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与保障并重 全面深化律师制度改革 不断提升安徽律师事业发展水平[第327期司法连线]

17.09.2015  18:35

编者按: 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将法律服务、律师工作纳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体布局,对加强律师队伍建设作了重要部署。安徽律师工作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律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指示要求,认真学习贯彻全国律师工作会议精神,以“改革、管理、服务、发展、党建”为主题,全面深化律师制度改革,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通过改革、发展和建设等各项措施,使得我省律师队伍又有了新的更快的发展,截至2015年7月底,全省共有律师事务所637家,执业律师7058人,其中206名律师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11名律师分别担任省委、省人大、省政府法律顾问,有党员律师2038名,占执业律师的29.22%。广大律师在我省民主法治建设过程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中,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全省学习贯彻全国律师工作会议精神,认真抓好会议各项任务落实之际,本刊策划了本期专题报道。

规范与保障并重 全面深化律师制度改革 不断提升安徽律师事业发展水平[第327期司法连线]

在全国范围省级层面第一个出台律师服务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意见,第一个发布律师行业年度发展报告,第三个出台律师查询户籍信息规定……这一连串铿锵有力的足音,是安徽律师行业不断深化律师制度改革,规范全面发展进入快车道的见证。

近年来,安徽律师工作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律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指示要求,以“改革、管理、服务、发展、党建”为主题,大力加强律师队伍建设,着力监督、指导和保障律师依法、规范执业,全省律师大局意识不断增强,整体素质明显提升,执业行为日益规范,无论是在法治安徽、平安安徽、美好安徽建设的生动实践中,还是在倾心倾力服务“三个强省”建设进程中,都是重要的参与者、推动者和见证者。
        统筹推进职能履行

律师兴则法治兴。为了促进法治安徽建设,省司法厅推动律师发挥职业属性,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法律服务保障。

依法决策“防护网”。省司法厅积极推荐律师担任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基层组织法律顾问,为推进依法行政和基层民主法治建设、适应引领经济新常态,提供有力法律服务保障。仅2014年,全省律师共担任政府法律顾问1550家,有11名律师分别担任省委、省人大、省政府法律顾问,全省律师为具体行政行为提供法律意见2943件,参与起草、修改或审查规范性文件1593件。

参与信访接待

社会治理“稳定器”。以社区和农村为法律服务平台,深入推进“律师进社区”工作,参与涉法纠纷调解,协助街道、社居委开展“法律六进”,协助修订完善社区规章制度,提供诉讼代理或非诉讼代理法律服务,实现服务范围全覆盖、服务内容全方位、服务标准严要求目标。

法援律师到工地律师

信访维稳“减压剂”。仅2015年上半年,律师5580人次参与涉法信访值班,其中陪同各级党政领导接访1373人次;接待各类信访事项8619件。

企业运营“安全阀”。组建个体私营企业法律服务团,为律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搭建平台,“企业法律体检”工作受到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王钦敏高度评价。

街头宣传


      不断改善执业环境

会见难、阅卷难、调查取证难一直是律师行业广为诟病的“三难”。打破有形、无形围墙,破解执业困境,近年来,我省响应律师呼声,频频加大改革步伐,努力改善律师执业环境。

2014年,省司法厅会同省公安厅专门就律师查询公民户籍登记资料问题作出规定,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的执业律师,因所承办法律事务需要可以查询公民户籍登记资料,初步解决了律师行业长期强烈反映的查询公民户籍登记信息难的问题。

同年,省司法厅联合省高院等政法机关出台《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操作规程(试行)》,明确在侦查、审查起诉、审判阶段依法予以排除的证据,不能作为起诉意见、起诉决定和判决的依据,保障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作用有效发挥,切实提高刑事案件办理质量。

各地也积极行动,黄山市司法局就律师业税收问题积极与该市地税局沟通协调,在国家税收政策规定范围内,为该市律师业争取了更多税收优惠。池州市委政法委、市中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联合出台了《关于律师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关问题的规定(试行)》,着力会诊律师“会见难”的执业顽疾。

芜湖市司法局联合该市检察院出台《关于保障和规范律师在刑事诉讼中依法执业的若干规定》,从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保障律师在刑事诉讼中依法享有的权利、发挥律师重要作用、规范律师执业行为出发,对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执业权利保障和执业行为规范进行细化和落实。阜阳市律师协会组织律师参加该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民事审判业务培训,建立律师与法官业务交流的新通道,以增进律师与法官的法律职业共同体意识。
      依法监管执业活动

评先评优、表彰奖励,先过了诚信这一关。为了强化律师行业执业道德观念,我省出台法律服务诚信信息系统管理办法,对全省律师事务所和律师在执业过程中的诚信信息进行采集整理,及时向社会提供和披露,并作为律师事务所和律师评先评优、表彰奖励的重要参考内容。

这只是我省加强律师执业监管的一项举措。2014年7月,省司法厅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律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大力加强以“忠诚、为民、法治、正义、诚信、敬业”为主要内容的律师队伍职业道德建设,教育引导我省广大律师切实做到坚定信念、服务为民、忠于法律、维护正义、恪守诚信、爱岗敬业。

2014年12月,省律师协会修订《投诉案件查处规则》,将其更名为《会员违规行为查处规则》,进一步完善了我省律师违法违规执业惩戒制度。

各地也在积极探索。宣城市司法局实施“五色工程”(红色旗帜工程、橙色警示工程、蓝色培养工程、绿色健康工程、金色品牌工程),并向社会公开征集律师道德观察员。滁州市司法局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律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注重建立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激励相结合的律师职业道德建设工作机制。
      党组织实现全覆盖

近年来,在“四个工程”的推动下,全省律师行业实现了“律师事务所建在哪里,党的组织就覆盖到哪里,党的工作就开展到哪里”的工作目标。

实施“统领工程”,每年年初由省司法厅党委主要负责同志与省律协党委签订律师党建工作责任状,定期听取律师党建工作情况汇报,年终对省律协党委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进行专题考核,强化全省律师党建工作督促指导。

实施“强基工程”,坚持律师事务所与党支部同步设立,律师执业申请与组织关系同步调转,全省16个市级律师协会,2个设立党委,14个设立党总支(支部),430家律所单独或联合建立党支部,对无党员律师事务所指派党建工作联络员,实现律师事务所党建全覆盖。

实施“保障工程”,建立党所联席会议制度,出台省律师协会委员会工作规则,构建形成属地管理与垂直管理相互配合、司法行政机关与律师协会齐抓共管的党建工作领导体制。

实施“创新工程”,积极推进“模范律师党员”、“党员先锋岗”和“党建模范所”创建工作,扎实开展“律师党建提升年”活动,今年以来共评选25个律所党支部和75名律师党员为“全省律师基层党建工作示范岗”。 刘和兴  本报记者周莹莹

稿件来源:2015年9月17日安徽法制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