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师范学院千名小先生服务留守儿童践行核心价值观

19.09.2014  10:11

孩子们,保护环境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面对“小老师”的提问,孩子们纷纷举手,给出自己的答案:“节约用水”、“不乱扔垃圾”、“爱护大自然。”就在孩子们争相发言时,一年级学生李一涵看了看四周,犹豫了一会儿后慢慢站起身来,小声地说道:“我们可以多种小树苗。”这是李一涵第一次在这个课堂上主动回答问题,“小先生”和孩子们都鼓掌给她积极的鼓励。

这一幕生动的场景发生在安徽省合肥市海恒社区福禄园居委会未成年人活动中心里的一所“行知学堂”,给孩子们上课的正是合肥师范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们。而在安徽和全国10多个省份更多的乡村和社区,100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都被家长和孩子们亲切地称为“小先生”,他们背起行囊,走进乡村、走进社区,秉承爱心、挥洒汗水、传授知识、强化责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脚印刻进山沟沟里,把服务送到群众心窝窝里,他们的青春年华释放出最大正能量,全身心地与留守儿童打成一片,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将乡村孩子的梦想唤醒,给孩子们插上一双隐形的翅膀,让他们发现爱,懂得爱,得到爱,不经意间学会与身边的人分享爱、传递爱。

2014年暑期,合肥师范学院继续组织开展了百所“行知学堂”实践活动,共计建设学堂224个,其中以团队形式建设的学堂106个,以个人形式建设的学堂118个,在外省建设学堂34个,在本省建设学堂190个,研究生团队建设学堂2个。学堂建设地点遍布安徽省16个地市,遍及江苏、河南、山东、江西等10个省份。参与“行知学堂”实践活动的小先生近千人,指导教师236人,服务当地留守儿童近3000人。活动期间,校领导班子和相关部门负责同志暑期20余次深入所联系学院开办的学堂开展走访和慰问活动,各学院党政团负责同志均直接负责指导一个学堂保障活动质量,所踏足迹遍布华夏大地。

积极建设抓队伍,打造精良团队

2014年,合肥师范学院在2013年“行知学堂”建设基础上重点新建五类学堂:以在外省招生的学院为基础,在生源地所在省新建一批学堂。如艺术传媒学院江西籍学子分别在南昌、景德镇、吉安等地建立了5所“行知学堂”。与企业、公益组织等社会资源相结合新建一批学堂,如今年跟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合作开展的“三星梦想课堂”。以去年优秀、示范行知学堂中的实践团队为基础,在特定区域重新启动或新建一批特色学堂,并以实践团队名称命名。以2013年优秀“行知学堂”小先生、感动合师十大青年、国家奖助学金获得者、优秀团学干部等先进典型人物为基础,新建一批典型学堂,并以其个人姓名命名。以学校研究生教学科研工作为依托,试行探索建设“研究生行知学堂”。如5名文学院教育硕士创办的砀山县赵屯镇黄庄寨小学“行知学堂”。

创办在阜阳市颍州区马寨乡中心学校的“行知学堂”是今年学校百所“行知学堂”中的佼佼者。7月20日到8月10日,中心学校往年暑期校园的寂静被打破,当地一至七年级的105个孩子聚集这里,享受着合肥师范学院行知学堂志愿者“小先生”的知识甘露和心灵滋润。

曹旺旺,体育科学学院2013级学生,这个暑假一天也没闲着。7月上中旬在自己家乡办了一个行知学堂,刚结束就马不停蹄来到马寨乡办起第二个行知学堂。这个瘦高个大男孩凭着一份责任心、一种使命感和一种与他的年龄不相匹配的较强组织协调力,在临时组建的马寨乡行知学堂团队中成了5个同伴的“主心骨”、“领头羊”。

马寨乡行知学堂团队干什么,怎么干,每个成员怎么分工,面对上百个乡村孩子如何施教,能不能让社会、学校、家长放心,能不能让留守儿童真正喜欢并接受,曹旺旺和团队的志愿者同伴可是狠下了一番功夫。曹旺旺他们制作装订了《合肥师范学院马寨乡行知学堂活动手册》,厚厚的一摞,里面记录详细,学堂实践活动策划书、学生情况分析报告、学堂行政分工、开堂典礼内容、学生安全责任书、小先生信息表、小学员花名册、学堂作息时间表、学堂课程表、学堂代课分工,如此详细的一本记录可以说是一本马寨乡行知学堂社会实践大全,在小学员花名册一栏正反两页纸详细地记录着每一个孩子的名字、年龄、年级、家长姓名及联系方式、家庭住址、报名序号,共有105个孩子的信息清晰在册。

马寨乡的几位志愿者小先生说起和留守儿童相伴的日子里最难忘的印象如数家珍,康丽君通过手工折纸和音乐课一点点打开了习惯了孤独的留守儿童封闭的心扉;罗星星被农村孩子强烈的求知欲触动,被孩子们画在画上的对小先生的依恋所感动;孟雅通过一个叫蔡雨婷孩子的改变发现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和老师不经意间的话语都可以让学生获得很大的改变;曹旺旺庆幸没有放弃那个特别另类顽皮至极的孩子并最终让这个坐不住的孩子从一个字不写到认认真真完成两本暑假作业;苏文奇让孩子们领悟到学好数学不只是为了考高中考大学,更是为了开发一个人的思维和心智,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几个志愿者最深刻的共同体会就是感受到当老师的辛苦和神圣,感受到在志愿活动中人生的又一次成长。

精心设计抓载体,扎实开展活动

在坚持往年进乡村进社区、因地制宜开办行知学堂的基础上,今年创办的“行知学堂”呈现出四大特点:一是学堂建设数量上较往年有显著增加,由2013年的123个增加到2014年的224个;二是青年大学生参与“行知学堂”实践活动积极性更高,小先生人数有显著增加,由2013年的567人增加到2014年近千人。此外,研究生也积极参与到行知学堂实践活动,2014年新增研究生“行知学堂”;三是学堂建设分布地域更加广阔,2014年实现了安徽省17个地市全覆盖遍布省内60多个县区180多个乡镇,并在外省建设学堂34个,遍及10个省26个市;四是学堂活动内容有所扩展,在2013年开展的学业辅导、兴趣培养等活动之外,2014年更加注重情感教育和主题教育活动,培养留守儿童的爱心感恩意识。

根据所在地留守儿童的现实情况和实际需求,每个“行知学堂”都办出了不一样的精彩:

在滨湖新区康园社区未成年活动中心创办的行知学堂,体育科学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为孩子们组织开展了以感恩为主题的手工实践课,不仅仅帮助孩子们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兴趣爱好,更主要的是可以帮助贫困家庭的孩子打开心扉,改善性格,真正健康快乐地学习和生活。

在肥西县官亭镇官亭中学的行知学堂由计算机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创办。他们一方面针对孩子们普遍数学比较差的现象,加强了数学知识的讲授和辅导;另一方面又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给孩子们讲起了电脑知识,还介绍了一些计算机大师,拓展了孩子们的视野。

在宿州市砀山县赵屯镇黄庄寨小学的行知学堂由5名文学院教育硕士创办。他们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所学的教育理念、教学技能,结合农村留守儿童的特点,重点将课程设置围绕国学、心理教育、安全教育、书法、手工、口语交际、英语等方面,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国学方面还重点开设了《弟子规》、《千字文》、《二十四孝故事》等课程。

在界首市民族分校的行知学堂由外国语学院回族大学生志愿者们创办。在暑假期间,回族大学生志愿者们利用自身所学帮助身边的人,让所学知识服务广大少数民族同胞。学堂还与当地教育局下属陶行知研究协会合作,宣传“爱满天下,知行合一”的陶行知教育思想和合师校训精神,在传播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信念的同时,践行行知精神,受到了当地少数民族阿訇的赞扬,受到了广大少数民族学生及家长的一致好评。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们带着“行知学堂”的旗帜走出安徽回到自己的家乡——山西省阳泉县盂县马乡村和浙江省杭州市屏峰社区。经过小先生们的努力,学堂办的有声有色,成为当地百姓茶余饭后经常讨论的热门话题。艺术传媒学院的外省籍学子也积极响应学校号召,纷纷返乡开办“行知学堂”,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回报家乡。其中,江西籍学子分别在南昌、景德镇、吉安等地建立了五所“行知学堂”。

扩大影响抓塑造,传播正能量

10岁的宋自豪今年上四年级,每天由奶奶骑着电动三轮车接送,宋奶奶告诉记者“孩子在学堂学习期间有很大改变,知道帮爷爷奶奶做家务活了,还给奶奶洗脚。布置的作业能准时完成了,不会的知识还可以得到老师指点,同时还学到了一些平常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行知学堂真的很好,希望下年能再到马寨乡来。

同样10岁的马茹愿今年才上一年级,每天由爷爷骑着电动三轮车接送。马爷爷说“孩子比较笨也不爱与人接触,通过此次学习让他稍微开朗了些。同时,老师的悉心照料让他也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手工、跆拳道,他都比较喜欢,这也是平常学校里没有的课程。孩子不聪明希望老师多说多问多管教,虽然只有短短的二十天但收获真的不小,很感谢各位小老师,希望明年能再来马寨。

家长说他们很放心很安心,孩子说他们自愿上喜欢来,希望明年再办,这就是最好的群众路线教育。我们乡政府一定全力支持这项公益行动,希望这个模式走得更远。说实话,一开始我们有担心,就怕家长和孩子来了就走,就怕这些小先生拴不住这些留守儿童的心!”接受采访的马寨乡戴乡长的话中肯朴实,也是对所有为行知学堂付出努力的合师志愿者小先生的一种肯定和激励。

经过几年的积极探索和精心打造,百所“行知学堂”实践活动已经成为学校行知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和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成为学校强化实践育人的生动教材和学生学习践行行知精神的“基本作业”。一所所“行知学堂”就像一粒粒“种子”,将行知精神撒播在祖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继去年被安徽省委活动办确立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14个重大典型之一后,今年百所“行知学堂”实践活动又被安徽省文明办评选为安徽省文明单位创建优秀品牌,全省仅有4所高校获此殊荣。此外,今年百所“行知学堂”被安徽日报、中国青年网、安徽电视台、中安在线等多家媒体报道100余次,引发了较大的社会影响。

 

今后,合肥师范学院将加大力度整合资源,创新载体和内容,扎实推进学校“行知学堂”实践活动。进一步扩大横向交流。要加速学校“行知学堂”向纵深发展。通过内引外联,完善区域性推进“行知学堂”长效机制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加强学习、融合。在“行知学堂”开展过程中深入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同时,注重现代先进教育理论的吸收,使其融会贯通,从而达到复合指导的多重效果。进一步精心设计。要实现“行知学堂”的流程化、规范化、标准化操作范式,同时充分兼顾学生个体需求不同,提供学生更多展示自我个性的舞台,给学生以心灵的熏陶,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真善美”的人。

采得百花成蜜后,行知甘露润百蕊。合肥师范学院百所“行知学堂”实践活动的触角伴着幽幽盛夏的蝉唱蛙鸣在中华大地的天南地北且蔓延且纵深,以行知精神为灵魂的“行知学堂”已经成为这个夏天一道亮丽且清新的风景,演绎出许多鲜活感人的故事,“爱满天下,知行合一”的合师校训也将透过小小的学堂激发出更层叠更生动的涟漪。(特约通讯员:刁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