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师范学院29位大学生乡村支教 开展智力扶贫
淮南市寿县炎刘镇地处偏僻,经济落后,基础教育薄弱。2015年,该镇与淮南师范学院尝试开展合作——
师资缺乏素质教育难开展
“听到我的哨子声才能开始! ”1月12日上午,淮南市寿县炎刘镇广岩小学操场上,体育老师李松杰口令刚下,早已准备好的两队学生纷纷发力,开始了他们的拔河比赛。
比赛中,双方都铆足了劲,努力要把对方拉到自己这边来。相持一阵后,李松杰吹响哨子,精彩的比赛胜负已分。赛后,孩子们仍就打成一片,完全无惧室外的寒冷。
“李老师来后,我们就更喜欢上体育课了,再冷也不怕! ”学生们兴奋地说道。
除了孩子们口中的“李老师”,李松杰的另一个身份是淮南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大四学生。 2015年9月,李松杰与另外28名同学作为学院选派的顶岗支教老师来到炎刘镇,开始他们为期半年的教育扶贫生活。
地处寿县东南的炎刘镇,交通闭塞,经济落后,属国家级贫困地区。受经济条件限制,炎刘镇的基础教育异常薄弱,师资力量有限,教师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失衡。
“广岩小学1138名学生,16个教学班,只有34名教师,50岁以上的就有8人。 ”广岩小学校长孔令江介绍,教师老龄化问题严重,学历层次低,导致很多课程无法正常开设,严重影响素质教育的开展。
“很多学生分不清排球和篮球,更谈不上如何打球。 ”学生们的“无知”让李松杰颇为震惊。
在炎刘镇中心小学支教的廖文娟也向记者回忆了学生上音乐课的印象:不认识简谱,分不清乐器,只会唱几首简单的歌曲。
教育落后已成为致贫的重要原因。 2015年中央扶贫工作会议提出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发展教育脱贫位列其一。随后我省召开的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也提出,要在智力扶贫上补短板,加强科技、教育、文化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教育贫弱的炎刘镇,亟须年轻教师的支援。
顶岗支教激发孩子学习兴趣
2015年,炎刘镇通过省教育厅联系到淮南师范学院,希望借助高等院校的力量解决当地的师资缺口。淮南师范学院也积极应对,决定将炎刘学区作为学校的支教扶贫点,并于2015年9月选派29名大学生奔赴炎刘镇顶岗支教。
29名大学生经过培训后,分别被分配到炎刘学区吴桥、广岩和周森慈善等7所学校,承担一个学期的教学任务,内容涉及小学阶段的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等所有课程。
29名大学生,刚进入学校,就被同事们亲切地称为“小老师”。而这些“小老师”很快进入角色,承担起教学工作。
“过去我们的语文课就是听、读、写,孔老师来后让我们演课本剧,既新鲜,又有趣。 ”广岩小学学生杨玉汝说的孔老师叫孔盼盼。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她使用全新的教学方法,让孩子们通过体验感受知识的美妙。
廖文娟也对她的音乐课加以“改造”,给学生演示乐器的使用,让学生学习简谱和五线谱,带他们打拍子、跳舞蹈,感受音乐的节拍。李松杰带着学生踢足球,打篮球,在操场上组织各种体育活动,还挑选了11名学生组成体育兴趣小组,课后带着他们练习。“‘小老师’们不仅专业素质强,而且教学方法丰富多样,学生学习更有兴趣,进步很大。 ”炎刘镇中心小学校长方裕宝告诉记者,年轻老师们思想活,理念新,极大地改善了学校的教学风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小老师”们的努力下,7所学校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学校的歌声响了,活动多了,广播操更加整齐,每周的升旗仪式也更加规范。更为重要的是,学生们更自信了,学习劲头更足了。 “在‘小老师’们的组织下,校园文化也得到了提升,今年县里举办的校园文化节,广岩小学拿到了名次。 ”孔令江高兴地说。
观念更新拔掉教育贫弱根子
在炎刘镇学区管委会主任洪德成看来,大学生们的到来,除了解决了当地学校教学问题,更重要的是使当地群众的教育观念发生了积极的变化。
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多,家庭教育缺位,不少学生存在厌学情绪。
“班上一位男生很调皮,上课不认真,同学关系也不好,刚开始怎么讲都不听。 ”刚到炎刘中心小学支教的杜舒觉得遇到了一位“问题学生”。可当她了解到这名学生是一位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只有爷爷在家照顾他,她不再抱怨,而是更加耐心地对待他,中午陪他写作业,下午为他辅导功课,有时间就陪他聊天。
“父母不在身边,孩子有心事没人说,时间久了就不愿与人交流。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杜舒和支教老师们一起,不仅加强与学生交流,还经常进行家访,与学生家长交流。一段时间后,这些“小老师”们渐渐成了孩子们的“大伙伴”,孩子们对他们也有了信任感,不仅变得听话爱学习,而且经常主动找他们交流。
在支教老师的努力下,孩子们不仅爱学习,还丰富了才艺,而且性格也开朗了。家长们看在眼里,高兴在心里,对孩子的学习也更加支持。
“学校参加校园文化艺术节招募演员,家长们都积极鼓励孩子报名。 ”支教老师吴利平说。
“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学生家长的支持。支教老师们的工作,使家长们更加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更加关注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洪德成说,只有改进观念,才能拔掉当地教育贫弱的根子。(记者 范孝东)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