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宜秀区多措并举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

25.09.2014  12:08

为抢抓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契机,安庆市宜秀区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群众共建共享”工作方针,着力打造“结构合理、网络健全、运行高效、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1、加强组织领导,强力推进实施

该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示范区创建工作,一是将创建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筹考虑,着重安排。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示范区创建工作,与此同时,酝酿、制定并组织实施《示范区创建规划》、《创建实施方案》和《创建目标任务分解表》,将创建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人。二是组建高规格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书记、区长亲自挂帅,常委、宣传部长、分管区长牵头负责,各有关部门、单位协同推进,并设立创建办公室,抽调专人办公。三是加大经费投入,确保全区公共文化投入水平达标。财政部门积极管理好示范区国家补助经费和地方配套经费,从而为创建工作提供资金保障。今年区财政已安排20万元创建工作经费。四是将创建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与各种评先评优结合起来。五是强化工作督查,确保创建实效。通过创建领导小组带队督查,区委区政府督查组专项督查,各级创建办与相关部门、新闻媒体联合督查等形式,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2、加强设施网络建设,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近三年来,宜秀区持续加大公共文化事业投入,大力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初步形成了以区文化馆为龙头、乡镇综合文化站为纽带、村社区文化活动室为基础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到目前,全区6个乡镇(街道)均建起了综合文化站,58个村(居)均建起了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覆盖率达100%,各类藏书近12万册。各美好乡村中心村均建起了农体健身工程,有4个乡镇建起了全民健身广场,农体健身工程覆盖58个村(居)。14个敬老院均安装健身器材,8所中小学校体育实施实行了对市民的免费开放。今年又申报了1个省级、3个县级全民健身苑,1个乡镇级健身广场、12个晨练点、1个社会体育俱乐部。1个省级农民文化乐园、4个市级农民文化乐园、5个文化舞台、3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室)正在加紧建设;罗岭镇黄梅村和大龙山镇燎原社区农民文化乐园已建成开园,九江市政协和迎江区领导专门到该区考察农民文化乐园建设。

3、优化文化服务供给,增强文化惠民实效

近年来,宜秀区着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真正让文化惠民乐民。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文管所、民营剧团和文化站等公共文化阵地的作用,常年开办音乐、舞蹈、器乐、书画艺术培训班,免费借阅报刊书籍等,优惠提供上网查询资料、浏览信息,服务能力不断提高。组织机关、团体、企业、学校举办专场演出,极大地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特别是启动示范区创建工作以来,宜秀区积极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各级公共文化设施电子阅览室、区图书馆、区文化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等每周开放均超出规定时间;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均安排方便残疾人以及老年人、少年儿童活动区域。实现每个行政村每月看1场以上电影、每年看3场以上戏剧或文艺演出,每年组织5次以上规模较大的群众文体活动。区图书馆作为市图书馆一级分馆已经建成,与市图书馆进行了技术联网,实现了数字图书资源共享,通借通还。基层群众可以通过基层服务点享受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数字美术馆、地方特色数字资源库的资源服务。

4、打好“传承、发展”两张牌,做足文化产业结合文章

宜秀区在美好乡村文化资源上进行深度挖掘,盘点美好乡村中心村的历史文化等有形资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无形资产,把历史文化、绿色生态文化、乡村民间文化和近郊旅游产品开发等有机结合起来,打造美好乡村建设的综合“名片”。一是开发、利用和保护好“两邓”故居和“严凤英故居”。修缮“两邓”故居、严凤英故居,还其原貌,严凤英故居已列入省展馆提升项目,并推荐两故居陈列馆为安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时规划建设黄梅戏大观园、“两邓”故居产业园,两个产业园建设已做好策划方案,即将对外招商。二是扎实做好文物和非遗工作。积极推进张四墩遗址公园建设,使之成为文化、旅游、教育多功能基地。争取省级补助资金70万元,开工修缮叶氏宗祠,年内完成。全面完成国有单位文物收藏情况调查和补充复查。三是开展“唱响宜秀”合唱比赛和迎中秋·国庆暨黄梅戏展演周系列文化活动,营造浓郁文化气息,喜迎省十三运召开。四是创作宜秀区歌,制作宜秀城市宣传片,宜秀啦啦队队歌,编创黄梅小戏《龙凤争鸣》参加市黄梅戏小戏展演,荣获民营和社团组唯一优秀剧目奖。

5、催生民营社团力量,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在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同时,宜秀区注重催生民营社团力量。除了区文化馆创办的专业文艺团体之外,全区还有凤英剧社、五横书法协会、“巧媳妇”秧歌队等20多家民营社团,成为有名的民间班社。仅凤英剧社,年均演出就达300余场次,观众达14余万人次,演出收入达20余万元,并跻身全省先进民营文艺表演团体行列。

宜秀区以送戏下乡为抓手,组织文艺小分队、民营剧团、文艺爱好者深入美好乡村中心村进行巡回演出,同时在美好乡村中心村举办一些体育赛事,千方百计满足群众文化体育需求。每年组织当地和外地文艺团体演出900场以上;利用元宵节、国庆节等节日,每年组织大型群众文化活动25场;全年开展送文化下乡500多场,送图书下乡6000多册; “魅力宜秀”新春文艺系列活动、清明节学生扫墓、禁毒、反邪教宣传,道德模范和“文明户”等评选,提升群众综合素质,倡导文明新风。仅今年上半年,就组织送文艺、送书画作品、送春联等达25场,送文艺辅导进社区达21次,惠及群众近2万人次以上。

6、加强业务学习培训,提升文化队伍素质

宜秀区高度重视文化人才引进和培养,着力提升文化人才队伍综合素养。一是加强人员配备,壮大基层文化工作者队伍。区委先后选派专业人才到区图书馆、区文化馆任职。二是把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和人才培养纳入干部培训计划和教学体系。三是加强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四是因地制宜开展公共文化活动,努力达到示范区标准。区文化部门始终把学习放在首位,坚持每周一次学习制度,定期组织干部职工学习省、市文化工作会议精神;鼓励职工参加各项培训,上半年就派出6位业务骨干针对文化市场技术监管平台、体育指导员、文物鉴定、体育执法等专项业务进行培训,组织对全区文化系统人员进行网络宣传培训,着力提升文化人才队伍的综合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开设区文广新局网站,设立示范区创建、文化民生工程等专栏,制作文化建设宣传片,积极向各级主流新闻媒体投稿,今年省以上媒体发表反映该区文化建设内容的稿件20余篇(条)。

六安市叶集区平岗街道文明实践活动纪实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安在线
滁州获批安徽历史文化名城
日前,滁州市获省政府批复,文化厅
严防纪律处分决定“打白条”
为切实维护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文化厅
安徽两会代表、委员热议文化旅游工作
(本报驻安徽记者  郜  磊)日前,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