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涂县“农合会”依托平台服务“三农”

14.01.2015  17:57

近年来,当涂县供销社“农合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始终坚持为“三农”服务宗旨,不断深化改革,激活企业机制;在参与农业产业化上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着力推进;在领办专业合作社、兴办示范基地、搞活龙头企业、促进农业产业化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依托供销平台,发展农产品经纪人队伍

农产品经纪人是搞活农村商品流通,引导农民走向市场的新生力量和农民致富的带头人。培训一批农产品经纪人是我联合会(行业协会)的长期工作。今年12月23日组织第一批经纪人赴含山参加市社经纪人培训班,有力推动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为农产品生产、储存、流通、销售等注入活力。

二、依托供销平台,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规范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目的就是要解决分散的经营和农民进入市场的问题。今年,我会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2个。在促进规范化建设上,完成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5个。指导帮助新加入行业协会组织11个。从专业合作社制定章程、登记、内部管理等每一环节进行指导,有力促进专业合作社规范运作。

三、依托供销信息网,营造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社会氛围

通过县、市、省供销社三个信息平台,介绍我会(协会)介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基本信息、服务宗旨、业务范围,介绍专业合作社进行产、供、销、储、法律等方面进行交流,宣传农业政策,报送工作动态,传递农产品信息,褒扬先进典型,交流工作经验,探索发展方式,使入成为加强供销社内部协调、部门沟通、争取党委和政府支持的桥梁,更好地成为“农技培训、技术交流、信息互动、业务咨询”等工作的服务平台。

四、依托供销、商务平台,组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参加农展会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农产品营销已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利用展会契机推销本地产品,使我县产品走出家门,已成我县农村工作重点之一。今年秋季,我会(协会)组织15家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参加供销社 、商务局等部门组织的农展会,参展品种100多种。通过组织参展,有效转变企业经营观念,扩大销售视野,拓宽农产品销售领域,提升农产品知名度。

五、依托供销平台,积极推进农业产业代经营

加快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搞活农村商品流通的需要,是实践办社宗旨、帮助农民致富奔小康、参与农业产业化建设和促进供销社改革发展的需要。

1 、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上的辐射带动功能。 加快龙头企业的培育和发展,对于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我县农产品资源情况,充分利用现有设施条件,通过改制、改造、重组、联合等形式,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培育发展一批像龙升和徽农粮油、海滨水产等农产品生产、销售加工企业。今后一段时期,将集中精力突出发展农资流通、农副产品经营、农产品流通与加工等龙头企业。

2 、建立和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服务体系。 一是大力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利用供销社现有的网络体系,改造农资、农副产品、日用品连锁等网点32个,引进新型经营服务业态,依托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连锁经营。形成新型服务网络,深层次、全方位发展商品连锁配送、测土配方、庄稼医院等服务。二是大力加强农产品运销、加工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农产品检疫、检验和注册、包装、宣传,促进品牌农业和标准化农业的发展。三是通过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社的壮大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连锁化的实质性突破。四是加强网络服务平台建设,结合我县产业特色和产品优势,加快构建覆盖农产品、工业品、旅游产品等多层次、多领域的地方产品网络销售体系,积极开拓国内市场,提高当涂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品牌影响力和盈利能力。

3 、围绕主导产业优势,加强生产基地建设。 一是抓传统优势产业的提升。以科技为段、以市场为导向,以专业合作社为载体、改良品种,提高品质,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规模化发展。二是抓成长型特色产业的发展。借助先进科技的应用和先进生产力的转化,通过大力兴办示范基地,形成以黄池蔬菜加工、龙升和徽农粮油加工、海滨水产品加工、神峰蜂业加工等为辅主的特色产业,加大科技和营销投入,逐步促其上档次、上规模。三是抓生产基地的集约化、企业化经营。积极利用“新网工程”建设和参与农业综合开发的政策和项目,运用土地流通承包、返租倒包等政策措施,按照集约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的方式开发农业产业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