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远县义务教育走进均衡发展的春天
怀远县地处淮河中游,素有"淮上明珠"美誉,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东方芭蕾”花鼓灯之乡。县域总面积2192平方公里,总人口128.3万,其中农业人口110.9万,是名副其实的人口大县、农业大县。全县现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421所,在校学生近12万人。
怀远县坚持把教育事业摆在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发展的优先战略地位,认真落实国务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战略布局,把县域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教育事业发展总体规划,明确“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和校际差距,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规划,《怀远县教育十二五规划》要求,形成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格局。每年县政府工作报告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提出明确的年度工作目标和任务,强化责任落实,确保年度工作目标任务顺利完成。经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2015年5月,怀远县顺利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省级验收。
政策保障,让教育民生落到实处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场考试,是对县政府的考验,也是对教育系统的考验,对各乡镇、县直各单位协调能力、协同作战能力的考验。”“面对群众对教育公平的诉求和对优质教育的期盼,我们没有理由不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面对政府的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我们没有理由搞不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长潘明生在一次推进会上说。
基于这种认识,怀远县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摆在重中之重位置,成立了县长任组长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怀远县人民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召开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动员大会,明确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具体实施办法,强化各单位和各工作组职责,从组织和制度上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保障。制定了《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实施方案》,出台了《深化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农村学区建设方案》和《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专项规划》,通过学区设立和布局调整,强化了管理职能,优化了资源配置,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发挥积极作用。
为了督促乡镇政府和县直有关部门有效履行教育职责,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2013年,怀远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成立,印发了《怀远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成员单位工作职责》、《怀远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监督问责机制实施意见》、《乡镇(区)政府、县直有关部门和单位履行教育工作职责督导考核办法》,对乡镇政府及县直有关部门实行年度考核制,通报考核结果,强化考核结果运用,考核结果纳入年度党政机关目标管理考核评分体系。
正如县长潘明生同志所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考验,更是机遇。”面对这样一个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怀远县各级领导同心协力,克服一切困难,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分管教育的副县长陈春霞同志把全部身心扑在了教育上,主持召开县、乡协调会、推进会,亲自带队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地区考察、取经,亲赴农村中小学视导标准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进展情况,为怀远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殚精竭虑,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的县领导开玩笑说:“陈县长成了怀远教育的专职县长。”许多乡镇的党政领导表态:“凡涉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我们一路绿灯;凡涉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事务,坚决立等办结。”县直各单位在教育资金的划拨、教育用地批复、教育编制的安排、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学校周边环境整治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支持,为全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使这项最大的教育民生落到了实处。
加大投入,让基础设施得到均衡
从过去的“黑屋子,土台子,里面坐着泥孩子”,到今天的“歌声飞扬红旗飘,最美的风景是学校”,怀远县的教育经历了华丽的蜕变。
怀远县以改造薄弱学校和学校标准化建设为抓手,成立“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怀远县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总体规划》,统筹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等专项资金,确保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和学校标准化建设扎实推进,大力缩小县域内城乡间、校际间基本办学条件差距,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13年,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总投资8219万元,建设项目75个,建设面积70674平方米;薄弱学校改造项目总投资3416万元,建设项目19个,建设面积23800平方米。2014年,累计投入资金2.7亿元,用于义务教育学校征地、新建功能室和运动场地、配置教学设备等。农村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全县标准化建设任务按省定计划完成,实现了义务教育学校“班班通”全覆盖。教育经费实现“一个比例”和“三个增长”,省财政分解核定的教育投入任务足额完成。
常坟学区管委会主任程守齐在谈到农村学校基础建设时,神情激动:“我任学区主任这三年,常坟中小学共建了30多栋教学楼、功能室,政府支持、投入的力度从没有这么大,促进均衡的决心从没有这么坚决。”这代表了全县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心声。
县西南边界的徐圩乡尚庙中学是“麻雀变凤凰”的典型,从两年前的破(校园荒芜)、旧(设备陈旧)、漏(教室失修)、瘦(生源萎缩),到今天的实验、运动、餐饮、住宿设施齐备,学生招得来、留得住。今年的招生尤为形势喜人,周边邻县的学生也纷纷前来报名,真正出现了“孔雀东南飞”的局面。
龙亢胡刘小学地处偏僻,借“改薄”东风快速发展,现已成为村小教育发展的样板。农村中小学的迅飞,使农村孩子“在家门口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成为现实。
作为县政府规划的重点教育民生工程,投入九千万元建成的九年一贯制学校——怀远新城实验学校于2014年9月开始招生,极大缓解了老城区义务教育学校的压力,进一步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又一所新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城西实验学校已完成规划,即将付诸建设。届时,怀远县将形成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向周边辐射的义务教育新格局。
强基固本,让先进理念领航发展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确实如此。一个好校长,能为一所学校引入新颖的理念,能为一所学校迎来教改的春风,能给一所学校带来崭新的气象和营造奋发向上的氛围。一个好校长能成就一所好学校。改造一所学校,首先就要改造校长。近年来,怀远县着力打造一支铁军校长队伍,2013年启动了“三名工程”,评出首届“名校长”5人,除一人为完中校长,其余4人均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长或学区管委会主任。在“名校长”工作室活动中,他们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长的成长起到了引领作用。怀远教育局还定期举办“校长论坛”“校长沙龙”,结集出版“校长论坛”论文集,为校长们交流管理心得和经验提供了平台。为开阔校长们的眼界,拓展他们的工作思路,教育局分期分批安排校长赴北师大、华东师大、东北师大、陕西师大等高校进修学习,邀请上海等教育发达地区的教育专家、名校长来怀做专题报告,提升了校长队伍的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崔伟局长还专门向校长推荐《为什么是抚松》等教育管理方面的著作,要求校长们认真阅读,并结合本校实际及个人工作状况撰写读书心得、管理反思。一时间,校长们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学习热潮,引发了一场“头脑风暴”,百余篇关于教育管理的高质量文章在怀远教育网的“校长论坛”栏目刊登。吐故纳新必然带来革故鼎新,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催生了教育方式的变革,怀远迎来了教育改革的春天。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光靠校长一己之力,教育的花园里或许只能绽放一朵小花,绝不可能是满园春色。一个优秀的校长,其意义在于他的凝聚力量、示范意义和引领作用。一所学校的发展,既需要校长的带领,更需要一批德才兼备的班主任和教师的齐心协力、同心同德。怀远教育局除施行“名班主任”“名师”工程外,还为教师的师德、专业成长提供完备的政策保障和充足的财力支持,专家请得来,教师走得出,搭平台,立标杆,学有榜样,行有示范,一大批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教育科研的过程中不断成长,成为市县级教坛新星、学科带头人,在各级各类教学比赛中崭露头角,周道军、杨亚娟、张道艳等教师在省级优质课、青年教师大奖赛等比赛中获得一等奖。怀远县正逐步打造一支学业精湛、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强基固本,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的教育教学工作者,引领着怀远义务教育的航母驶向教育改革发展的深水区。
激发活力,让农村教育焕发生机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难点在农村师资的补充完善。当硬件建设完成了基本均衡,农村学校师资紧缺、结构比例失调的矛盾就凸显出来。怀远教育局建立了农村学校教师补给长效机制,通过加大农村教师补充力度,一定程度上优化了农村学校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学科结构和知识结构,加强了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2012年—2014年的3年间,新招聘教师共928人,补充到农村中小学853人,占新招聘教师总数的92%。目前,怀远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专兼职体育教师1054人、美术教师910人、音乐教师876人、英语教师1011人、信息技术教师574人,基本满足教学要求,音体美、英语、计算机等学科教师奇缺的现象有了较大改观。
农村地区生活艰苦,办学条件相对落后,一些偏远村小的环境条件更是与新教师的期望值相差甚远。几年前,一位刚入编的女孩在母亲陪同下,到学校报道。当母亲看到学校的状况——远离街道、道路崎岖难行、学校破败不堪时,母女俩流泪了。连行李也没卸,母亲毅然带着女儿打道回府。这不是传说,实实在在地发生在怀远;这也不是个例,每年都有不少教师向教育局递交辞呈。“教师招得来,如何留得住”成为考验教育管理者的一道难题。
为使新补充教师招得来、留得住、干得好,教育局实施了“安心”工程,新分配教师尽可能安排在中心校或交通便利、条件较好的学校;借全省首批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试点县这一契机,根据农村学校布局,突出边远艰苦学校,优先安排项目建设资金800万元,分别在5个学区建设200套共计7000平方米的教师周转宿舍。目前,200套农村教师周转房已投入使用。同时考入唐集学区的一对新人在周转房里完成了他们的婚礼,把根深深扎在了农村教育的园地。
为进一步解决农村教师尤其是新分配教师的住宿问题,教育局还安排660余万元资金,分别在双桥集镇等5个点建设186套共计11160平方米的教师公租房,优先安排新教师入住;有些农村学校还挤出办公用房让新教师安居,并为他们尽可能地提供生活便利,在真挚的情感感召下,徐圩乡的一位老师不仅打消了辞职的念头,还动员自己的女朋友调来徐圩工作,真应了那句话:栽得梧桐树,迎来金凤凰。
为激发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吸引和鼓励更多优秀教育人才到农村中小学任教,引导教育资源合理流动,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经县政府专题会议研究,通过了《怀远县农村艰苦学校教师岗位津贴发放实施方案》,从2015年1月1日起发放农村艰苦学校教师岗位津贴,农村艰苦学校教师岗位津贴依据教师所在乡镇类别、学校类别分类发放。仅此一项,政府每年投入2000余万元。
教育局以“国培计划”“农村教师专项培训计划”“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骨干教师培训”等为抓手,强化对农村教师特别是新入职教师的培训,鼓励他们加强研修、积极进取;在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优课”晒课、优质课比赛、教坛新星评比等活动中,对农村教师予以政策倾斜,给他们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和平台,促进他们专业成长、能力提升,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从教育人的自豪感。石润鸿、马玲、葛芳菲、陶庭柏、夏长虹、焦波波等一批年轻教师迅速成长,在事业成功中增强了职业幸福感。
环境留人、情感留人、待遇留人、事业留人,农村教师队伍稳定了,安心教育、潜心钻研的多了,农村教育焕发了勃勃生机,教学质量得到了稳步提升。
强化科研,让学校携手共同进步
“怀远县的教育科研工作,可以用12个字概括:基础扎实,特色鲜明,成果显著。”“怀远的教育科研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我祝愿怀远教育科研的明天‘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是在7月10日召开的全县教育科研工作会议上,蚌埠市教科所所长罗时新同志对怀远教育科研的中肯评价和期望。会上,20位教师被聘为兼职教研员,10名教师被授予“教科研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6名教师获得“课题研究工作先进个人”称号。10所学校和10个教研组分别被评为“首批教育科学课题研究工作先进单位”、“2014年优秀教研组”。是教育科研助推了怀远教育的快速发展,助推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既是教学设备的均衡,更是教育人才的均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是削峰填谷,而是提升底部,抬谷造峰;均衡发展,不是绝对均衡、平均主义,而是携手发展、共同进步,使弱者变强、强者更强。为此,怀远县教育局出台了《怀远县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工作实施意见(试行)》,建立健全校干、教师定期合理流动制度,采取城镇教师到农村支教,农村中学、中心学校教师到农村小学支教,城乡教师双向交流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师交流,每年教师交流人数占教师总数10%以上。
在2013年“两区”支教工作和2014年“三区”支教工作中,教育局有针对性的将市县两级支教教师安排到相对薄弱的学校,让他们把科学的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方法播撒在农村教育贫瘠的土地上,以期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蚌埠市淮上区桃园小学的刘正老师支教偏远的尚庙小学。他培养孩子们的朗读能力,纠正孩子们不良的书写习惯;他演示、示范、培训,鼓励老师们使有“班班通”进行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他在教学之余与老师们开展研讨,崭新的教育理念如汩汩清泉注入老师们的心田。支教最重要的意义在于:为落后地区的教育打开了一扇窗。
荆涂学校的支教老师张宏用她的40篇日记记录了一年支教的历程:
“家长顶着寒冬,冒着雨雪把她们的宝贝们送到学校,交到老师手里,不难想象他们对老师的期望。那么作为教书育人的我们,是不是更该恪尽职守,给这些三轮车里的宝贝们更多地关心和爱护。面对这些家长殷切满含期望的目光,我们更应该给予他们亲切、和煦的笑脸啊!”
“支教,其实是一个提升自己、沉淀自己的过程。支教,不仅仅是送下去,更多的还是学习。学习支教学校的老师们在简朴的教学条件下对待工作的认真态度;学习他们面对那些家庭条件不好的孩子们时付出的爱心和努力;更学习他们和没有多少文化、说话大大咧咧的家长们沟通交流时的耐心。”
“这里的领导和蔼可亲,常常想老师之所想,急老师之所急,从来没有哪个领导端架子。……这里的老师热情善良,对待工作态度认真,方法得当,让我受益匪浅。……我想,我这两个月取得的点滴进步,和他们对我工作的支持肯定是分不开的。”
教育反思的花絮,既折射出一个支教教师的责任感,也体现了支教的另一重意义:共同进步,共同发展。而这也正是均衡发展的旨归。
2013年,怀远教育局教研室牵头成立了由13个单位组成的“同课异构”课题组,教研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颇有成效。2014年初,以“高效经济、资源共享”为目的,怀远县西部由龙亢农场中学牵头,中部地区以淝南乡双沟中学为龙头,北部地区以包集中学为中心,多次开展区域联盟教研活动,既节约了教科研经费,又吸引了更多的教师参加教研活动,在教育科研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2014年8月,教研室又牵头成立了三个不同类型的九年级教学与管理工作联盟,即以双沟中学为首的农村初中七校联盟、以包集中学为首的农村完中七校联盟和以实验中学为首的城区初中六校联盟。教育联盟通过校际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均衡发展,提升了全县义务教育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特色办学,让教育内涵大大丰富
成功学家认为,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愿望,都具有成功的潜能。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学校、教师创造条件,激发学生的潜能,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主动发展,获得成功。学生的成功,并不意味着只是考上名校,成为社会精英。女娲补天的五色石,三万六千五百块每一块都不可少;砌成金字塔的石头,无论身在塔基还是塔尖,都发挥着应有的作用。一个学生,只要发挥了自己的潜能,进而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这就是成功;这样的教育,就是成功的教育。
特色教育的意义恰恰在于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生动活泼地发展。怀远县教育局以特色教育为切入口,走出了一条“质量立校、科技强校、特色兴校”之路——
“候人兮猗”——一声深情的呼唤,播下了中国诗歌的种子。与“候人兮猗”隔淮相望的荆涂学校以传统文化教育为抓手,开展“根”的教育。学校借助怀远县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编纂了富有地方特色的校本教材《走进荆涂》,辑录了《中华经典诵读》,开展全校性的诵读活动,形成了浓郁的校园文化。学生在传统文化和家乡文化交织的经纬中,加深了对祖国、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在禹文化和淮河文化的滋养中鲜活地成长。
常坟学区依托“花鼓灯之乡”丰厚的传统艺术土壤,联手常坟文化站和民间艺人,催生了璀璨的校园艺术之花。常坟中心小学的孩子们表演的花鼓灯舞《淮畔花鼓乐》荣获安徽省新农村少儿舞蹈汇演“小葵花”金奖,《大河湾的孩子们》不仅荣获“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展演比赛金奖,还在第七届夏威夷国际青少年艺术节上摘得金奖。一大批孩子的艺术潜质被发掘,从此走上了艺术之路。你听,花鼓灯歌又高亢悠扬地响起: “锣鼓一敲响仓仓,怀远花鼓真不瓤。当年演到中南海,如今漂过了太平洋。”
“属于我的梦想,青春的色彩散发光芒。尽管有太多未知懵懂,怀揣着希望勇敢攀登。从来不愿退缩,我们飞扬的梦。稍息,立正,站好,整装待发。我们将要踏出年轻的步伐,看见美好未来正向我们招手。就让自己心情,时刻保持澎湃。”校园的广场上,着装整齐的学生们随歌声翩翩起舞,“激情的挥洒青春舞步,踏上绚丽迷人的追梦旅途。”这是火庙中学的大课间。校园集体舞“青春飞扬”之后,同学们或俯卧撑,或仰卧起坐,原地高抬腿,跳绳,抱头深蹲,各班有各班的招数,个人有个人的绝活。火庙中学正是从大课间抓起,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每个学生都青春飞扬,每个学生都得到了全面发展,不仅文化课成绩成为农村中学的样板,中考体育测试均分也遥遥领先于全县其他学校。
白莲坡学区的书法教育、常坟中学的美术教育、龙亢农场中学的哑剧表演、新城实验学校的科技创新,越来越多的学校走出了自己的特色办学之路。怀远教育由“千校一面”向“一校一品”转型,促进了学校的内涵发展,从更高层次上助推了均衡发展。
为使广大学生得到多样化的发展,许多学校还与青少年活动中心牵手,利用假期开设艺体类兴趣班、培训班,校内教育向校外有机延展,为学生搭建了健康成长的舞台。
“办好每一所学校,给每个学生公平、优质的教育,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职责。我们有决心也有信心打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这场攻坚战,让领导放心,让人民满意。”怀远县教育局长崔伟同志这番话是全县教育工作者的共同承诺,他们也以艰苦的努力和忘我的工作兑现着这一庄严承诺。如今,怀远县教育资源配置基本均衡,教育普惠性大幅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逐步攀升。怀远县义务教育走进均衡发展的春天,优质教育的阳光正在荆涂大地斑斓生辉。(特约通讯员:蒋玉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