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坚守书写村支书奉献人生

13.06.2014  00:18

陈德领生前所用的布包,是用女儿的工作服缝制的
陈书记走了,留给家人的只有几本厚厚的工作民情日记

  2014年3月7日晚上9时,积劳成疾的安徽省宿州市萧县关庄村支部书记陈德领因肝肿瘤、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并发,医治无效溘然长逝,生命的时钟永远定格在59岁。从1972年参加工作,陈德领扎身农村40年,在重病手术后仍带着导流管深入一线、为群众排忧解难,在去世的前一天晚上他还坐在轮椅上与镇干部商谈土地复垦工作。

  得知陈德领书记逝世的消息后,整个关庄村笼罩在了浓浓的悲痛当中,村民当夜自发地来到陈德领的家里为他守灵,数百名干部群众组成了浩浩荡荡的送葬队伍,20多名外出打工的青年,不远千里,日夜兼程赶回,送别敬爱的老支书,日日都有感念陈书记扶持帮助的百姓到墓前悼念默哀,缅怀这位一心只为群众服务的好书记。

   自费租车带老人办残疾证 却不吃百姓家一口饭

  百姓的家就是陈德领的办公室,无论刮风下雨,他在为群众调解纠纷、解决困难的时候,也经常饿着肚子,都不曾在百姓家里吃过一口饭。

  采访中,百姓的真情话语如开闸的洪水,闻讯赶来的群众争先恐后的诉说着陈德领老书记为群众办的一桩桩、一件件好事、实事……

  为方便群众,每次到县里开会办事,他都提前把需要办理低保、五保、残疾、新农合、准生证等事宜的老百姓基础材料准备好,全程代理服务,再送到各家各户。

  光庄村村民李全福告诉记者,他们老两口都是残疾行动不便,是陈德领为他们办理了低保,还自掏腰包租了一辆面包车带领全村7名残疾老人到40多公里外的县城办理残疾证,回来的时候已经1点多,老人们想给陈书记买碗面吃,虽然已经饥肠辘辘,但是陈书记拒绝了,坚决不吃百姓一口饭。

  “因为我腿脚不便,陈书记是背着我上残联楼上的”,邵美荣告诉记者。

  陈德领担任村支书这么多年来,经常要到镇上开会办事,只要时间允许,他都会赶回家去吃饭,如果来不及赶回去,就在镇上吃一碗素面条。

      陈广尚跪在陈德领的墓前泪流满面,在陈广尚5岁的时候,父母都患上了重病,是陈广尚口中的书记大爷带着他的父母到处看病治疗,但是在他6岁的时候,父母去世,陈广尚也变成了孤儿,是书记大爷为他料理了后事还把他抚养成人。

  “在听到书记大爷去世的消息后,我从淮北回来了,但是我走到家附近站了半个小时,不敢进去,不相信这是真的,直到我看见书记大爷家门口站满了人,才知道这是真的,是书记大爷把我养大的,在我初中毕业后,我想早点出去赚钱就缀学了,当时书记大爷很生气并打了我,但是我知道他是为我好,想让我继续上学,但是我没有听他的,后来书记大爷还是带我去合肥学厨师,现在我在淮北工作了,我一辈子都忘不了书记大爷。”面对记者的采访数度陈广尚哽咽。

  栾寨村五保户刘义权,年近古稀,患有精神病。陈德领看到他吃的是发霉的面粉,十分内疚难过,马上买来米面送去,并积极联系送刘义权到敬老院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

  村民李建设经常与妻子吵架拌嘴,妻子一回娘家,李建设就跑到陈书记家,委托陈书记去把妻子劝回来,因为白天工作,陈德领都是晚上骑着自行车行三四公里路到女方家去,来回跑20多趟,才把女方劝回来。

   一心为民 “小能人书记”一生廉洁

  2008年,关庄行政村辖10个自然村合并而成,5700多口人。村落偏僻闭塞,经济发展滞后,群众困难问题较多。陈德领同志被选任为村党支部书记,为加快发展,脱贫致富,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他统一村委会班子思想,从关注民生,搞好服务入手,着力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以取信于民。

  在大屯镇,陈德领特别擅长做群众工作。就在老陈重病住院期间,向他诉说心事的电话也从不间断。“农村的事就怕小事拖大,大事拖炸。我多做点思想工作,尽量争取家庭矛盾不出户,邻里矛盾不出庄,社会矛盾不出村。”老陈的话体现出可贵的责任心。

  陈德领走了,留给家人的只有几本厚厚的工作民情日记,全村人的家事,无论生老病死,还是柴米油盐,都记在本上,装在心里,办不好不放下。还有一个用女儿的工作服缝制的布包,十几年都不曾更换,布包里有三个夹兜,一个大的装文件,村民待办的证件、日记本等,两个小的,一个放急救用药,一个放糖块、饼干,以备随时自救。而这个简陋的布包,却陪伴他走过了无数个春夏秋冬。

  九十年代初,那时的陈德领极具商业头脑,是村里有名经济通、小能人,投资的毛巾厂年收入达十几万元,但为了全村人的发展大计,毅然放弃了自己人人称羡的事业,在陈德领的心中,一切都是身外物,只有带领全村人民富裕起来,过上好日子,那么就算付出自己的生命都是值得的。 

      2008年,陈德领上任村支书的第一道难题,就是修路。争取到“村村通”项目资金,陈德领就一头扎进了工地里。如今,终于把水泥路通到每一个自然村。而在乡亲们眼里,老书记烟酒不沾,对村里的事大方,对自己却十分“抠门”。村里欠的修路款没钱付,他就拿出自己3万多元的住院治疗报销款支付,并动员儿女每人捐款2000元。2013年,村里开展美好乡村建设,为选到既便宜质量又好的砖头,他还亲自考察多个砖窑厂,看砖块大小、自己带秤去称砖块重量,因为他的精打细算,杨屯村住房建设成本比其他地方的住房建设成本降低了很多,群众都信任这位把老百姓实实在在装在心底的好书记。

  为了真正让农民富起来,陈德领帮助村民引进适用技术,争取贷款,购买良种。近几年来,全村流转数百亩土地发展桃树、西瓜、辣椒制种等特色农业,建成了小麦高产示范区,百亩花木苗圃基地也正在规划实施,农民的日子越来越好,但陈德领却越来越穷了,这么多年过去了,骑的依旧是那辆破旧的电动车,住的依旧是原来的老房子。

   带病坚守岗位 只为心中的美好乡村梦

   自从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出台,让关庄成为“大屯镇第一村”便成了陈德领最大的梦想,在实现梦想的路上他一心为民、不计得失,在长期超负荷工作积劳成疾罹患肝肿瘤5年来,顽强地与病魔抗争。

    美好乡村建设势必离不开拆迁。拆迁是一个大难题,很多老百姓的文化水平不高,胡搅蛮缠的人也不在少数,这就为拆迁工作加上了千斤重担。陈德领便挨家挨户去做工作,经常到老百姓家里帮忙做活,拎着营养品看望村里的老人,并积极给村民做宣传,做思想工作,在他的感召下,村民们对美好乡村建设有了深刻的共识和认同,积极配合拆除房屋,使得美好乡村建设得以顺利进行。杨屯村第一批37户住房竣工决算,工程造价远低于市场价。与此同时,徐楼新农村建设的34户,也全部落成。美好乡村已初具雏形,第二批新房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

  2009年,陈德领发现肝肿瘤住院切除后,医生嘱咐一定要好好休养,注意营养,但是陈德领依旧起早贪黑的忙村里的事,过度的积劳,让陈德领的病情更加恶化,在妻子跟女儿的不断劝说下,只好于2013年4月到上海接受手术治疗,主刀医生告诫说:手术很成功,但本该持续3个月疗程的伽马刀手术硬是在陈德领的要求之下压缩在20天内完成,医生告诫他回家之后必须静养。结果6月初刚回到家,陈德领就赶到杨屯美好乡村建设现场检查施工情况。

  2013年秋天,陈德领病情加重,最终晕倒在工作的路上,医生从他腹中抽出10公斤的水。可刚一出院,他就不顾医生和家人劝阻,带着肺部导流管到杨屯村谋划工作。村民看了都十分感动,说:“有这样的好书记,我们村的美好乡村一定能建好!”

  老陈对别人十分关心,却“冷落”了自己的亲人。有时妻子也忍不住埋怨:“家里的活你一点不干,天天在外忙个啥?”老陈总是内疚地说:“我是支部书记,全村10几个庄子,几千口人都看着我呢。事情太多,我又放不下,我对不住你,家里的活还得辛苦你了。他5个子女,三个在上海,一个在淮北市就业,只有小儿子陈明宇在家。

  大女儿陈红梅说:“我爸爸患有糖尿病,先是吃药控制,后来加重了,每天都是自己打胰岛素,所用注射针头是一次性的,他却用后密封,连续使用五、六次,直到弯得不能再用才舍得更换,每次到上海看病,我给他预约好医生,他都是头一天晚上才到,然后一治疗完都是当天就赶回去”。

  2014年初,陈德领的病情已经无法控制,却仍牵挂着行政村的各项工作,就算是推着轮椅,他也要到现场去。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陈德领就是一个优秀基层共产党员标本典范,他为群众做的那一桩桩、一件件好事实事,永远铭刻在广大群众的心里,他用自己的行动,激励着人们勇往直前,共圆美好中国梦!

皖北城际铁路网规划修改?安徽省发改委披露新进展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近日有网友在人民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