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阳三贤

04.12.2014  18:31

        古庐州历史上杰出人物辈出,后人喜以“”归纳之,比如一里三公,比如庐阳三贤。

        从前人们彰显贤达之人颇有讲究,女子立贞节牌坊,男人入乡贤祠或名宦祠。而名望更大的自然是载入方志、正史。庐阳三贤都是名垂青史的人物,分别为宋之包拯、元之余阙、明之周玺。合肥历史上没有出过皇帝,但一品大员等名人倒是出过不少。比如包拯、蔡悉等,他们为故里增光,为乡党添彩。

        不过,我注意到了这样一种现象,并不是地位显赫的名气最大。论才学,包拯不如蔡悉,蔡文毅公最值得颂扬的是他对宋明理学的深入精到的研究,他融会贯通诸子百家之学,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儒家学术,晚年告老还乡后,仍以著述讲学为事。后人公认在一里三公之中,蔡文毅公的学识才华“当列三公之首而无愧也”;论官职,包拯不如李鸿章,李文忠公是清朝末期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淮军创始人和统帅,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在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的眼中,被视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

        但包公的声誉不论在坊间、在庙堂都高山仰止,用一句现代的话来形容,这应该是他的人格魅力使然。

        庐阳三贤也如此,坊间传颂的是铁面无私的铁老包,连小区的保安也会啍上一句“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上”。而对余阙和周玺则相对陌生。

        有趣的是包拯和周玺都做过首都的最高行政长官,一个是开封府尹,一个是顺天府尹。至于余阙,那又和当代文化大家余秋雨扯上了亲戚。

        如愿闻其详,请读者诸君接着往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