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禹:建成4年仍闲置,损失的是人民的财产
总投资1.88亿元的合肥版“鸟巢”,主体工程完工已经三四年了,如今仍然大门紧闭,一片荒凉,部分钢柱防护层已脱落 “鸟巢”里长出荒草。今年国庆假日期间,来自阜南县的李先生慕名前来参观,看后连称“让人心疼”,希望通过媒体呼吁,让这个闲置多年的“鸟巢”尽早发挥作用。(新华网10月18日)
根据官方的解释,合肥版“鸟巢” 正式破土动工之后一路折腾,名称从合肥国际科技创新展示馆改为合肥美术馆,又改成合肥文化馆新馆、合肥市群众文化活动中心。边施工,边设计,边改动,导致工期一再延长。开馆时间也一拖再拖,还出现了渗漏等工程质量问题。而因为施工质量问题,建成后确实曾经出现了漏水的情况。合肥市重点工程管理局责成施工单位修理完善并验收合格后,已经移交给合肥市文广新局,而合肥市文广新局目前已经将其交付给合肥市文化馆使用,用于群众文化活动。
1.88亿的巨额投资,数年的民众期待,全都淹没在合肥版“鸟巢”的一片荒草中了。笔者不禁要问:所谓合肥版“鸟巢”论证的科学性、决策的合理性到底体现在哪里?本该两年就竣工的工程,为何一拖就是四年?建设过程中为何会出现渗漏等工程质量问题,监管部门又是怎么监管的?对老百姓而言,这个巨额投资的项目,实用价值究竟有多大,闲置造成的损失又该怎么算?
1.88亿元不是一个小数目,政府支配的也是人民的财产,造成了这么大的浪费,追责问责制度是否切实有效的在发挥作用,希望有关方面不要回避,也别什么以“最快明年5月底开门迎客”之类说法来搪塞,而应痛定思痛、严厉追责,把建筑闲置背后的深层问题挖出来、晒出来、治起来,这才是真正有担当、负责任的作为。前段时间,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印发通知,要求把清理整治奢华浪费建设纳入整改范围,就是正视问题、对民负责的体现。
乱拆乱建、资源闲置,浪费不是政府的钱,而是人民的财产。所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政府部门的公共决策和工程建设,本应科学合理、切实有效,把宝贵的资金花在刀刃上。只有通过强化追责制度,严防此类浪费财政、自损公信的事件,才能倒逼干部用好手中的权力,使得民生工程能够真正的造福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