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安徽之最】美好安徽的“道德年轮”
“中国好人”推荐评议活动开展以来,安徽涌现出1335名“中国好人”,当选总数连续11年居全国第一——
平民英雄彰显道德力量
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7月31日,中央文明办发布今年7月份“中国好人榜”,我省葛红花等8人荣登榜单。 11年来,我省共1335人荣登“中国好人榜”,1335个感人故事,刻画着美好安徽的“道德年轮”。
沈浩、高思杰、张劼、叶连平……一串串闪光的名字,响彻大江南北;一幕幕动人的故事,涤荡千万心灵。他们,是社会楷模,是道德偶像;他们,唱响了催人奋进的新时代英雄赞歌,标注出江淮大地崭新的“精神海拔”。
“不管生命还有多长,我都会沿着当前的路一直走下去。和孩子们在一起,就忘记头上有多少白发了。 ”90多岁的和县乌江镇卜陈学校退休教师叶连平,秉持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退而不休,燃烧余热,矢志用知识改变乡村孩子的命运,用信念托起留守儿童的理想,鞠躬尽瘁培育时代新人,是乡村孩子最好的“引路人”。
许惠春,生前系安庆市原安庆石化总厂建安公司退休职工。他从1984年以“李记”名义捐出第一笔款开始,几乎年年匿名捐款,虽未留下真实姓名,却让“李记”这个名字传遍安庆市的大街小巷,温暖了一座城,感动了无数人。直到去世,家人在整理遗物时,才发现“李记”就是许惠春。
成风化人,明德至善。正在进行的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推选活动中,叶连平、许惠春等入选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在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表彰中,我省助人为乐类陈贤曹旭夫妇、见义勇为类罗腊英、敬业奉献类许启金共4人当选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高思杰等8人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我省全国道德模范当选数全国第一。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如一盏盏明灯,照亮了人们前行的道路。
好人成名矗立精神航标
有一些人,虽已离去,却成为历史星空最闪亮的坐标。有一种精神,穿越时空,始终是信仰殿堂通明的灯火。
面对肆虐的火魔,他奋勇当先、身负重伤,经全力抢救不幸牺牲。 1月18日,合肥消防救援支队肥东中队副班长孟鸣之的年龄永远定格在22岁。从事消防救援4年间,孟鸣之始终牢记使命,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用生命守护平安,践行了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铮铮誓言。
“我要当一颗快乐的小石子,为乡村孩子铺就一条通往幸福人生的成长之路! ”在一场“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进校园”活动中,凤台县丁集镇张巷小学教师李元芳的故事,让现场观众潸然泪下。
身患小儿麻痹症的李元芳,19年来风雨无阻,孜孜不倦地在三尺讲台上耕耘。生怕坐着上课会影响教学效果,累了就单腿“跪”在凳子上讲课。每次课后,她都要在办公室歇很长时间才能缓过来。多年来,李元芳从没有请过一次假、缺过一节课。
好人成名人,大德润人心。作为敬业奉献类“中国好人”、全省道德模范,李元芳已成为广为人知的社会名人,影响和带动了一大批人从事社会公益。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是你我身边的感动、看得见的标杆。让“好人”成为家喻户晓的社会名人、争相效仿的道德榜样和看齐对照的价值坐标,是安徽一项创举。
我省印发《关于〈安徽省推动“好人成名人”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不断深化“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启动实施“好人成名人”工程。开展“人人推”选树、“天天见”宣传、“处处敬”礼遇、“时时学”提升等行动,充分发挥身边先进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把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
以文化人绽放文明之花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江淮大地群星璀璨,一大批讴歌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的文艺作品应运而生,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描绘出当代安徽的精神图谱。
“是您给了我们第二次生命!叔叔,我想对您说一声——谢谢!叔叔,您在哪里? ”伴随着稚嫩的童声响起,舞台不再昏暗,生命之光重新点亮。
这是舞台情景剧《大爱无疆铸军魂》中的一幕。这部再现全国“最美退役军人”胡晨先进事迹的情景剧,在“2018年校园大舞台——徽风皖韵进高校”活动中多次上演,给莘莘学子以强烈的情感冲击和深刻的精神洗礼。
落地才能落实,走进才能走心。如何让身边好人和道德模范走进群众心中,真正成为人们见贤思齐的道德坐标?我省组织文艺工作者根据先进身边好人和道德模范事迹,精心创作黄梅小戏《薪火相传家国情》、坠子书《好人柳西周》、歌曲《这样的你》、情景剧《板车女孩》等一批弘扬正能量的文艺精品,通过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模范故事,让群众在艺术享受中温润心灵、启迪心智。
文明花开香满园,同心掬得满庭芳。多年来,安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精神文明建设,为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丰润道德滋养、良好文化条件。精神文明建设带来的变化和成效,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频共振”,在提升百姓获得感、幸福感的同时,也让“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蔚然成风,让文明之花在江淮大地绚丽绽放。(记者 柳文)
原标题:美好安徽的“道德年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