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年前我省最早提出让渔民上岸
○1966年,安徽省关于改造连家船的报告 |
这次让巢湖渔民上岸定居的措施,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上并非第一次,在安徽省档案馆内,记者找到了一份48年前主管渔业的安徽省商务厅的文件,这份文件对包括巢湖在内的“连家船”船民生存状态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船上的连家船渔民生活困难,需要上岸定居务农的建议。但这个最早让渔民上岸的建议,在提出后不久就历经了“文革”十年,最终没了下文。
上世纪六十年代 我省渔民大部分住船上
在安徽省档案馆,记者找到了一份1966年安徽省商务厅印发的“党组字第3号文件”,在这份名为《关于改造连家船渔民的报告》的文件中,商务厅对包括巢湖在内的水域内,一些在连家船上生活的渔民生活状态进行了调研,写出了渔民在船上生活的苦,并提出了改变他们生活状态的一些措施。
这是一份当年安徽省商务厅提交给安徽省省委、安徽省人民委员会的报告,报告中提到了当时我省大部分渔民都是居住在船上的连家船渔民。这份报告中提出,当时我省有渔业人民公社14个,渔业生产大队135个,渔民70160人,渔船14760只,其中连家船渔民就有48490人,占渔民总数的69%,连家船占渔船总数的84%。
当年调查显示 船民生活困难需上岸居住
这份报告中对连家船渔民的生活状态进行了调查,指出他们的生活状态并不是太好:由于新中国成立后的建闸围垦,阻挡了鱼类洄游通道,导致渔业资源大幅度下降。加上渔船设备简陋,捕鱼量降低,渔民的收入很难维持基本生活。当时,一些渔业生产队淡季依靠贷款救济过日子,巢湖岸边一渔业公社,只有31户有棉衣棉被,另一个渔业生产队成员收入每个月只有两元,大大低于当时陆地上的农业生产队。
同时,这份报告中还提到了不少连家船渔民的艰辛,提出了居住在船上的种种不利:“一些渔船年久失修,稍有风浪就有危险,全家老小住在船上不安全,而且渔民的健康状况也堪忧,有不少渔民患上了血吸虫病……此外常年居住在船上,受条件限制,渔民多半是‘罗圈腿’,服兵役也不合格。文化教育更是跟不上,文盲多,适龄儿童无法上学,生产队会计多是陆地借来的……”
因修建巢湖闸 一度渔业资源大幅减少
我省为何在1966年提出要连家船渔民上岸定居,安徽巢湖管理局农林水产处渔业专家王树荣告诉记者,1966年,让渔民上岸的这一政策,他在工作过程中曾听说过,但具体实施情况并不明了,而且这个政策有着特定的历史渊源。当时巢湖闸刚刚修建完毕,一度导致巢湖湖内渔业资源大幅度减少,加上当时的捕捞技术比较弱,渔民捕捞量很难满足基本生活,便出现了各地要求连家船渔民上岸定居的措施,但这个措施最终或因“文革”而搁浅。
在一份1966年省商务厅发布的报告中,提出了这样的一个数字:1965年渔业产量为5000万斤,相比于1957年的13500万斤,减少了63%。在安徽省档案馆内,记者见到了一份安徽省商务厅1965年10月印发的“关于瓦埠湖渔民到巢湖捕鱼问题的批复”,批复中就提到了当时的巢湖渔业资源因为修建巢湖闸而一度枯竭。
在这份安徽省商务厅回复寿县商务局的文件中,不仅可以看到当时就有不少瓦埠湖渔民前往巢湖捕鱼,而且可以看到当时巢湖的渔业状况:“近期,有不少瓦埠湖渔民前往巢湖捕鱼,巢湖是我省大型湖泊,修建巢湖闸后水产资源还未恢复,因此近几年沿湖各县渔民都停止捕捞,保护水产资源和水面秩序,防止不必要的纠纷,我们意见,请你们组织他们陆续返回瓦埠湖捕捞,并安排好他们的生产,此复。”
建议上岸渔民 半渔半农却没有后文
对于当时生活在渔船上的渔民的种种困难,省商务厅在1966年的那份发往省委的报告中,指出了各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船上渔民脱离渔船的措施,报告中大体提出了三种解决的办法措施。
第一个办法就是搞养殖、种植、捕鱼三结合,搞多种经营。第二种办法便是渔农结合,旺季捕鱼,淡季务农,或者男劳力捕鱼,女劳力务农。第三种办法便是要求连家船渔民到陆地上插队定居,以农为主,农闲捕鱼,或者利用本社范围内的水面开展养殖和种植水生植物。插队渔民需要妥善安排陆地定居、住房和生产工具,这些措施需要“在不打乱当地生产队体制的情况下,由当地农业生产队统一解决”。
虽然这份报告提出了三种方法安置连家船渔民上岸,但具体实施时“由当地农业生产队统一解决”的方式,如何统一解决,却没有记录。接下来,在这份报告提出后不久,便是“文革”十年,省档案馆的文件库中再也没有出现这项建议实施情况的报告。在“文革”结束后的1979年,安徽省商务厅的文件中才再次出现了一份“关于改造连家船渔民,让其上岸定居生活”的调查报告。但此后的文件中,还是查不到这项报告中提出的各项措施实施情况。直到21世纪之前,文件中也再也没有提出过类似的关于连家船渔民上岸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