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市探索建立“多位一体”的公共文化产品配送体系
近年来,马鞍山市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进文化体系建设,探索建立“多位一体”的公共文化产品配送体系,改变了原来市级资源单向配送的局面,在全市建立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网络联动配送体系,逐步形成公共文化资源大配送、大循环格局,使人民群众能就近就便地享受丰富、低价、高质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
一是开展“送文化”活动。常年开展百场文艺下基层、百名艺术家四进(社区、企业、学校、农村)等文化活动,满足基层群众文化需求。2014年上半年,共开展“送文艺下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性质的文艺演出活动320余场;全市共放映农村公益电影2812场,受益人次50.1万;放映爱国主义影片900余场,受益人次30万;开展“送图书下基层”服务,为基层群众送去图书共计13000册。
二是推进“种文化”活动。通过政府扶持和引导,民间文化活动日益繁荣,文艺团体竞相发展,涌现了300多支群众文化队伍长期开展文化活动,其中映山红艺术团、杜鹃花艺术团、四季剧院、香树情缘大舞台等,在全省具有一定影响力。相继发展了民俗表演、龙舟表演、戏剧、书画、健身等20多个农村文艺体育团体,农民文艺体育骨干达1000多人。
三是开展“办文化”活动。马鞍山中国李白诗歌节已连续举办25届,活动规模、影响日益扩大。“江南之花”群众文化节已连续举办28届,展现“千人同唱一支歌,万人同和一首曲”的群众文化盛况,曾被文化部授予全国社会文化艺术政府最高奖——群星(服务)奖。城乡联动的百姓“周末大舞台”以市民自发参与的形式实现了自我展示、自我娱乐、自我教育的目的,已连续举办5届。马鞍山音乐节已成功举办7届,成为马鞍山高雅艺术的代表性品牌,均深受群众欢迎。
四是开展“育文化”活动。扎实开展“文化走亲”活动,充分发挥马鞍山市作为第一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示范性、导向性和辐射作用,促进区域公共文化融合发展,实现地域间文化取长补短、互通共融。进一步完善评价机制,率先在我市探索建立科学的群众评价机制,积极推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实施“文化低保”项目,支持个人、团体、社会组织等从事面向特殊群体的公共文化服务。
五是加大文艺产品创作力度。力争推出更多在全省乃至全国叫得响、传得开的文艺精品。2014年上半年,小戏《如此快递》、《天下无贼》参加全省小戏调演,获得佳绩。歌曲《淮河汉子》申报省“五个一”工程。《小区人家》第二季、《青山之父》成功入选广播影视作品省级专项资金,实现我市入选作品零突破。《留守女人》、《打麦歌》、《划龙船》获全省网络春晚展播一等奖。黄梅戏《片片清风片片情》获得“勤廉颂”全省文艺调演二等奖。大型现代黄梅戏《凤栖巷》在全市巡演反响较大。原创爱国主义题材电影《仙人坝的红衣兜》成功进入全国农村数字院线平台。黄梅戏《千羽锦》、《女驸马》、《天仙配》,原创精品儿童剧《青蛙王子》、《开心宝贝》等四部作品进入保利院线全国巡演。
六是推送数字文化资源产品加工。全面整合共享工程各级支中心、基层文化服务点、农家书屋、党员远程教育中心、公共电子阅览室、群众文化活动的资源,文化信息服务平台全面建立,市图书馆开通微信平台和手机图书馆,深受读者欢迎。市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列入文化部数字文化馆建设试点,以网站、微信和微博为基础,搭建群众文化网上服务平台,真正实现群众文化24小时不间断服务。
七是创新预约配送服务方式。通过文化馆(站)、基层文化活动辅导点,收集企事业单位、社区、机关的文化需求,研究广大市民的参与文化活动的意愿,在此基础上开展群众文化需求预约配送服务。推出的影视导演策划、晚会策划,舞蹈、声乐、器乐、语言类节目编排,美术、书法、摄影创作辅导、讲座等12大项40余小项的免费辅导项目,供广大企事业单位、群众文化辅导点和市民选择。
八是壮大文化人才队伍力量。目前,全市90%以上村(社区)有至少1名财政补贴的文化管理员(文化指导员),100%村(社区)有1支以上业余文艺团队。构建了一支规模较大、运转高效的文化志愿者队伍,有文化志愿者15329人,其中首批登记在册的有3728人。围绕市民的文化需求和文艺梦想,广大文化志愿者深入乡村、社区、学校、机关、部队、企事业单位等等,经常性送演出、办讲座、作辅导、搞创作,积极开展文化志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