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公益 点滴之善聚大爱
积极发动引导社区在职党员开展“微公益”志愿服务活动,从身边小事做起,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小处着手 化解居民烦心事
“事情虽然不大,但没有他们,一时间还真不知该咋办。 ”日前,蚌埠市治淮街道延安一村居民楼附近下水道发生堵塞,居民吴大妈拨通社区维修服务岗热线电话不久,维修服务岗的几名党员志愿者便赶到现场,及时疏通了管道。
治淮街道的居民告诉记者,这个社区维修服务岗由辖区内几名从事过车工、钳工、水电工等工种党员志愿者组成。平日里,谁家水龙头坏了、灯不亮了、下水道堵了,只要一个电话,志愿者们都会立即赶到,免费帮居民维修。
“成立社区维修服务岗,是我们开展社区党员‘微公益’活动的多项具体举措之一。 ”治淮街道负责人介绍,他们积极引导社区党员投身“微公益”活动,鼓励社区党员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主动加入到身边微小的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中去,结合自身的特长和技能,设立治安巡逻、卫生保洁、民事调解、文体活动、维修服务等18个社区党员责任岗,随时待命,帮助群众解决生活中最直接、最具体的困难和需求,在帮小忙、行小善、做小事等“微公益”行动中为群众解决烦心事。
在蚌埠市高新区文竹苑社区,社区党员 “微公益”活动同样开展得有声有色。 5月28日,记者在文竹苑社区正巧遇上了前来报名参加志愿服务的居民赵引。他告诉记者,自己是一名在职党员,去年参加了社区组织的 “党员服务在楼栋”活动,今年仍然想继续献出一份爱心,所以到社区报名并认领了困难帮扶岗。
记者在文竹苑社区工作人员手中的登记表上看到,社区已经登记了各单位在职党员200多人,其中有145名党员选择报名参加社区志愿活动,不少人还认领结对了困难群众家庭,进行 “一对一”帮扶。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采取集中服务与分散服务、定期服务与日常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在职党员参与包括“认领微岗位、开办微课堂、满足微愿望、创办微团队、实施微关怀”5个方面的社区“微公益”活动,为群众提供力所能及服务的同时,积极为社区建设贡献力量。
拉近距离 身边处处有亲人
“党员干部参加社区‘微公益’活动,使党员服务群众的意识得到加强,党群干群关系也变得更加紧密。”文竹苑社区党支部书记王燕说,以往,社区对于在职党员来说是个有“距离”的地方,党组织关系不在这里,开展活动不在这里,工作内容也没有太多的联系。这种陌生感,无形中把在职党员与社区和群众 “断开”了。
据王燕介绍,为化解这种“距离感”,社区积极配合在职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认真做好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的接洽工作,建立本社区在职党员信息库。根据在职党员职业特点、特长爱好、工作时间及个人意愿,编入社区的8支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伍,在职党员真正成为社区的政策法规的宣讲员、社区发展的参议员、文明建设的示范员、公益事业的促进员、困难群体的帮扶员、科教文体的普及员、沟通联络的信息员、社区稳定的安全员。
去年年初,文竹苑社区的租户王广芝生下一对双胞胎,经医院检查两名新生儿均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王广芝与丈夫带着孩子先后到合肥、上海等地治疗,奶粉加上治疗费用,每个孩子一个月就要两三千元。后续手术费用更是高达10多万元,夫妻俩为此一筹莫展。社区党支部在入户走访中得知情况后,主动与其结对进行帮扶,不仅为其办理了特困低保和一站式医疗救助,组织社区在职党员现场捐款,还先后向企业、市妇联、市总工会等单位寻求帮助,短时间内就募得善款8万余元。接过送上门的善款,王广芝激动地说:“虽然我们远在异乡,但身边处处有亲人,感到特温暖。 ”
“每次为困难群众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都让我感受到作为一名党员的责任和光荣。 ”在职党员、文锦路派出所民警彭成超说。平日里,彭成超经常到周边社区为居民普及法律知识,帮助解决婚姻纠纷、邻里矛盾、伤害赔偿等问题,成为居民身边的“贴心人”。现如今,谁家有个家长里短,都要“找彭警官来评评理、说道说道”。
制度保障 志愿服务“常在线”
“‘微公益’活动看似关注的都是一些不起眼的小事,其实都是群众渴望解决的烦心事。党员上门开展志愿服务,消除这种小烦恼,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小事其实不小。”蚌埠市龙子湖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华欣梅表示。
“做好党员社区‘微公益’活动,不能搞一阵风、不能搞形式主义,要真正抓得长久,抓出成效。 ”在华欣梅看来,这项活动不仅应长期坚持下去,更要扎扎实实做到位,做到“常在线”。要通过建立单位与社区双向承诺、双向述职、双向评议、双向管理等制度,确保每名在职党员都能够真正进入到社区。
“为居民服务,要讲究立竿见影,决不能像火车进站——叫得响、走得慢。 ”蚌埠烟草专卖局党员干部童学根,一直主动参与社区 “微公益”活动,长期帮扶多户困难群众。他表示,每一位在职党员都应当把职责从“工作圈”延伸到“生活圈”,带着责任、带着情感,走进社区、走近群众,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
“当前,推动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向纵深发展,已经成为加强和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的必然要求和迫切需要,要避免出现活动多服务少、宣传多实效少等问题。 ”蚌埠市政协委员李东表示,要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保障,着力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切实把靠热情开展活动转变为靠规范的制度促进活动开展。建立志愿者可进可出的准入准出机制、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制度,使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伍建设做到有章可循。同时,加大党员志愿者服务跟踪考核力度,掌握服务对象情况,收集群众需求信息,掌握活动开展成效,不断提高志愿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责编:童中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