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担当 守护乡村平安
30.11.2016 16:34
本文来源: 公安厅
面对农村地区治安治理中的难题,2014年底,省公安厅创新农村警务机制,在全省公安机关全面推行“一村一警”包村联系制度。两年来,全省共选配包村民警9447人,配备驻村民警5871人,实现了“一村一警、村村有警、定期见警”,缓解了农村地区警力不足的矛盾,促进了农村社会治安明显好转,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率逐步提升。
真情服务化解矛盾惠及民生
一打“警民联系卡”、一包香烟、一本小册子,每次下村走访,绩溪县公安局政工监督室副教导员、家朋乡富强村包村民警汪涛都会随身带上这“老三样”。发放“警民联系卡”,让村民有急事、有难事第一个就能想到他;递上一支香烟,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小册子上,记载了社情民意和村民的烦心事。
与汪涛一样,两年来,全省1.5万余名包村、驻村民警走村串户,全面收集各类矛盾纠纷信息,累计排查各类矛盾纠纷4.7万起,化解4.3万起,排查并及时化解可能引起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矛盾纠纷329起,成功预防489起可能引发暴力违法犯罪的事件。
“我们自发组织修建一条水泥路,却因村民朱某不同意占他家院子的一角而使工程受阻,请求沈警官出面帮助解决……”今年初,青阳县庙前镇高源村包村女民警沈阳收到按有30多个村民红手印的求助信。肩负着村民们的信任,沈阳多次登门与朱某协商,并协调镇里给予支持,最终做通了朱某工作。目前,这条连接高源村两个村民组的道路已经修通,大大方便了群众出行。
服务群众,当好警务下沉的联络员和便民利民的服务员,是广大包村、驻村民警的重要职责。2014年11月,绩溪县公安局政委汪秋华主动报名担任全县社情最复杂的长安镇马道村包村民警。去年1月22日,汪秋华组织人员为该村50多位80岁以上的老人举办“祝寿会”,受到村民的欢迎,一下子就拉近了与村民之间的距离。担任包村民警以来,汪秋华真心诚意为辖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和村民们齐心协力,把昔日治安较差的马道村变成了平安村。
“一村一警”包村联系制度推行以来,包村、驻村民警为群众解决了大量的实际困难,有力服务了农村地区民生。岳西县青天乡道义村包村民警刘和国主动牵头,联系帮扶单位县文联和县交警大队共37名干部结对37户贫困户,共商脱贫良策。通过结对帮扶,37户贫困户分别参加了农业技术培训、学习了驾驶技术、获得了上学资助,受助群众纷纷为刘和国点赞。
织密网络挤压违法犯罪空间
濉溪县临南村包村民警史云锋,也是省公安厅反电信诈骗联盟联络员。今年8月的一天上午,史云锋在关注反电诈联盟平台推送的消息时,发现一条可疑线索,临南村村民胡某的手机与一外地号码的手机进行了长时间的通话。
“不好!这位村民可能遭遇了电信诈骗。”史云锋连忙拨通胡某的手机问清原委。原来,胡某接到一个自称是广东省东莞市公安局的电话,称其涉嫌诈骗10万元,为证实没有涉嫌诈骗,必须尽快把银行卡金额及账号发给东莞警方核实,不然将以诈骗罪对其上网追逃。当时,胡某正欲持银行卡到银行自助取款机上进行操作。史云锋立即对胡某的行为进行制止,并驱车奔赴临南村找到胡某耐心解释,指出这是不法分子的常用诈骗行为。胡某这才恍然大悟。
随着“一村一警”包村联系工作的逐步深入,全省农村地区治安防控网络得以进一步织密,有效挤压了农村地区违法犯罪活动的空间,刑事案件立案总量和可防性案件数持续下降。
充分将行政村特点与民警警种特点结合起来,通过选派机关民警回原籍包村、回曾经工作地包村、交警沿交通线包村、刑警包案件高发村、派出所民警进驻重点村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把最合适的民警选派到最需要的村,发挥出最佳的作用,是我省开展“一村一警”工作的一大特色。
省公安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一村一警”包村联系制度与警种实战联系起来,既加强了农村治安工作,又提升了民警开展警种基础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据统计,两年来,包村、驻村民警共收集各类违法犯罪线索3.2万余条,破获各类违法犯罪案件1.7万余起。同时,积极组织村民开展群防群治,及时宣传法律政策和安全防范知识,累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28万份,组建群众巡逻队伍13587支,发现并整治治安乱点7302个,整改突出治安问题6282个。
提档升级确保农村安定有序
“推行‘一村一警’包村联系制度,就是要解决农村警力不足、治安防控薄弱问题,是强化基层、夯实基础、转变作风、提升能力、维护农村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是进一步拉近基层公安机关与农民群众距离、推进全方位服务的桥梁和纽带。”省公安厅负责人表示,面对当前进一步推进“平安乡镇”“平安村庄”建设的新要求,需要创新引领,不断赋予“一村一警”包村联系工作新内涵,努力把“一村一警”工作上升为维护农村地区社会治安稳定、为农村地区群众排忧解难的民生工程,打造出安徽农村社会治理的新模式,确保农民安居乐业农村安定有序。
为此,11月27日至28日,省公安厅在宣城召开“一村一警”包村联系工作现场推进会,总结全省两年来“一村一警”包村联系工作,就进一步深入推进“一村一警”包村联系工作进行部署,要求全省公安机关积极探索实践,创新机制方法,建立更加符合当地农村治安实际的警务机制,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工作方法,推动“一村一警”包村联系工作提档升级、取得更大实效。
据了解,根据省公安厅的部署,下一步,广大包村、驻村民警将配合属地公安派出所,在认真梳理农村治安乱点、突出治安问题以及季节性违法犯罪规律的基础上,找出破解治安问题的对策,合力解决“空心村”社会治安隐患,有效提高农村地区治安防范水平。
同时,切实加强信息化运行机制,将信息化警务理念充分传导到“一村一警”包村联系工作中,借助信息化建设成果不断提高“一村一警”包村联系工作效率。各地将加大对包村民警的信息化设备投入,配置信息化采集装备,实现信息采集、流转、查询一体化运行;加大“一村一警”包村联系工作信息系统建设,切实加强任务交流和信息共享,积极探索运用微信、QQ、微博等传播新途径,加强警民互动。(本报记者 李晓群)
本文来源: 公安厅
30.11.2016 1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