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建筑大学学子获2014年数学建模全国一等奖

24.12.2014  12:43

当2014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CUMCM)获奖名单揭晓的那一刻,安徽建筑大学数理学院欧剑老师心中五味杂陈,有兴奋,有欣喜,更有感动。“我指导的参赛组能在来自全国1338所高校、2万5千多个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摘取全国一等奖,我感到十分欣慰。”12月7日,记者采访了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一等奖团队,分享了他们参赛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提及这次获奖,建模组组员都谈到了数理学院。他们说:“数理学院作为数学建模竞赛的承办单位,在活动宣传、指导教师选聘、竞赛学生选拔和竞赛培训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开设《数学建模概论》公选课、开展竞赛暑期培训等,感谢他们为我们提供这一平台。

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最初参加校赛时,没有指导老师,没有找到小伙伴,一个人坐在培训班里,每每看到组好队的同学一起讨论时,是多么想放弃”。12级统计一班的杨萍回忆道。

然而,当时形单影只的她,现在已经是2014年“高教社”杯大学生数学竞赛全国一等奖获得者。从当时同学们口中的“酱油瓶”蜕变成了“白天鹅”。

每天泡图书馆,每天晚上熬夜,书不离手,为的就是能够参加一次数学建模大赛”。杨萍带着些许激动告诉记者。在指导教师欧剑眼中,杨萍是数学建模方面的“好苗子”,第一次参赛便获得最高荣誉,但能力的背后隐藏着杨萍默默付出的诸多汗水。参赛过程中,她两天两夜没有合眼,队友张坤坤告诉记者:“有一次,杨萍靠着凳子便睡着了,摔到地下时都没有醒来”。

参赛的当天,这位柔弱的小姑娘在10分钟内讲完了3500字的参赛论文并同步ppt,没有辜负团队的期望,这些点滴都深深刻在了建模组组员的脑海中,无法忘怀。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相对杨萍而言,老天没有给12级信息专业的张坤坤太多的幸运果。2013年5月第一次参赛,由于时间紧促,参赛论文都没来得急上交,但他们的建模组没有放弃,第二次参赛作品提交后,也是石沉大海,没有通过复赛。张坤坤告诉记者:“那时的我们就是有那么一股劲儿,就是想要捧着奖杯回家”。功夫不负有心人,带着这份执着,带着这份对数学建模的热忱,今年的张坤坤,终于绽放光彩,证实了自己,斩获全国一等奖。

在最后一次参赛中,队友杨萍在里边做答辩,张坤坤在门外用耳朵贴着门为她掐时间,当看到秒表是9分40秒时,张坤坤心中悬挂已久的石头终于落下来了。

参加建模大赛让我受益一生

一心向学,曾获得2013年度“十佳大学生”、安徽省数学竞赛三等奖的11级信息专业的吕振松告诉笔者:“通过参加这次大赛,让我真真切切领悟到了‘一次参赛,终身受益’这八个字的真谛”。

四年匆匆时光,马上就要面临毕业了,而参加数学建模大赛的经历对于他的考研和择业都有很大的帮助。他说:“赛事让我对专业前景一下子有了明确的认识,也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这位大四的大学长还说:“在建模组里,我找到和家一样的归属感,工作时总能带着愉快的心情。

一生执着做好一件事就够了

十二年的耕耘,十二载的风雨,在三尺讲台上,建模组的指导老师欧剑在教育事业中默默奉献了十二年。这么多年的教学历程,欧老师在对数学建模的教学方面,不断的汲取经验,由于数学建模课程面向各个专业,欧老师会因专业施教,例如电信学院的课,欧老师会偏重计算机学科方面的建模问题,而土木学院的课,则尽量结合土木领域的数据处理问题讲解数学建模。

谈及这次一等奖团队,欧老师的神情里露出少有的骄傲:“我们的参赛同学是幸运的,更是实至名归的,这个一等奖是对我们建大学生努力的回报和实力的证明”。在完成论文的进程中,有时候欧老师即使不亲自动手,也会默默关注组员们工作的进程,尽可能的给予他们帮助。

生活中,欧老师会关注信息技术的发展资讯,不断充实自己的数学知识,执着于建模团队。

采访时,数学建模协会的会长马翠华也到了现场,她一见到我们就提到数理学院院长闵杰,她告诉记者:“2014届社团招新时,闵院长曾亲自到招新帐篷前宣传数学建模。

作为数学建模安徽赛区的评委,闵杰多次给学生授课,在数理学院的网站上开辟数学建模的专栏,及时发布有关建模方面的消息。

一路走来,有辛酸,有感动,执着追梦的数学建模组付出汗水,收获殊荣,不久,他们将有机会远赴青岛领奖,收获属于他们的荣誉。

追求超越,成功会不期而至,享受过程,结果将水到成渠”。这是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官网上的一行字,始终激励着数学建模团队勇往直前。(周超群  特约通讯员:张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