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革命老区精神

15.07.2015  09:52
              生命中有了当兵的历史,一辈子都不后悔。6月中旬,红色热土六安市裕安区,又一次掀起了参军报国的热潮:万余名适龄青年纷纷报名应征,期待祖国的挑选,到绿色军营放飞青春梦想。   薪火相继。5月22日上午,《八月桂花遍地开》、《送郎当红军》等红色歌谣,在皖西中学校园上空飘荡。为动员广大高中应届毕业生积极应征入伍,裕安区人武部“征兵宣传进校园”活动启动,带领全校师生唱响红色歌曲,激励学生们传承老区精神,从校园走进军营,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强军梦”贡献力量。   裕安这片浸透着无数革命烈士鲜血的热土,处处涌动着国防教育活动的热潮。从全国保存最完整的苏维埃政权旧址——独山革命旧址群落,到苏家埠战役发生地;从中共六安特区委以及安徽省国共合作抗日中心等故地,到刘邓大军南下临时指挥部旧址……大大小小近百处“红色景观”,遍布于城乡山水之间。走进这里,就步入了国防教育的熔炉。如今,裕安区党委、政府、人武部将这百余处革命遗址作为国防教育基地,潜移默化地教育着广大青少年,让老区精神融入他们的参军报国的血液之中。     传承老区精神,裕安区不仅以景育人,还注重以文化人。城乡之间,《八月桂花遍地开》、《送郎当红军》等红色歌谣处处传唱;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爱国拥军的宣传标牌……     鱼水情怀。7月3日,在裕安区人武部积极争取下,上海警备区闵行区、嘉定区人武部专程来到裕安区西河口乡和独山镇,签订了支持革命老区建设帮扶协议,计划3年投入项目资金1800万元,改善落地岗、郝集、观音洞、太安4个行政村贫困落后面貌。     裕安区委常委、人武部政委徐尚智感慨地说,弘扬部队优良传统,围绕地方所需、群众所盼,支持老区建设,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人民群众才会踊跃拥军参军。     为参与美好乡村军民共建,裕安区人武系统,带着资金,带着感情,与村组干部、民兵骨干交朋友,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帮助群众制订脱贫致富发展规划。近年来,区人武部系统为美好乡村建设协调解决资金缺口问题,激发了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决心和信心。与此同时,驻区各部队还纷纷与当地学校开展共建,先后投(捐)资100余万元帮助学校改善办学条件,资助家境困难的学子完成学业。    解政府所急、帮群众所需,是子弟兵回报老区义不容辞的职责。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在区人武部的牵头协调下,驻裕部队共出动官兵和民兵应急分队10万人次投入抢险救灾,扑灭森林火灾200多次,转移被困群众5万余人,抢修道路180公里,修建堰塘、堤坝等灌溉设施300余处,建设饮水池200余口,排除险情20多处,抢救粮食等各类物资1500余吨,协助公安部门破案1916起,有力支援了当地经济社会建设发展。     热潮涌动。面对新形势,裕安区继续巩固拥军优属革命传统,当地适龄青年参军报国热潮涌动,近三年共征集1204名新兵入伍,没有出现一起责任退兵。     针对征兵时间由冬季改为夏秋季的新特点,裕安区人武部相继推出征兵“一五五”新举措,即由民证部门负责给新兵家庭挂一块“光荣之家”牌匾、与新入伍的青年写好五封信(区征兵办一封、乡镇上下半年各一封、村民组一封、村民组协助入伍青年家庭写一封)、区财政部门结合发放入伍通知书时给新兵家庭发放500元慰问金。     广大适龄青年在老区精神的引领下,军人荣誉感的感召下,个个怀揣从军梦,积极报名应征。截至7月10日,全区预征登记11160人,已确定报名应征723人。其中,大学生89人。    责编:杨子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