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鸡汤”需要理性过滤(青年观)

17.03.2015  11:14

    不管多好的东西,太多就过了,比如“心灵鸡汤”。传播正能量、寻找人生意义,心灵鸡汤一度是图书推销的宣传语,但如今却因过多过滥而名誉扫地。最大剂量的“鸡汤”,在微信朋友圈,每一篇都号称“大补”,甚而自诩“济世良药”“疗救人心”。但令人担忧的是,如果年轻人不加甄别妄自进补,则“彼之鸡汤”,很可能变成“吾之砒霜”。

  各类“鸡汤”之所以有市场,其核心要义,是一定程度上会弱化命运的作用。那些精心炮制的“鸡汤”,往往只是揭示事实的某些方面,从一个有机的整体中抽离出自己需要的部分,因此它一般是偏颇的、情绪化的,始终无法代替面对现实的理性思考。而正是因为它剔除了冰冷的现实而呈现出温热的情怀,才好博得众生喝彩。

  不是吗?“鸡汤”里最猛的料,是名人故事。其实,能从“鸡汤”里捞出来的经验你大部分早就知晓,只是当你看到梦想在名人身上开花了,那些话从偶像口中讲出来了,才会“秒懂”。其实不过是偶像故事的光辉,激发了你一个“我也行”的念头,至于这样的念头能否抵得住现实的拷问,则另当别论了。

  当90后优质偶像邓紫棋一曲一歌令你激动地战栗,那些以她为主角的“鸡汤”文,自然会轻松赢得人心,所有的勤奋与认真都会成为光环的一部分。但成功绝非坦途,更不可能有如数学公式般精准的逻辑。“鸡汤”文不能告诉你的是,人家出身音乐世家,家境殷实,从小就展现出音乐天赋。于是我们发现,“鸡汤”之外的东西,或许才是成功的秘籍。

  其实,从媒介角度看,“鸡汤店”的连锁开张都有一个重要指向,即关注度和收视率,换句话说,它遵从着市场逻辑。大凡成功的“鸡汤”兜售者,都会让它成为普通人梦想的投射,因此牢牢地吸引我们去消费这一文化商品。

  但也不能因此就一概把“鸡汤”倒掉了事,正如我们不能一味认为名人的成就都是具体的历史结果而无可借鉴。我们的确可以从他们的故事里发现一些共性,比如“坚持”,在这个意义的容器中装的是不同个体的“坚持”,是他们让我们相信唯有这样的容器才能装上通往胜利之路的干粮,但是装七月的土豆还是九月的麦子,因人而异。

  再者,让“鸡汤”回归也是一个办法,鸡汤大补,“鸡汤”文也能为我们补充能量,因为我们对“鸡汤”的反应多是情绪化的,所以在意志消沉、情绪低落的时候用它们来滋养一下焦渴的心灵,重拾我们的信念和斗志,也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

  青年人总是热衷于追问人生的答案,但假如年老后回望,这些追问大都会落空。答案总在不断铺展的人生路上自己呈现。而对于过来人分享的人生经验,关键还在于设立一道理性的闸门,有所警惕和选择。否则,有可能会陶醉在热气腾腾的“迷魂汤”中,不能自已。

  求人终究不如求己。我们真正需要的,其实是一个强大的自己,可以有足够的勇气和坚守,去为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去奋斗,遵循内心真实的热忱和愿望,坦然地为自己的选择和未来负责。慢慢地,你会发现你不再饥渴地依赖“鸡汤”了,好似“盲人”睁开了双眼,你自然不会再去追问光明是什么,因为你本身就沐浴在光明之中。


  《  人民日报  》(  2015年03月17日  1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