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阳模式”引领产业转型融合发展
生态环境优美优质,现代农业独具特色,乡村旅游风生水起。在我市合淮路以西的三十岗,一种特色发展模式正彰显强劲动力,崛起为庐阳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成为国内外游客休闲旅游的目的地。这一切得益于生态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发展的“庐阳模式”。
“转”和“融”是该模式两大重要特征。近年来,庐阳区巧做“转型”与“融合”两大文章,在调整产业结构打造现代农业的同时,大力促进生态、农业、旅游融合发展,并在产业链循环发展中汲取“养分”。优美的环境“带旺”了旅游,红火的人气“带富”了农民,热闹的节庆“带活”了经济,特色生态休闲农业“带靓”了环境,产业发展走上一条融合共进、互促互补的新路子。
游客赴乡村旅游,最看重的是环境。为保护生态环境,庐阳区关闭了三十岗乡内多家污染重、能耗大的工业企业和养殖企业;实施生态治理工程,同时大力植树造林,形成以董大水库为中心的合肥北部“绿扇”,打造水库边的“绿色明珠”。生态好了起来,环境美了起来,乡村靓了起来,人气也就旺了起来。
位于水源地保护区周边的三十岗乡,不适合发展以耕种为主的传统农业,那么产业附加值高、经济效益好的现代农业就成为其前景光明的发展方向。庐阳区委区政府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围绕都市人的需求做文章,通过拓宽销售渠道,延伸农业经济链,以“一产”带“三产”,实现农业发展层次新提升。
从桃花节到牡丹节;从西瓜节到仙桃节;从自行车嘉年华到中日韩三国围棋赛……这里的节庆活动几乎“月月不间断”。火爆的人气刺激了相关产业链发展。特色农家乐、三十岗农产品等在节庆日期间几乎供不应求,当地农民腰包鼓了起来,人均收入大幅攀升。
积极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找准自身定位和顺应时代潮流,形成特色发展模式,“庐阳模式”在产业互促互补中实现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