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老师(4) 汪博武:情系讲坛,心系学生
“身为世范,为人师表”是对一名优秀人民教师质朴而崇高的评价,也赋予了教师这个职业永恒的光辉和使命。“做教师”是从事一种职业,而汪博武却是把“做教师”当成做事业的人,他把“做教师”看成是一种幸福状态,以一种幸福的心态去从业。
从2007年开始,他就与学生打起了交道,至今已有7个年头。他扎根于安庆师范学院,一路陪伴送走500余名学子。他曾获得“安徽省优秀辅导员”称号、“安徽省优秀教师”称号、“安徽省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一等奖”、“高校共青团干部赴县级团委挂职先进个人”等荣誉,他所带班级四六级通过率达到80%以上,司法考试通过率超过报考人数的50%,所带学生零处分、零违纪,100%获得毕业证、学位证,所指导的学生获得“挑战杯”安徽省特等奖、全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称号、安徽省首届职业规划大赛铜奖……
用心教学,实现三尺讲台的“创新”
“原来历史也会如此迷人。”一名学生在教务系统上这样评价汪博武所授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更有学生惊呼:“听汪老师讲历史,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
作为授业之师,汪博武始终蓼虫忘辛地耕耘着自己的教学园地。任教7年,有的课程汪博武已讲授了很多遍,但他也不轻忽任何一节课,仍会花费大量时间来备课。汪博武信奉“深入浅出才是真学问”,为了讲出新意,让学生对枯燥的理论知识产生兴趣,汪博武采取启发式教学,他不会直接扔给学生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用古今中外的实例反复论证、分析,直到学生信服。他充满激情的授课方式、幽默风趣的话语,也是吸引学生的重要原因。 说到“鸿门宴”时,他用“历史上最出名的饭局之一”来形容;说到历史使人明智这一观点时,他精心设计,将古诗词、对联等与其结合,让学生能更加形象地理解。
汪博武的课堂不仅仅教授书本上的知识,有时他还会当堂解答学生们在学习与生活上的问题和疑惑。很多学生在考研、考公务员、就业或是创业这几个选择中感到迷茫,汪博武特地抽出几节课,为大家分析各种选择的利弊,讲解相关知识,技巧。
“大家上课都很积极,许多同学会举手抢着回答问题。”说起汪博武老师的课,来自11级法学专业的朱莹莹笑着说 。汪博武上课有个习惯,就是要求同学不要低着头,他希望时刻看到学生仰着头,这样能更好地进行课堂互动。“我喜欢在课堂上与学生们多进行交流互动,而不是所谓的‘一言堂’。”汪博武说。正因为这种开放的课堂氛围,许多同学都愿意在他的课上踊跃发言,表达观点。
课堂上,怎么能让学生精神十足,远离疲乏呢?靠老师的权威,靠严厉的批评,所起作用都不会太大。汪博武认为,只有用宽容的胸怀、智慧的头脑、诙谐的方式,才能吸引学生自主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有一次上课,他发现有几位学生在打瞌睡。“上课打瞌睡,这是对教师最大的信任和尊重。”汪博武的话令学生感到很意外,大家都哄堂大笑,连打瞌睡的学生都给笑醒了。“第一,上课公然打瞌睡,不怕老师怀恨在心,这是对老师人格的最大信任;第二,上课打瞌睡,说明教师讲课有如催眠曲,这是用无声的身体语言向教师提醒;第三,上课打瞌睡,可能由于昨晚作业太多,或者社团事务太重等原因,这些都与老师对同学们的管理、关心不够有关,对此我表示歉意……”汪博武这样解释道。“哈哈哈……”那几个学生也不好意思地笑了,立刻提起了精神。
不要看汪博武的课堂气氛活跃,就不重视他的课堂纪律,他的点名制度可是很严格的。“我经常是随机点名。”汪博武笑着说起他的考勤“诀窍”,他不会每次上课都点名,也不会每次都在课前点名,他的点名带有不确定性,毫无规律可循。“帅哥,什么事让你留恋,迟迟不来?”对于迟到的学生,汪博武不会责骂,他会采取诙谐的方式询问他们迟到的原因。这种方式既顾及了学生的尊严,也能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汪博武坦言,有些学生现在不理解,但是严师出高徒,他相信若干年后学生会明白他的苦心的。
用爱心、耐心、细心进行班级管理
汪博武在班级管理上要求十分严格,建设“零补考”“零违纪”“零事故”班级是他的目标。科学的方法,也是严格管理得以实现的重要原因。汪博武注重发挥班委会成员“沟通桥梁”的作用,通过他自己的飞信、班级qq群、班干qq群、腾讯微博等传递信息,他所带班级总是很快得知学校发布的重要信息。“应届毕业生证明函的填写和发放工作,我们班同学是最早知道的,还第一时间告诉了别的班级。”10级思政专业的华惠敏说。汪老师经常与班委会成员和授课老师交流,了解班级情况。对于迟到、早退或旷课的学生总是第一时间联系并且进行批评教育。
严格的管理并没有阻碍汪博武和学生们打成一片。学生眼中的汪博武是这样的:尽职尽责的保姆、品学兼优的兄长、爱唠叨的联络员、忠实的倾听对象。他被学生亲切地称为“汪老大”。学生一遇到困难,同班同学就会有人出招儿:“去找汪老师‘知心’一下吧。”
“军训期间每天都能看到老师的身影。”10级思政专业的华惠敏说。汪博武每天都去军训场地,休息时间会和学生聊天,询问新生是否有生活或学习上的问题。有一次他还在休息中途演唱了一首《儿行千里母担忧》,歌声不仅感动了学生,甚至教官也流下了眼泪。
平日里,学生们遇到了什么问题都主动打电话或去办公室找汪博武,一起商量对策。“老师,您觉得考研和考公务员哪个更适合我呢?”“老师,您上次提到的资料在哪个网站上能找到呢?”……办公桌前围着一大批学生向汪博武请教问题,这样的场景他早就习以为常了,不管多忙,他都不厌其烦,为学生耐心解答。11级法学专业的文兵从事过多年的学生会工作,具备较强的公务沟通能力,在此基础上,汪博武针对他的个人特点,建议他先把精力放在司考上,然后考研,读研结束后再考公务员。“老师把学生会的事务交代清楚后,总会和我聊聊别的,帮我解答关于未来选择上的疑惑。”文兵说。对于不同专业、不同类型的学生,汪博武总会结合他们的实际情况来分析指导。
对于有特殊情况的学生,汪博武会给予特殊的关怀与对待,在学生工作中他不断探索解决新问题的新思路和新途径。在07级学生中,有几个男生网瘾很大。汪博武得知该情况后,多次通过压力谈话、情感交流等方式进行劝说,还动员他们的同学和室友带动网瘾学生上自习,要求大家一起监督。没多久,这些网瘾学生的情况便有了很大改观。
每年毕业季的时候,汪博武的微博、空间都会留下许多学生表达感恩的祝福话语。“这是对我工作的一个最好的肯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要感谢学生,他们让我更有动力去付出。”汪博武说。
总结这几年工作的心路历程,汪博武只用了简单的六个字:“四心”、“四业”、“四师”。“辅导员工作虽然辛苦和琐碎,但其中的价值和意义很大。”汪博武怀着安心、专心、尽心、痴心的热忱来对待工作,追求的是做好学生的‘四师’, 即学习成才的规划师,思想灵魂的工程师,心理健康的咨询师,就业创业的导航师。为了帮助自己更好地扮演这几个角色,汪博武开创了具有针对性的一套模式,整个大学学习过程中,他一直加强学生的“四业”指导:专业、职业、创业、就业。“工作很有自己的思路,特别佩服他针对某一工作,能有自己的一套体系。”11级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雷发说。
在汪博武看来,大学生的本职工作就是学习,汪博武非常重视学生的学习。大一刚开学,有些同学对本专业不了解或不喜爱,汪博武会通过开班会,当面谈心等多种方式来介绍专业情况和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尽早熟悉本专业,树立专业信心。
汪博武所带班级的平均就业率达到95%,和他重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密不可分。他一直教育学生,要在大学生活中不断充实自我,无论是师范类还是非师范专业,都要提升自身职业能力与素养。在汪博武看来,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多参加有锻炼价值的活动,敢于在活动中运用自己学到的职业技能。汪博武同时也负责政法学院团总支工作,策划组织了 “三模”(模拟课堂、模拟法庭、模拟职场招聘)系列活动。“这个活动旨在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希望能为学生未来找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汪博武说。“我爱课堂”教师风采大赛就是该系列活动之一,该比赛已举办四届,每年不仅吸引了不少师范专业学生参加,更有很多非师范专业学生慕名而来。11级法学2班的童发跃就是其中一位,在汪博武的鼓励与号召下,他参加了第三届比赛并获得了二等奖。“虽然不是师范生,我还是鼓起勇气报名了,能获奖实在出乎我的意料,真的很感谢汪老师。这次活动,对我的职业能力起到了很大的锻炼,收获颇丰。”童发跃说。
刘莲莲是一位07级毕业生,高分考上国家公务员后,汪博武请她为学弟学妹鼓劲并分享方法,刘莲莲只是汪博武创新的“学长领航”计划中的一位。汪博武深知就业关系到每一个毕业生的前途以及能否实现个人价值。为推进学生的整体就业工作,每年5月他都会组织举办这项就业帮扶活动,邀请优秀毕业生通过座谈会、报告会、经验交流会等为学弟学妹就业解疑答惑和提供指导。
汪博武的付出与奉献同样被学院领导看在眼里,“汪博武是一个真诚、实在的老师,对待学生热情、细心,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做事也很有计划和条理。”政法学院的党总支书记焦少林这样评价他。(学生记者:胡琦 高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