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风皖韵动京城
晨曦——引江济淮工地掠影(油画)
杨国新项春生赵振华李峰
作为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绘画和书法发展历程的一次成果集结,5月24日至6月3日,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美术馆和安徽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安徽省文化厅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新时代新徽派——安徽书画40年精品晋京展”,有着特定的意义——近400位书画家创作的196件绘画和150件书法作品,切中主题,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抒写新的时代气象,在继往开来中呈现独特的徽风皖韵。
开放包容、继承创新,是安徽立足地域文化资源和面向时代形成的精神特质。从享誉中外的徽文化、淮河文化、庐州文化、皖江文化,到作为中国“文房四宝”的重要发源地,再到小岗村农民生死印彰显的创新精神,1985年在安徽泾县召开“油画艺术讨论会”提出观念更新主张对中国美术界产生重要影响……这种精神特质始终贯穿在一代代安徽人身上,成为他们开拓进取的精神支柱,并深刻影响了安徽的文化发展。这种精神,同样深刻体现在此次展出的书画创作之中。齐全的艺术种类、丰富的题材、多样化的表现手法,使创作艺术性与思想性兼备、当代性和学术性齐具,呈现出文质兼美、守正出新的品格。
突出时代主题、抒写时代精神,成为展览的主要特点。
不论是书法还是绘画创作,艺术家在题材上紧紧抓住两个维度,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深入改革发展第一线;二是扎根江淮沃土,使作品不仅具有现实性,还具有地域性。从表现安徽创新发展新气象的巨幅作品《晨曦——引江济淮工地掠影》,到反映安徽人奉献精神的《两弹元勋邓稼先》《人民群众离不开的好干部——沈浩》,再到表现奇瑞汽车现代化的生产车间等,一幅幅作品如一首首时代赞歌,呈现出安徽于改革开放40年中进行的伟大实践,以及由此呈现出的新气象和新的精神追求。同时,一批反映皖山徽水的创作交织其中,使公众从这些人、事、景中,既能读到历史前进的步伐,也能读到安徽独特的自然人文,还能读到安徽艺术家不拘泥于技法而形成的面向生活、面向时代的艺术观念和艺术创作倾向。
秉承徽派传统、彰显徽风皖韵,是展览的第二个亮点。
安徽是艺术大省,书画艺术传统丰厚,不仅有对中国美术史影响至深的新安画派、黄山画派、皖派书法和徽派篆刻,还产生了萧云从、渐江、戴本孝、梅清、邓石如、黄牧甫、黄宾虹、赵朴初、赖少其等一批极具艺术创新精神的书画艺术大师,他们共同建立起安徽书画创作传统。
在前辈大师建立的艺术传统指引下,当代书画家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从上世纪60年代赖少其领衔的新徽派版画,到版画新作《盛世黄山图》《大美安徽迎客天下》,再到安徽省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安徽艺术家不断挖掘新安画派、龙城画派、皖派书法、徽派篆刻等徽派艺术资源,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于传统艺术资源中提取现代性的艺术基因和元素,以推动新徽派书画向前发展。绘画创作的写实与写意之风,书法创作在真草隶篆行等书体上的探索演变,都是其继承与创新的体现。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此次展览可以看作是安徽书画的自我检验和历史观照,期望以此为契机,在新时代以高蹈视野进一步反思安徽书画该如何发展,如何在贴近时代、继承传统中不断开拓进取,实现艺术蜕变,开创新时代徽派书画艺术新境界。
(作者为安徽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