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院开展“三下乡”深入基层 践行“安医梦”
7月5日至7日,由临床医学院领导班子以及35位学生、安医大二附院医生及若干名带队老师组成的社会实践服务队赴合肥市光明社区和全椒县郑桥村开展了为期三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和引导学生脚踏实地、乐于奉献实践,让“安医梦”、“青春梦”、“中国梦”在基层中发光发亮。
爱心义诊,助力安医梦
学院社会实践队与来自安医大二附院的医生在合肥和全椒县进行为期三天的爱心义诊。第一站是在合肥瑶海区明光社区。义诊当天,大雨滂沱,寒意萧瑟,同学们将所需要的桌子以及帐篷搬入小区内,尽管雨水透着斜风渗入同学们的皮肤、头发中,让人觉得有一丝凉意,但依然挡不住同学们为居民服务的热情。而同学们面对前来的应诊的居民,保持着迷人的笑容,搀扶他们前往义诊地点。更让人值得一提的则是心肺复苏急救示范,以娴熟的手法,精准的定位,进行一些紧急抢救。这次示范很有效地让居民们了解了更多医学紧急措施。
第二站是在滁州市全椒县。这次的地点相对比较偏远,选择在县城几公里外的六镇镇郑桥村。到达当天,骄阳似火,同学们将帐篷椅子等物品摆放整齐,等待村民的到来。负责义诊的护士同学轻柔地为村民戴好血压器,并且亲和地和他们聊了起来。中医常说:“痛则不痛,通则不痛。”这是坐诊的专家所对他们说的。专家们为他们简单检查了身体,耐心地解决他们对身体疾病的困惑。微风袭来,夹杂着青草香味,为同学们带来阵阵暖意。辛苦的汗水从他们脸上滑落,落在地上瞬间蒸发掉了,但看到村民在解决自己的困惑之后,顿时疲惫荡然无存,用自己的笑容温暖着他们的心灵。
基层调研,展安医学子风
第一天合肥明光社区的调研天公不作美,淅淅沥沥的雨夹杂着风使得调研活动的进行多了少许麻烦,但在同学们的眼中,这不过是更好地锻炼自我的一次机会。分工明确之后,同学们两人一组进行问卷调查。有的同学采取小区路上的行人随机地问卷,有的同学则走进区民家中进行问卷调研。一方面由于明光社区居住的中老年人居多,他们大多都不识字,于是同学们就耐心地把问卷上的每个问题转述成简单易懂的聊天话题,很大程度地提高了调研工作的顺利。另一方面,针对青少年人群调研的小分队在一定程度上遇到了困难。每栋楼中的青少年人群比例不到百分之五,挨家挨户地调研并不能满足他们的工作量,于是同学们加大了调研范围,穿过几条马路,到周边的地方进行调研。
第二天的全椒县调研,同学们深入村民家中,听到了基层人民对医疗制度的最真实的声音,让大家更加了解到他们的需求。与前一天不同的是,天气较为炎热。尽管如此,依然不影响同学们的调研工作,在当地村民的积极配合下,顺利完成了调研工作。
调研活动虽看似简单,其结果带来的却是满满的收获。正是这样的调研活动愈体现了安医学子吃苦耐劳的精神,也愈加能磨练安医学子的坚定品格和意志,展现安医学子“好学力行,造就良医”的优秀学风。
参观故居,感受文化底蕴
三下乡最后一站则是全椒有名的吴敬梓故居。医学与人文不可分,医学人文教育相辅相成。为了充实同学们的人文素质涵养,这里毫无疑问地成了一个最佳地点。吴敬梓,是清代著名的讽刺小说家,字敏轩,自幼便才识过人,晚年被称为“文木老人”,提起他,大家必然知道《儒林外史》。故居内的一句“夕阳红与绿波溶,乌榜青烟村意浓”,深深地勾画出吴敬梓先生的闲适心情,也令我们向往那种美景。与此同时,在欣赏他留下来的传世佳作后,也深深地被他的文采所折服。
“医疗、科技、文化”构成了三下乡的精髓,安医学子为当地村民带来医学知识的同时更要感受当地的文化底蕴,能够通过文化风俗了解患者的内心,缓解当代紧张的医患关系。因此作为当代综合素质需求较高的一代医学生,在掌握课本以外的医学的同时,更加要提高精神层次文化的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勉励高校青年大学生,要勇于实践,志存高远,锻炼意志,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实践中致身于自我的完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的时间短暂却收获颇多。一群90后的大学生正用着他们的知识与热情描绘着一幅幅青春美卷,更加明确自己未来努力的方向,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青春梦实现中国梦。(临床医学院 张丽娟 吴瑶倩 王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