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古树背后的人文故事
行走在徽州的乡野和村落,只要您稍加留意,便随处可见一株株高大挺拔、枝干遒劲的古树,虽然千百年来历经沧桑,依然葱茏吐翠、浓阴匝地。每每经过这些古树,不由得让人脚步放缓,抬头仰望,心生敬意。
历史上,在安徽黄山市与绩溪县、婺源县共同构成的古徽州地区,山林经济一直是支柱产业。徽州人在长期培育和利用森林资源中,自觉爱护树木,注重生态保护,为后人留下了一大批古树名木。据2014年古树名木普查数据显示,黄山市现有登记建档古树名木13318株,其中树龄500年以上的一级古树有1031株。前不久,安徽首批挂牌保护的754株古树名木中,黄山市有251株入选,数量为全省最多。众多古树名木,记录历史,传承文明,与星罗棋布的古村落、古建筑交相辉映,彰显着徽州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浓的护绿情结。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在感叹古树顽强生命力的同时,透过老树浓阴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自古以来徽州人植树护树敬树的文化传统以及衍生出的一系列生态保护习俗。
“打锣封山”“吃饼封山”“杀猪封山”是徽州乡村宣传禁山、守护山林的传统,并延续至今。打锣封山,是指在每年冬令时节,村里派专人串村走户、鸣锣警示,昭示禁戒规约。鸣锣时,还要在林区路口和山界竖立木碑和石碑,标明禁山的范围和方位。如有犯禁者,除罚款外,还须持锣在村里敲打,承认错误。检举有功者可得一半罚款,另一半则用于村里的公益事业。吃饼封山则是在封山前,由村里宗祠或各家各户凑钱,买来封山饼,分发给村民。吃了封山饼意味着要守护山林。私自上山砍柴挖竹者,惩罚其承担全部封山饼钱。杀猪封山,指的是先由村里的族长征款,买若干头猪,宰杀后,以猪头祭山,用猪血书写封山碑牌,并请全村男子在祠堂集合,由族长宣布禁山和封山规约,大家一起喝血酒、吃封山肉。如有违反山规者,就将其家的猪拖到山场,宰杀祭山,全村分食。正如徽州当地一首民谣所说,“吃了封山饼,记住护森林;若要乱砍树,要拖家中猪”。在徽州的重点毛竹产区,还有封竹育笋的习惯。立夏前,禁挖竹笋,元竹四年不砍一刀。在此期间,禁止食用竹笋,但凡偷食竹笋者,都会受到严厉惩罚。这些村规民约有很强的道德约束力,至今在植树护林上仍起到重要作用。
“山林禁碑”是徽州人养山造林,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历史见证,也是较为完整的地方性生态保护法规,在徽州村落中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祁门县彭龙乡环砂村保存的清嘉庆二年立的“永禁碑”规定,纵火烧山者罚戏一台,仍要追赔木价;挖树桩者无问松杉杂植罚戏一台……戏是祁门当地劝人为善的目连戏。歙县雄村乡荃村古樟树下的“永禁碑”,立于清光绪年间,为安徽仅有的一处专门保护古树的古代禁碑,具有十分珍贵的史料价值。
前不久,在休宁县岭脚村又发现了两块山林古道“禁碑”。其中一块“禁碑”明确规定禁伐山坞林地,盗伐一棵树木罚银一两,捡拾烧柴者罚银五钱,举报者赏罚银一半,见者不报同罚。可见惩罚之严厉。
徽州人自古讲究风水,愿意亲近自然。徽州的村落,大多依山傍水,几乎村村都有水口林,并通过乡规习俗,以禁碑严加保护。得益于山林禁碑的严格保护,如今在新安江源头村的古树群里,几百株古树枝繁叶茂、生机盎然,其中树龄最长的“姊妹枫香”和古樟、红豆杉等已有1250多年。远远望去,绿树、碧水、徽派建筑相得益彰,美如画卷。
徽州人不仅爱树,还敬树,视树为神。樟树是徽州的乡土树种,生命力顽强,气味芳香,四季常青,被雷击、火烧过的残树也能萌发新的枝丫,因此徽州民间把它与吉祥如意、健康长寿及家族村落的兴旺发达相联系。在歙县的不少乡村,还有将子女寄名于樟树的习俗,以求孩子长命,如樟木、樟兰、樟玉等。每逢节日和孩子生日,人们到大樟树下顶礼膜拜,祈福祝愿,寄托美好愿望。在歙县的昌溪、漳潭、瞻淇、义城、南源口等村落水口至今仍然挺立着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大樟树,远远望去,如绿色卫士一般守护着古老村落。
徽州自古文风昌盛,非常重视教育,“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不少徽州望族为了褒奖刻苦用功的学子,还创立了“中举植桂”的风俗。位于新安江畔的歙县雄村,是一座教育发达、人才辈出的徽州古村落,培养出了清代“父子宰相”曹文埴、曹振镛等名人。雄村的竹山书院,系曹氏家族的私家书院,是明清两代徽州府所辖六县54所书院中极具代表性的一座。在书院的清旷轩内,目前仍保留有百年以上的桂花树20余株。曹氏家族在造书院时就立下一个特别的族规,村中凡中举的士子均可在清旷轩植桂一株,寓意蟾宫折桂,以此劝勉后人勤奋读书,光宗耀祖。
徽州是个宗族社会,徽州宗族在乡村治理上,讲究以合同议约为纽带,通过契约的方式解决纠纷,以此维持社会秩序稳定。因此,大多数山林纠纷主要依靠族里协调并通过签订议约加强解决。中国徽文化博物馆目前馆藏有明代倪得弘等订立禁止私砍林木的合约,主要记载的是明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祁门县倪得弘、陈宗德两户因山场相连,互砍树木,引起诉讼。经族长、里长现场勘察、调解,两户订立了互不盗伐文书,违者罚银入公的合约。
徽州古树背后的故事,令人感慨,引人深思,其倡导的绿化、护林思想,深刻地启示我们,要善于从发展中汲取森林文化的精华,传承好历久弥新的山林生态保护习俗,在全社会形成爱护森林的良好风尚,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陆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