马某梁母亲睡在客厅的床上,听其姐姐介绍:老母亲瘫痪在床上十几年了,生活不能自理,这么多年一直是马某梁夫妻照顾,姐姐家在河南省,平时也很少过来,现在马某梁这样不省人事,她只能将母亲带回自己家里照顾了,马某梁现在还在医院重症监护室,很难醒过来了,全家人力和经济都顾不过来了,真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了。据魏某珍口述,母亲瘫痪在床十余年了,没有工作,也没有退休工资,父亲去世以后每月有抚恤金935元。社区工作人员认真核实情况后及时为马某梁的申报了第一次临时救助。随后,又根据他家里的情况,建议他申请并帮其办理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2014年12月,由于马某梁的医疗费用达51万多,其中自费了21万多,芜湖路街道考虑其特别困难,又为其办理了医疗救助15000元和第二次临时救助2760元,并帮其申请了包河区城乡困难居民重特大疾病救助,希望能通过多方面的社会救助缓解其困境。
2015年1月,芜湖路街道望江东路居委会的负责企退工会的工作人员,为其申请了街道工会进行的困难职工的社会救助,获得2000元的救助。
2015年4月,马某梁仍然是卧床不起,意识不清醒,靠药物维持生命,身边还要人护理照顾。老母亲被马某梁的姐姐接到河南家里照顾了。魏某珍独自一人照顾着爱人马国梁 。芜湖路街道又一次为他提出了包河区城乡困难居民重特大疾病救助的申请,包河区民政局获悉情况后及时审核通过,批准了17856元的重特大疾病救助。
2015年5月11日下午,芜湖路街道社会事务办和望江东路社区工作人员又一次走进了马某梁家,关注马某梁的病情及家里生活上的困难,将重特大疾病救助审批下来的消息告知于她,并建议其做残疾鉴定,多方面、多渠道享受社会救助。街道领导和社区工作人员现场表示如果生活上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到社区反映,社区一定会尽心尽力帮助其解决好生活上的困难。魏某珍非常感动:我们全家真诚的对党和政府的关怀表示衷心的感谢。
上报单位:包河区民政局 |
信息作者:方 奇 陈云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