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异地就医新变化 患者“垫钱多跑腿”成历史

11.09.2018  04:42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医护人员告诉我,安徽、新疆两地可异地就医直接实时结算,我在这里看病也能走医保。终于可以放心地在合肥住院、治疗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退休员工李霞,正在中科大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科接受住院治疗。

  今年年初,安徽省正式实行异地就医备案工作“两取消一简化”:取消需就医地提供的证明和盖章等资料、取消选择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环节、简化参保地对转诊备案人员的审批盖章程序。安徽居民在异地就医,异地居民在安徽就医“走医保卡”支付更加便捷。

   患者点赞:再也不必多跑一趟

  59岁的李霞原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退休后,她随女儿来合肥定居,“平日里我帮忙照顾孙子。”李霞说。今年上半年她感觉到肠胃不舒服,便来到中科大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检查,被确诊为结肠良性肿瘤。

  “医生很快为我制定了治疗方案,让我即日住院,做术前准备。真的太感谢异地医保结算政策,让我不用太担心医疗费用问题,心里踏实了很多。”李霞激动地说:“我一生病最心急的就是两件事,一是怎么治好病,二是筹措治病的钱,毕竟我是靠退休工资过生活的人。现在好了,异地就医可以直接结算,不用垫钱了。”得知医疗费用可以直接在医院报账,李霞马上向医院提出要直接结算,提供了身份证和社保卡,缴纳了2000元住院押金,顺利登记入院。

  来自辽宁沈阳75岁的马兴杰,是中科大第一附属医院(省立医院)的老面孔。从前年12月份起,他已经住过3次院。四年前,马兴杰患上帕金森综合征,前年由于肺部感染在该院做了气切手术。今年3月19号,他由于“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再次入院治疗。

  “我丈夫住一次院,就得花几千元甚至上万元,最多的一次住院费用是6万元。”马兴杰的妻子感慨,以往丈夫看病,需要他们自己先垫钱,出院时要准备诊断证明、病历、出院记录、住院小结、结账收据、费用清单等一堆资料,然后回沈阳到当地新农合中心报销。“合肥、沈阳来回一趟交通费用就得1000多元,以前,准备材料、找各个单位盖章十分麻烦,报销周期也很长,甚至一个多月才能拿到最后报销的钱。

  如今,马兴杰一家再也不用为此担忧了。实现全国异地医保联网结算后,马兴杰出院时,就办理了实时结算。只要支付异地医保报销范围之外的自费部分即可,住院21天,原本55800元的费用,参照沈阳当地的医保政策,马兴杰只支付了7136元,省了不少费用,且大大减少了垫付资金的压力及后续报销带来的不便。

  35岁的河南人刘智,在2017年4月在当地医院确诊为尿毒症,并在当地进行正规血液透析治疗。今年2月11日,为求合适的肾移植手术而转诊来到中科大第一附属医院肾移植病区。“当地医保联网以后,我提前在原参保地备个案,就可以使用社保卡在就医地直接结算,比过去方便多了。”刘智算了算账,住院38天,原来52019元的治疗费,后来只自付了19544元。

   医院认可:有效监督、管理异地就医

  目前,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主要惠及四类人群,异地安置的退休人员、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常驻异地工作和异地转诊人员。只要符合异地就医条件的,都可以进行直接结算。

  “一方面,异地就医医保直接结算在较大程度上解决了参保人员跨省异地就医费用报销往返路途远、手工报销时间周期长、手续办理复杂、自行垫付资金压力大等痛点问题;另一方面,从网上备案、入院登记到出院结算,跨省医保信息平台都予以全程记录,对于异地就医可以得到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中科大第一附属医院医保处主任罗玉莲说。

  据罗玉莲介绍,中科大第一附属医院今年已有100多名外地城镇职工来该院就医,8月份有27名城镇职工选择异地就医来该院诊疗。

  另一方面,也有人担心医保异地结算的畅通客观上促成了“医保全国漫游”。对此,罗玉莲表示,从评估和监测来看,目前为止该院跨省直接结算还没有引起大规模的跨省无序就医,总体上较为平稳。

  罗玉莲认为,在推进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中,为了引导参保患者有序就医,急危重及疑难病症需要转外人员,要提出转诊申请,由参保地医疗机构按当地转诊规定出具意见书,并在医保经办机构备案等。这样很大程度上避免大规模的跨省无序就医。

  截至6月份,安徽省开通249家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覆盖全省所有三级医院和县人民医院、中医院,支持省内和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目前全国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数量达到9487家。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让异地就医者不必再东奔西走、来来回回、“跑腿、垫资”。

   人社部门:做好减法,方便患者异地就医

  记者从安徽省社保局社保基金结算支付中心了解到,本省的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是这么做减法的。

  取消需就医地提供的证明和盖章等资料,包括就医地基层社区组织、经办机构和相关定点医疗机构的签字盖章。

  取消选择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环节,参保地经办机构在为参保人员办理备案时直接备案到就医地市或者省份,省内异地就医到合肥市的备案到安徽省本级,跨省异地就医到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海南、西藏和新疆兵团的,备案到就医省份。

  简化参保地对转诊备案人员的审批盖章程序,由参保地的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为参保人开具转诊转院证明,并由办理转诊手续的医疗机构通过电话、传真或网络等多种方式告知参保地经办机构。经办机构据此为参保人办理转诊备案,无需审批盖章。

  使用医保进行异地就医结算需要参保的患者提前在参保地备案。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该中心主任徐翔东表示,过去最让患者头疼的就是就医地证明材料,“还没去外地看病呢,就要先跑一趟获取就医地证明材料”。

  这本是为了保障社保基金安全,却在无形中增加了患者的就医成本。面临不菲的医疗费用,大部分患者不得不过五关斩六将,或者先在就医地垫钱自付,然后开好发票,回到参保地按规定比例报销。如今,对于异地安置、居住、工作人员来说,备案不再需要就医地证明。

  此外,过去在参保地备案时,患者只能选择就医地的3、4家医院,在选定医院产生的医疗费用才可报销。然而实际情况变化难测,对就医地医院的限定局限了患者就医的便利性。“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环节取消,患者备案时不用再选定就医地医院。这意味着只要是连入国家异地就医结算系统的医疗机构,按规定进行备案的安徽人都可在此进行直接结算。”徐翔东说。

  在安徽省的部分地市,如阜阳、铜陵、蚌埠,已开通电话传真备案、网上备案、手机APP备案等渠道。备案更加快捷、方便。下一步,异地就医备案将向一次不用跑转变,从窗口备案转变为“无纸化备案”,最多限度地提升患者就医的便捷性。

   工作人员:基础工作繁琐、海量

  从今年年初到7月底,全省异地就医在线直接结算人次为96047人。省内异地就医在线结算人次逐年增长。2014年8000人次、2015年18000人次、2016年28000人次、2017年55000人次。徐翔东认为人次暴增的关键性在于民众切实感受到了便利,这归功于备案程序的优化。而在这背后,是人社工作人员们的付出。

  为了提高服务效率,安徽省建立了异地就医运行管理处理机制,协调解决异地就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各级设立结算业务、资金周转业务、系统运维3项工作的联系人,分别负责经办运行、资金保障、信息技术等事件协同和处理。联系人在岗期间,实时在线处理和调度本市(含各县区)异地就医运行管理事件,受理本市以外的统筹区协同处理请求并及时反馈处理结果;不在岗期间,第一时间响应紧急问题,并协调其他人员进行及时处理。

  徐翔东介绍,这是安徽自己的经验、创新。跨省的异地就医涉及医院、就医地、就医省、参保省等多个环节,多个系统。信息不匹配、线路故障、平台不统一......多种因素导致故障率较高。“一开始突发情况多,系统常短路,患者在医院支付突然不能结算,这影响到整个异地就医工作。”他说,责任到具体的业务人员,出现问题便能得到及时答复、解决。

  俞进川是省社保局社保基金结算支付中心的工作人员,也是结算联系人。自从身兼“联系人”,他深感压力大、工作量变多,“下班也不能歇,随时担心会不会有人找。”他说:“上次有人去上海跨省就医,我省的骨科人工关节不限价,上海有限价。患者有疑义,就会找到我们确认。”医保能不能报,能报多少,各省、各市的政策都各有差异。

  为了更好地应对突发情况,人社工作人员们还建立了各类微信群、qq群。安徽人爱到江浙沪就医,工作人员们便把江浙沪医疗机构的工作对接人也拉到群中。前台支付很简单,患者只需要刷刷卡,背后的基础工作却是十分繁琐。

  2014年来到省社保局社保基金结算支付中心,徐翔东见证了异地就医工作的优化历程。他认为,目前还有大量基础工作要做。“加强窗口服务建设,每年进行业务培训;整顿窗口作风,政风行风;加强政策宣传。这些都是我们还需要再做的事。 ”(记者 王佳 徐慧冬)

【专题】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