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圆满完成2016年居民经济状况核对工作任务
为确保社会救助对象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扎实有序开展,切实提高社会救助对象识别精准化水平,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则退”,全市各级民政部门全力推进核对工作,圆满完成了2016年各项任务。
提前完成平台建设。在进行公开招投标等一系列工作后,市级核对平台系统已于2016年7月建成,9月份正式投入运行,提前3个月完成省民政厅下达的目标任务。区县不需单独建设核对系统,只作为市级核对系统的客户端,具体负责本区域的核对工作。
健全完善政策制度。2016年10月以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出台《黄山市社会救助家庭居民经济状况核对办法(试行)》(黄政办秘[2016]68号),对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的原则、内容、方式、途径都做了详尽规定,并明确了核对机构和相关部门的责任。这些都为民政部门查询相关部门信息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依据。
强化部门信息共享。建立由民政部门牵头、26个相关部门和单位参加的社会救助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跨部门信息共享等问题。通过与市信息中心的积极沟通协调,把核对平台数据接入到市政府重点工程“智慧黄山一站通”系统中,实现与36个部门和单位信息互联共享,通过构建跨部门、多层次、信息共享的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确保社会救助对象准确、高效、公正认定。
加强核对机制建设。市及三区四县均成立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构,实现了全覆盖,核对工作人员达18人。同时还积极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进专业社会工作者等措施,举办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操作培训等方式,努力培育和造就一支业务精通的核对工作队伍。
核对成效日益显现。近期省民政厅下发《关于2016年全省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情况的通报》,我市通过核对平台累计核对20598户次、47217人次,位居全省前列。通过核对,使救助对象的真实经济状况得到更为客观和准确的反映,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困扰社会救助家庭收入核查难的问题,并对申请救助对象形成了一定的诚信约束。
上报单位:黄山市民政局 |
信息作者:低保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