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开学,谨防流行性感冒、红眼病等疾病来袭
9月,正值新学年开学季,学生陆续返校,短时间内学生大量聚集,容易给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创造有利条件,学校发生聚集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明显增加。8月30日,合肥市疾控中心发布提醒:9月注意流行性感冒、红眼病、感染性腹泻和食源性疾病的预防。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流感的典型症状是急性起病,体温一般会高于38℃,全身酸痛、乏力,有轻度的呼吸道症状。流感主要是通过空气中的飞沫或者是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者是接触过被污染的物品而传播。预防措施主要有:1、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控制流感的主要措施之一。每年在流行季节前接种一次,一般推荐在9-10月份接种,免疫力可持续一年。可以减少接种者感染流感的机会或者减轻流感症状。2、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勤洗手。3、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4、每天开窗通风数次,保持室内空气新鲜。5、要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急性出血性眼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临床表现为结膜水肿、充血、点片状结膜充血,伴眼球异物感、流泪、眼痛等症状。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如共用毛巾、手帕、浴巾等,夏秋季为流行季节,其中8-9月为流行高峰。预防上,要养成勤洗手,不用公共毛巾洗脸、不用手揉眼睛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理发、浴室、游泳池等行业和幼托学校加强管理、消毒和宣传教育;一旦发现类似症状者,应及时就诊治疗,家庭做好隔离消毒。
感染性腹泻是由包括多种细菌和病原体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并伴有大便性状的改变如稀便、水样便等,部分病例可伴有发热、恶心、等。主要通过食物传播,不良饮食习惯和个人卫生较差亦会导致感染发病。预防上,应做到不喝生水;不吃生、半生食品,不洁、不卫生食品;做到饭前便后勤洗手;搞好家庭室内卫生,防止发生感染性腹泻。若一旦出现类似感染性腹泻症状者,应及时去正规医院就诊治疗。
食源性疾病是由食品中各种致病因子经摄食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或中毒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可伴有发热,严重者可出现脱水。该病具有发病突然、家庭呈多例感染、学校、幼托等集体单位表现集体性食物中毒的特征。9月份仍是食源性疾病发病高峰期,各食品经营单位、盒饭公司、集体食堂在这一季节应加强食品卫生管理,防止食品污染,预防集体性食源性疾病发生;家庭尤其是农村家庭自办酒席应注意食品安全,注意生熟分开;外出度假的市民应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半生食品、腐败变质食品,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 编辑: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