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阳法院多方协调 执结涉农民工权益系列案

20.03.2015  17:16
 

  安徽法院网讯  近日,合肥市庐阳区人民法院、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及合肥市税务局戮力同心,相互配合共同执结一起劳动争议系列案件,及时保障民工合法权益。

  安徽某建设工程公司于2011年至2013年期间,先后聘请周某某、吴某某等218人为公司瓦工、木工,双方因劳务合同发生纠纷。为解决纠纷,双方申请调解,2014年11月7日,经合肥市庐阳区四里河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驻庐阳区法院调解室主持调解,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并经庐阳法院依法裁定确认有效。但被申请人安徽某建设工程公司并没有在调解协议约定的履行期限内向申请人支付劳务费。

  2014年11月21日,庐阳区法院开始强制执行该劳动争议纠纷系列案件。考虑到年关将至,且申请执行人众多,为及时执结案件,让民工兄弟早日拿到血汗钱回家过年,承办法官收到案件后立即向执行局局长汇报案情并请示下一步工作,李冬梅局长了解案件情况后非常重视,随即协调人员,部署工作。

  一方面向该建设工程公司解释法律规定,做该公司负责人的思想工作;另一方面通过申请人提供的信息,多方查询该公司的存款和财产线索。执行过程中,承办法官冻结了该公司徽商银行、工商银行的多个存款账户,虽然在上述银行中被执行均有存款,但都被法院、公安、税务等部门做了多轮冻结。

  李冬梅见此情况立即组织执行局召开专题会议,将承办法官前期查询冻结的信息进行汇总,讨论下一步执行方案,将被执行人在工商银行600万元存款作为突破口,寻找执行契机,经承办法官调查,虽该账户有600万元的存款,但已经被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合肥市地税局冻结,李冬梅部署承办法官前往该系列案农民工施工单位合肥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重点工程管理局进行调查。经调查得知工商银行的存款即该案涉案农民工的劳务费,庐阳区法院院领导与合肥市中院、合肥市税务局进行了多次沟通,最终,合肥市中院、合肥市税务局分别解除对该账户的冻结,庐阳法院将该款扣划至法院账户。庐阳区法院就将执行款支付至申请人账户,为这个案件能够得以圆满执结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在各方力量共同的努力下,在年二十九的上午,周某、吴某等218位民工拿到了共计600万工资款,案件顺利执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