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江济淮”沿线考古 皖江文明史的再发现
引江济淮工程沿线文物考古进展顺利,文物古迹初见端倪,文物保护同步推进,只为呈现一河清泉水、一道风景线。
初冬时节,在细雨纷飞中,记者走近引江济淮工程庐江段,远远地就望见上百辆工程车隆隆地来回运送土石,车辙历历在目,一条贯通南北的新河道初见端倪。 工程车紧张忙碌,绕过一个个巨大的“土墩”。庐江作为引江济淮工程沿线文物点最为密集之处,这样的土墩并不少见。与喧嚣工地只有一壑之隔的土墩上,正是尚在进行发掘任务的考古现场。不闻隆隆的轰鸣声,考古队员安静地一铲一铲地“剖析”这个藏有数千年历史秘密的土层。在他们看来,这里的一层浅土就是一段朝代或是一种文化。在工地现场的引江济淮工程庐江段建管处综合科科长吴邦亮说:“都说来引江济淮工地会被震撼,其实震撼我们的,是这些考古工作者的专业、细致、耐心。 ”
“这是一次全国考古界共同参与的大会战”
——我省首次开展以我为主、多方合作的重大考古项目
“赶上好天气,考古人加油干。 ”杨墩遗址位于庐江县柯坦镇境内,是一个台形遗址。来自安徽省考古研究所的领队余飞正带领着考古人员在进行探方布置。皮肤黝黑、精神抖擞的余飞说,“目前在遗址里发现有柱状遗存,这里原先是不是有一些大型建筑存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
和整个引江济淮工程从全国调兵遣将一样,驻扎在沿线文物点上的考古队也来自全国各大知名高校与文物保护机构。“经过我们这段时间的发掘,发现这个遗址位于两条古河道的中间。遗址旁边还有一条人工开凿的壕沟,连接两条河道。 ”厦门大学副教授张闻捷所带领的团队负责三板桥遗址的发掘。从今年7月20日进场,团队成员经历了酷夏,即将进入寒冬,每天早晨6点半开始干活,一天要在现场忙碌至少8小时。
“引江济淮工程的施工时间是六年,但留给考古发掘的时间只有两年。 ”安徽省考古所所长邓峰介绍,此次重大考古发掘项目,安徽省考古所参考了南水北调工程与三峡水库工程的文物保护做法,是我省首次以省内考古力量为主、开展多方合作,邀请国内具有考古资质的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河南大学等12所高校及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赴皖开展合作发掘,并邀请武汉大学作为第三方监理单位。
“这是一次全国考古界共同参与的大会战。 ”来自河南大学的李溯源副教授介绍,河南大学与南京大学共同承担两个考古项目,同样在盛夏时节进驻丁家畈遗址考古现场,已揭露面积4000平方米,20多名考古队员和技工参与其中。 考古人的辛勤努力,收获了诸多阶段性成果。目前已经完成34处古遗址的勘探、3处古建筑的测绘、6处古遗址的抢救性发掘,正在发掘的古遗址有16处。在考古文物修复库房内,一排排清理出来修复一新的文物摆放在房间架子上。如庐江县三板桥遗址出土的文物十分丰富,发现了可修复的瓷器、陶器和少量青铜器共计200多件,陶片200多袋。同时还发现了不少动物骨骼,比如鹿、牛、鸟和少量的马。在其北墩采集的土样中,还发现了稻谷的痕迹。这说明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江淮地区已经开始种植水稻了。张闻捷介绍,这次发掘,考古界见到了全新的器物和器形,着实令人兴奋。
“不和文物部门争空间、抢时间”
——工程建设者与沿线居民的支持,让考古工作进展顺利
引江济淮工程,造福百姓民生,沿线村民为大工程让路。而面对沿线数量众多的文物,整个工程也为考古发掘让出时间与空间。 “不和文物部门争空间,不和文物部门抢时间。文物保护人人有责。 ”吴邦亮说,这是所有工程建设者的自觉认识。
引江济淮工程是安徽省基础设施建设的一号工程,而引江济淮工程的文物保护工作从一开始就伴随着工程进展提前进场、全面展开。河道全面开挖时,有800辆工程车同时进场,为了建设者和考古人都能有一个好的工作环境,降尘措施很到位。大部分前期已经完成勘探的考古点,都在施工方之前提前进驻考古队,一部分考古发掘和施工同时进行的区域,施工车队均绕过考古现场进行作业,先民们曾居住的“台墩”高高矗立,似乎已然呈现在眼前。
与考古队员们从酷暑到寒冬坚持至今的还有另一群人,他们是乡村志愿者。他们在考古队的指导下做筛土、搬运等工作,乐此不疲。志愿者周元韵是当地村民,虽然已经在工期之前随同大家搬迁,但他仍然十分留恋家乡的这片土地,他参加了考古队的志愿者队伍,这是他热爱家乡的一种表达:“我们就曾住在遗址的周围,祖先们曾经在这里生活,我感到骄傲。 ”而在参与了考古发掘之后,周元韵说自己大开眼界,除了骄傲,还多了一份对文物的理性认识,能学习到文物知识、文物保护的理念与方法。回家之后,他也常常将自己实践所学传播给其他村民们。 工程建设者与沿线居民的支持,让考古工作进展顺利。目前的考古进度为引江济淮工程建设提供了时间保障。
“一河清泉水,一道风景线”
——沿线文物保护、合理利用开发,值得期待
先人临水而居,平地起高台,这是一幅壮观而诗意的景象。数千年之后,我们是否能将珍贵的文化遗存保留下来、展示出来?是否能重现这种诗意生活场景、怎样重现?
在江淮地区,台形遗址的分布非常密集,特别是江淮中部到西部地区,相比较东部,台形遗址不仅数量多,而且挨得近。余飞介绍,台形遗址经历的主要年代是西周时期,据文献记载,当时的周人为了掠夺南方的青铜资源,需要开辟由南向北运输的通道。庐江县所在的长江流域一带就在这条重要通道上。为了保证通道畅通,周人曾多次大规模征伐淮夷,而台墩中的一部分可能就是周人在逐步南进过程中设置的区域。
据介绍,淮夷是商周时期生活在我国东部的黄淮、江淮一带的古少数民族,夏朝以前生活在今山东、河北等地,称东夷,后来其中一部分逐渐南迁至淮河流域一带定居,被称为淮夷。此前学界对淮夷大型聚落的发掘几乎没有,这次发掘对淮夷的族群构成、分布、文化面貌、生活形态的了解更加清晰。不仅如此,安徽地区的江淮之间,尤其靠近长江流域的皖南地区对于台形遗址的发掘也非常少,台墩的结构、性质、文化序列、面貌尚不清楚,对引江济淮沿线文物点的考古发掘,预计在2021年可完成并提交考古发掘报告。
安徽省考古所所长邓峰认为,这一重大考古项目,有望获得大批考古成果、填补安徽的学术空白,将带来一次学术研究的高潮,推动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文明研究。与此同时,考古学界与文化主管部门也在思考,如何在“一河清泉水”边呈现“一道风景线”——有重大历史价值的文化遗存不能只收纳在库房中,应当通过积极有效的方式展现给大众,成为河岸边不可或缺的文化元素,成为文化旅游项目的典型案例。 无论是建设者,还是考古人,他们今天的工作从某种程度上说都是基于对水的深刻认识:择水而居的先民,在河道沿岸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如今沟通长江淮河两大水系的巨大工程同样是为了润泽这片土地、造福百姓民生,并将载入新的史册。这片考古人与建设者为之努力、为之奉献的水域,终将成为一道崭新的风景线。(晋文婧)
[ 编辑:黄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