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庐阳区推进公建民营养老模式
中安在线讯 安徽省60岁及以上老龄人口总数已突破千万,达1030.9万人。千万老人的养老问题,已成为千家万户的头等大事。在合肥市庐阳区,探索推动公办养老机构的社会化运营“庐阳模式”,成为省会机构养老推广的模式,而大杨镇乐年长者之家则是“庐阳模式”的一个范本。
公建民营催生服务升级
2013年6月,大杨镇投资扩建了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大杨敬老院,建成床位70个。为改变公办养老机构普遍存在的服务理念旧、服务水准低、服务内容少的现象,庐阳区民政局将有资质、有能力、有爱心的民办企业引入公办养老机构,乐年长者之家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乐年长者之家以实体养老、居家养老及日间照料为主要服务模式,拥有大批持证上岗的全科医师、护师护士、营养师、专业护理员,以及各大高校毕业的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的年轻化的管理团队。改为社会化运营后,乐年长者之家除了让集中供养的五保老人享受到了专业化服务之外,还对社会老人开放.大杨镇敬老院的华丽变身,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提高了服务质量,成为机构养老“庐阳模式”的一个范本。
百万投入只为更好养老
67岁的谢忠根老人是庐阳区大杨镇谢岗人。老人原来做泥瓦匠,后来因为一场意外摔坏了腿,失去了自己谋生的能力,加上没有后代,就住进了大杨镇敬老院,享受五保待遇,至今已有5年多了。老人说起从大杨镇敬老院变成乐年长者之家的变化,表情里充满了欣喜,话语间满带着激动。“不但是现在环境变漂亮了,住着敞亮舒坦了,生活条件也好了。”谢忠根老人说,这里住着的几十位长者尽管口味不同,但每天四菜一汤,天天能换花样,众口也变得不再难调。“平时每天下象棋、打扑克,走走路,日子过的也很悠闲。”谢忠根老人说,虽然吃住穿都不用花钱,但老人们每月还有70元的零花钱,买点零食、小日用品,还能余一点。
不仅是巨额投入改善硬件,大杨镇政府还通过购买服务委托乐年长者之家给每位入院五保老人用提供优质服务,对有特殊困难的五保户给予救济,解决医疗、护理等费用。同时,大杨镇乐年长者之家还建立了特护区管理制度、卫生管理制度等,建立老人个人信息档案、健康档案等,为需要特殊照料的五保供养对象、老人提供专业化全天候、全方位的精心服务。
二十里路送鸡汤,情暖五保老人
年逾花甲的五保老人程良友因为腿摔骨折,打了钢钉之后又并发炎症,加之心脏也不好,如今在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治疗。“住院治病的钱,都是大杨镇政府在支付,我不用担心没钱看病。”程良友老人欣慰地说,年纪大了,自己受惠于政策,心里满是感激。更让程良友感动的是,大杨镇敬老院原院长付德兰退休返聘后,一直在悉心照料他。
老人身体不好,住院治疗肯定要改善营养,我就每天给老人送点好的,帮助老人调养。”付德兰说,排骨汤、鸡蛋面,每天她都和长者之家的厨房师傅们商量,变着花样给老人调口味。“从我们这里到医院,有二十多里路,做公交车要转车,路上就要一个多小时。担心送的汤凉掉,付德兰就用保温桶。“说实话,对家里的老人,我们也是这样做的。”付德兰说。
院里的人能做到这样已属不易,对于大杨镇的领导和相关负责人来说,这样一种尊老孝老之情也同样真诚。“有一次老人看病,因为镇里分管领导不在家,一时报不了帐,大杨镇社会事务办的负责人立马就从家里拿了5000元钱垫上。”付德兰说,对老人所急所需,大家都没二话说。“一年四季发新衣新鞋,逢年过节发营养品、慰问品,每年过年,镇里的主要负责领导都会来陪老人吃年饭,发慰问金。”正是这份暖暖的人情味,让大杨镇乐年长者之家的老人们生活得更有幸福感。(武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