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后安徽省将全面普及15年基础教育
全面普及15年基础教育,补齐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短板;不赞成缩短学制,呼吁社会上不要有功利倾向,指出教育本身就是打基础;消除城镇学校“大班额”现象,首先必须做好城镇化建设规划……
昨天,省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正式开幕。作为列席人员,省教育厅厅长程艺谈起与教育有关的话题,滔滔不绝。
普及教育
2020年全面普及15年基础教育
“十二五”时期,安徽教育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十三五”期间,安徽将端出一盘更大的教育大餐——形成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到2020年,安徽将全面普及15年基础教育。
据悉,省教育厅已经制定了明确的目标,学前三年毛入学率达到85%,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2%以上。
“可以想象,所有孩子经过15年普及教育,素质就会变高。一个地方的人口素质提高了,经济社会发展自然就上去了。”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程艺说,9年义务教育已经做了很多年,比较成熟,在普及15年基础教育的过程中,其中一个短板是学前教育,“并非所有的孩子都能上幼儿园,尤其是农村的孩子。”
所以,安徽将普及学前教育的重点放在农村。“我们已经加大了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建设,把很多农村中小学富余校舍改造成幼儿园。”他说,在农村中小学里有个幼儿园是很常见的事儿,希望用这些方式来普及农村的三年学前教育。
“第二个短板是高中阶段的教育。”程艺分析,过去安徽是农民工大省,很多孩子初中学完就到外地打工,现在就要补齐高中教育这一短板。
“初中读完之后,不仅可以念高中,还可以读中等职业教育。”程艺坦言,之前中等职业教育水平质量较低,而且没有升学通道。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安徽正在抓中高职教育衔接课程体系建设改革试点,按照“学校办学有分工、学生成长有通道”的原则,构建分工明确、通道畅通的人才培养“立交桥”,“这也就意味着,今后,不经过高考也有机会上大专、上本科。”
学制
呼吁社会上不要有功利倾向
随着高考改革的推行,现行的十二年学制也常被一起讨论——现在的学制是否过长,需要进行改革吗?
在现行学制下,青少年一代要在中小学上12年学,大学本科再读4至5年,如果考上研究生还得再读3年才能就业走上工作岗位。这样一算,中学毕业生的年龄一般在18岁以上,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年龄一般在22岁以上,研究生毕业时一般都到了25岁以上。因此,有人认为学制过长,加之学校教育脱离社会实践,所以建议缩短学制。
“学制是国家法律规定的,而且也是国内外教育长期摸索的结果,逐步形成的,有一定的规律性。”在程艺看来,当前问题的关键是提高学生受教育的质量,而并非缩短学制,“质量好并非只是成绩好,而是让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程艺还特别呼吁,社会上不要有功利倾向,觉得现在社会就业难,就应该早点儿离开学校找工作,“教育本身就是打基础,甚至能够影响人的一生。”高考
“一模”没考好不必过分紧张
从2016年起,安徽省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使用全国卷。就在前不久,合肥市“一模”成绩下来,不少学生大呼跟平时成绩相差较大,没考好。
采访中,程艺也特别叮嘱,大家不必过于在意这件事儿,引起过分紧张,不要让考生产生额外的心理负担。
分析历年合肥模考,程艺告诉记者,发现了一个规律,通常“一模”、“二模”试卷会增加难度,“三模”临近高考,为鼓励学生更好地迎接考试,相对容易,“这是一种教育方式,不必引起过分紧张。”
在他看来,无论是安徽卷还是全国卷,考纲、课标都是一样的,只是出卷子的人不同而已,当初从全国卷过渡到安徽卷没有出现任何问题,这次从安徽卷过渡到全国卷也不会有问题。
大班额
消除城镇学校“大班额”
在昨天的采访中,程艺提到的另一个问题也引人关注——顺应城镇化建设趋势,确保流入城市人口子女享受平等教育,消除城镇学校“大班额”现象。
他说,当前,城镇化建设加快推进,人口大量流动,但是,学校建设没有那么快,这就导致在短期内人口涌入过多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一些班额比较偏大的现象,有些班级学生数量超过了60人,甚至达到70人。
“大班额”现象绝不是一个班级多装几个孩子的问题,而是直接关系到老百姓对教育满意不满意。在他看来,解决“大班额”问题刻不容缓。
程艺介绍,要消除大班额,首先必须做好城镇化建设规划,“一个城市能够容纳多少人口,就必须配建相应的学校,必须配套相应学生座位。”
同时,还要应对好人口流动的趋势。他说,人口流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教育应该顺应城镇化建设,抓普及。(甄立鹤杨赛君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