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访康郢村——怀远县河溜镇康郢村经济发展和文明创建侧记
安徽新闻网(www.ahnews.org)讯:怀远县河溜镇康郢村,一个涡河南岸不起眼的小村子,去年春天,记者曾来过这里,当时脏乱差的村貌、严重滞后的基础设施和各种各样的致贫原因让记者记忆犹新。一年过去了,康郢的村容村貌现在怎样,老百姓的生活有哪些改观,去年的贫困户今年脱贫了吗?带着这些问题,3月3日,记者再次来到了康郢村……
养鸡场又活了
“来了,快进屋里坐。”时隔一年,记者再次见到张化玉老人,他热情的招呼记者,与一年前不同的是,今年老张的精神状态好了不少。
2016年春节前的一场大火让老张家养鸡场的6000多只鸡付之一炬,鸡棚鸡舍损毁严重,这对于刚刚有脱贫盼头的老张一家,无疑是晴天霹雳。“当时你也看到了,全家没一点精气神,不但脱贫无着落,养鸡借的贷款也没法还,真是雪上加霜。”张化玉和记者一起回忆着当时的情景。
随后的情况怎么样?康郢村两委得知情况后,从选派干部资金中拿出了3万元,帮助张化玉重建了养鸡场,并且联系了县城里的企业来定点收购,从原来的自找销路到别人上门来收购,这免除了张化玉的后顾之忧。同时,村两委还邀请了养殖专家来进行现场指导,不但鸡的品质相比以前有了提高,而且养起来也省心了不少,村里还免费给鸡场安装了消防设施,这让老张心里感到很温暖。这一年,老张家的鸡也卖上了好价钱。张化玉掰着手指头和记者算了一笔脱贫账:一年出栏3次,每只鸡纯利润2块钱,养鸡场一年的收入就有6万元。
有了这笔收入,也让老张一家顺利的脱了贫。“行情好的话,我准备今年扩大养鸡的规模,走合作化的发展路子,带动更多的贫困户加入进来。”张化玉对脱贫后的生活有了新的打算。
住进了新房子
从张化玉家出来,沿着新修的水泥路,记者准备去拜访贫困户韩树连。1公里的村道上,安放了十余个垃圾桶,陪同记者采访的包村干部刘流介绍说,去年村里新修了近4公里的水泥路,安装了110盏路灯,基本实现了户户通,同时引入了环卫保洁市场化运作机制,聘请了3名保洁员,进行日常化保洁,现在村民出行问题解决了,素质也提高了不少,以往那种垃圾乱丢,垃圾围村的情况不见了。
不一会儿,记者来到了韩树连的家。“现在居住环境有了大改观,今年春节俺们家就是在新房子里过的。”韩树连高兴的说。记者仔细打量着这处房子,60平方米的房子不大,但户型合理,生活、休卧区分置,厨房内灶具一应俱全,相比一年前的居住环境,可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去年春天见韩树连的时候,他们一家4口正挤在亲戚家的厢房里,拥挤不堪,原先的草房由于年久失修,早已不具备居住条件,康郢村两委优先把韩树连家作为危房改造对象,由政府出资,在原址上新建了住房,这让韩树连对脱贫致富更加有信心。去年,他家依靠光伏发电和加入村合作社带来的收入,顺利脱了贫。今年,韩树连主动流转了6亩土地,在农技专家的指导下搞起了高效农业,老韩致富的劲头更足了。
和韩树连一样,结合一户一策,开展精准扶贫,去年康郢村脱贫16户37人。村光伏发电10万度,贫困户人均受益2000元,村集体收入5万元,康郢村也从贫困村的行列里跳了出来。
今年实行旱改水
初春的麦苗长势喜人,康郢村田间新修的沟渠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是村里去年新修的两条灌溉渠,总共修了2300多米。”村党支部书记康进介绍,目前正积极通过“一事一议”和向上级争取资金,完善配套工程,为今年午收过后旱地改水田提前做好准备。
康郢村是地地道道的旱作物区,祖祖辈辈种植小麦、大豆、玉米等农作物,但是产值低成为困扰村民致富的一大因素。“一季小麦一季玉米,一亩地一年纯收入700元左右,旱改水种植水稻后,产值每亩提高到2000元以上。”康郢村包村干部刘流和记者算了一笔账,改变种植结构,全村人均收入将上升一个台阶。
据介绍,今年康郢村计划旱改水2500亩左右,占全村耕地面积一半,旱改水,不仅能种植水稻,届时还可以实行种养结合的模式生态、立体农业发展项目,全村老百姓的小康之路也将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