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起来:“人气”“财气”都要旺
“重点建设的中心村,应该成为农村人口的长期居住点”
——修编完善村庄布点规划,防止中心村若干年后变“空心村”
长丰县庄墓镇金桥村南边,村民菜地绿意盎然。 2月3日上午11点左右,记者在这里遇见刚刚摘菜回来的村民鲍士青。
“老公在合肥打工,我有两个孩子,一个20多岁在外读大学,一个12岁在村里上小学。 ”42岁的鲍士青告诉记者,如果不是因为陪读带孩子,她也会跟随丈夫外出。现在村子里,60岁以下的人大多外出打工了。
走访舒城县春秋乡中元村时,记者发现不少二层小楼的村民住宅,大门紧锁。有村民们告诉记者,村里的年轻人出去打工了,只剩下老人和孩子;孩子也越来越少了,他们大多跟着打工的父母去城里读书了。位于村委会所在地的中元小学,目前在册学生只有9人。
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我省有836个建制镇、322个乡、1.4万个行政村,与2005年相比,行政村数量减少了1.5万个。
“重点建设的中心村,应该成为未来农村人口的长久居住点。要考虑城镇化进程加快的因素,不能几年后再变成新一轮的‘空心村’。 ”省社科院研究员王开玉表示,随着城镇化的稳步推进,会有更多农村人口离开乡土,美好乡村及中心村建设一定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从城乡一体化的角度来发展和建设农村。
据了解,自2012年9月我省启动美好乡村建设以来,各地都按照《安徽省村庄布点规划导则》要求,综合考虑城镇规划区域、村庄人口规模、交通区位条件、经济发展基础等因素,编制了行政村村庄布点规划和相关中心村建设规划,结束了多年来农村无序发展、盲目建设的历史。
“我省已要求各地充分考虑城镇化中人口变动、产业发展等因素,注重与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镇建设规划等相衔接,修编完善村庄布点规划和中心村规划,切实做到先规划后建设、不规划不建设。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村镇处处长邹桂武说。
“住得舒适、生活便利,才能让村民愿意留下来”
——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倾力打造宜居村庄
走访金桥村时,对这个集中新建的新型农村社区,一些村民起初并不“感冒”。
“小区环境好,交通方便,但是花销也大。 ”79岁的陈太信告诉记者,以前在房前屋后撒把菜籽,一年的蔬菜就不用花钱了。搬入新村后,离自家责任田太远,种菜、采摘太麻烦。生活成本加大,一些村民便到在外地或邻村的子女、亲戚家长住了。
得知村民们的诉求后,金桥村“两委”去年专门从农民手里租用了中心村南边的50多亩地,每家每户分一块地,免费提供给社区农民种菜。 “让村民住得舒适、生活便利,才能聚拢起人气,才有下一步的发展。 ”村支书李杰表示,中心村规划将基础设施、环境整治、产业发展等内容都考虑到了,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完善,倾力打造宜居村庄。
近年来,各地突出美好乡村建设重点,把中心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饮水安全、垃圾处理、村内道路、供电、通信网络设施、村庄绿化亮化、河塘沟渠治理等方面,分轻重缓急有序推进。去年,全省新改建农村公路4840公里,加固改造农村公路危桥1051座。
如今的新农村,很多看上去与小城镇已无两样。不过,一些关系村民生活品质的“里子”问题日益凸显,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维护费用高,管理养护经费不足,日常管理困难;部分农村生活污水配套收集管网的建设进程偏慢;河道污染、养殖污染等,亟须治理。
“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农民在吃穿住行等物质层面与城市差距不断缩小,但农村生活品质仍有待提升。”省社会学会副会长方青认为,住宅条件“城市化”了而公共服务没有跟上,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公共资源短缺,这样的村庄也没有人愿意长期居住。因此,应进一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城乡一体化,让城乡居民平等享受国家改革和发展的红利,使村民愿意留下来。
“没有足够的就业机会,大量青壮年农民不得不外出务工”
——围绕乡村特色做文章,尽可能缩小农民就业半径、实现就近就业
群山环绕的村庄里,几处清澈的池塘在冬日阳光的照射下泛出美丽的亮光。没有城市的喧嚣,冬日里的中元村静谧祥和。
“美好乡村建设之后,水泥路通到家家户户门口,环境好、基础设施配备齐全,我打算承包几块池塘发展水产养殖,也吸引周边城市的人前来垂钓,体验农家生活。 ”中元村村民朱德兵说。
肥西县高店乡王大郢村的草莓产业日渐壮大,已吸引部分城里人前来采摘。 “村庄在县道两边,交通便利,在吸引外来人气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高店乡乡长韩斌有着更远的谋划,“隔壁村庄在发展葡萄产业,再在周边发展一些其他特色产业,就能形成集群效应,增加农村对城里人的吸引力。 ”
在金桥村,已有近2000亩土地经营权发生了改变,零散的闲置土地盘活了,特色种植业初具规模,增加了当地村民就业和收入。村支书李杰表示,群众自愿把需要流转的土地委托给村里,村里对外发布信息,通过招商的形式,把土地租给有经济实力、有良好信誉的种植大户,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资源优势。 “留住了本村人气,种果树、发展水果加工产业还将带动本村经济发展,一举两得。 ”
去年我省规划建设了710个省级中心村,一批环境优美、设施配套、产业兴旺的美好乡村基本建成。根据部署,今年我省将完成674个省级中心村建设。
“如今,一些美好乡村的硬件、软件条件都不错,旅游业发展潜力很大。应扶持建设一批具有历史、地域、民族特点的特色景观旅游村镇,打造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休闲产品。”合肥某旅行社产品经理张遵宝说,如今的乡村游,大多局限于农家乐,吃顿饭、钓钓鱼,游玩就结束了。在一些靠近城区、条件较好的乡村,可利用空置的民房发展乡村“深度体验游”,让城里人去村子里住几天,感受田园生活。 “这样既可以增加村民就业,还可以吸引外面的‘人气’和‘财气’。 ”
采访中,多位专家、学者指出,当前,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空心化”问题较为普遍,这主要是因为目前农村经济相对落后,无法为当地闲置劳动力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这就需要各地结合农村实际,在引入合适项目的同时,推动农民自主创业,尽可能缩小农民就业半径、实现就近就业。如此,才能真正让农民富起来,让农村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