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前上大学行囊只有衣被鞋

31.08.2014  12:20

大学时代的杨保国(左图后排左一,右图右二)。(被采访人供图)

92岁的方绩熙老人仍闲不下来,常给年轻人一些指导。

行囊只有随着时代变迁、社会发展,如今的大学校园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不是几十年前的大学生们敢想的。尽管环境不同,经历不同,但大学给给每位毕业生留下的回忆一样深刻。记者联系了“老中青”三位大学毕业生,他们分别是在上世纪40年代、70年代、90年代度过自己的大学时光。让我们聆听三段人生故事,重温三个时代的梦想、体会三个时代的烙印。

小标)40年代:

捆好书和衣被就出发了

8月19日,合肥市家家景园社区居民、92岁的方绩熙老人向新安晚报、安徽网记者讲诉了半个多世纪前他上大学时的一幕幕。

满头银发的方老精神矍铄,思路也很清晰,他回忆道,自己1945年考入当时的安徽学院皖南分院农林系,“当时各地都很乱,老百姓生活很苦,能考上大学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方老说,1945年秋季,他们三两个同学结伴一同前往去大学报到。行李不多,家里也没有干粮可带,捆好书、被褥、衣服就出发了。

“就靠两条腿走路,总共走了三天。”方老告诉记者,当时他住在宣城,学校坐落在休宁县万安镇,距离约200公里。渴了,趴在地上喝山里的清泉;饿了,沿途看到小卖铺就买点东西吃。每走10公里左右,就在路上休息一会。方老说,学校条件也很艰苦,但大家没有任何怨言,心里只想着学有所成,为国家做点事情。

毕业后,方老从事农作物种子研究。1952年,他来到合肥,就此定居。退休后,老人闲不下来,很多后辈特地从外地过来向他请教农作物方面的问题,他也乐于解惑。

小标)70年代:

50元的“奢侈品”手表

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77级大学生杨保国只要回忆起当年,内心仍按捺不住地激动。

1977年,17岁的杨保国下放到肥东梁园镇护城公社已经一年了,就在那年夏天,他和哥哥听到了恢复高考的消息。

家里的亲戚帮他们借来了文革前的课本,兄弟俩跟各自的生产队请了一个月假,没日没夜地看书,当年12月份参加完高考。1978年春节期间,好消息传来,兄弟俩双双考取了合肥工业大学,杨保国考上了农机系,哥哥考上了电机系,这在当时震惊了整个肥东县城。如今已是安徽农业机械研究所副所长的杨保国回忆道,母亲告诉他们,当时工会、妇联都来家里了,还有记者来采访,“家里考取两个都考取大学,在当时实在稀罕。”

很快就要去学校报到了,杨保国带了个很小的木头箱子,里面放满了高中的课本,脸盆和毛巾则用网兜装着,还提了个水瓶。此外,父母破天荒地为兄弟俩各买了一块合肥产的红星牌手表,一块表要50块钱,这在当时简直就是“奢侈品”。

小标)90年代:

妈妈准备了“防饿”零食

90年代的大学生找工作时依旧非常吃香,余学文清楚地记得,高中时的愿望就是如果考不上大学,一定会选择复读,继续考。不过,在1996年,他初次高考就顺利地考入了安庆师范学院。那时候家里不富裕,父母还是做一些让他影响深刻的事情,比如带他去商店买了一件白衬衫和一条西裤,“他们觉得我上大学了,得有些像样的衣服。”

而带到学校的东西都是母亲帮着准备的,因为从来没有住过校,除了衣服和被子,母亲还特意在箱子里备上了几包零食,担心儿子晚上睡觉前独自会饿,没有东西吃。“我记得有饼干,还有火腿肠。”余学文说,那些零食在当时都是好东西,不像现在并不那么随时能吃到。

因为母亲和姐姐要上班,余学文和父亲从铜陵搭上前往安庆的大巴车,在农村和城市的道路上颠颠簸簸了四五个小时,终于来到了学校。烧老虎灶、去水房打水……大学生活对于一个从没有独自生活过的18岁男生来说,是那么多彩和稀奇。十几年过去了,回想起大学生涯,余学文仍觉得,自己就是从那时开始慢慢变成熟了起来。

0

编辑:许大鹏

资讯标签: 大学行囊 行囊只有衣被鞋 大学新生报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