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质灾害 徽州阳台古村等多个古村将面临拆迁命运

30.03.2015  21:10

  “人家门倚竹,高山平作田”。徽州知名摄影师陈开曦在他近日出版的记录阳台古村的摄影集中,多次引用这一诗句。日前,新安晚报、安徽网记者登上阳台古村山顶,俯瞰这座休宁县的高山古村,然而村庄悄无声息,村民大多已搬到新村。这座古村落,等待着命运最后的判决。

   高山古村落将被拆除

  日前,休宁县五城镇的村民张先生给记者打来电话,称古村阳台村要拆掉了,已经拆了一些老房。“这是个地质灾害点,听说非拆不可。这么好的古村,以后就没了!”

  记者近日从屯溪出发,半个多小时就到了五城镇街上,从一条小路拐进去,再行近20公里,到了阳台村山脚。沿着山道,记者很快到了海拔800米的山村。村口,连片古树在风中摇曳,掩映着一幢幢高大的清代古建筑。从巷弄踩着古老的泛着青苔的石板走进去,记者看到村里有老人在太阳下打盹,几名妇女在洗菜。而巷弄里,写着的红色紧急避让路线图。

  这些年来,记者无数次去过阳台。这儿是省级地质灾害点,每年汛期下大雨,当地政府就要将数百村民动员下山。风雨过后,村民又回去。

  陈开曦十几年间也无数次去过阳台,记录这座古村的影像。 “层层梯田从山脚延伸,虽然没有云南元阳梯田的规模,但油菜花盛开时也是美不胜收。”陈开曦称,摄影人都把这称作“徽州元阳”。

  记者走遍了村里,看到多数古民居保存较完好,也有一些建筑破败了,村民说,一直说搬迁,所以就没修了,现在大多数村民下山了,只有少数还留在村里。 “去年就说要拆了,已经拆了一些了。留下的大都是新房没建好的。”

   拆了不舍不拆怕出事

  据悉,村民搬下山了,可山上还有田地、茶林和竹子,农忙时仍会上山劳作。

  “拆掉当然可惜!”多位村民说,这儿离省道近,如果将人搬迁下山,村子保留了做旅游,汛期时村落可以关闭,禁止人进村。“如果将危险的房子拆掉,其他留下来,两全其美了。”

  谈起阳台古村,刚离任的休宁县五城镇党委书记胡坪民感情复杂。在他手里,启动实施并基本完成了阳台古村在内的多个地质灾害群山村的搬迁,在镇上建了安置新村。拆除这些古村时,他也有些不舍。

  “村子是好,也不舍得拆。可不拆,如果有村民住那,万一地质灾害让房子倒塌,带来安全问题,这责任谁承担得起呢?”胡坪民说,按规定,去年底就要拆除阳台古村。有些村民新房没建好,有的搬家有个时间,还有不少村民恋乡,大多数没拆。

  “从我的内心说,最好不要拆掉。”陈开曦说,他的照片中一张张反映村落的四季风光图,一处处沧桑的古道,还有劳作的村民,都给人无以言表的美。一旦村落拆除,这些将成为古村的“遗照”。

   要拆的不止一个古村

  阳台古村落附近,还散落着叶汰、中山降、笔汰等古村落。它们都在山林环抱中,也是地质灾害点,大多数房屋要拆除。叶汰自然村搬走后,房子还有部分没拆。柳家坑自然村也在搬迁,村落同样要拆。

  陈开曦的这个摄影集,也留下了阳台村及柳家坑、叶汰等多个古村落拆除民居的场景。他用“故土难离”来形容不舍。一张张照片,拆掉老屋的废墟或断壁残垣,在美丽的风景中,反差很大。

  和阳台一样遭遇拆除命运的,歙县也有一个金竹村。记者从歙县有关部门得知,金竹村有近400户人家,存在大量古民居。该村也是严重的地质灾害点,村民要搬迁到新村去。

  目前,大多数村民已搬迁。按规定,新房建成,金竹古村要拆掉,目前已经拆除一部分房子。“不拆,怕他们回去住。拆了,就安全。”歙县相关负责人这样说。(新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