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食药监提醒市民谨防误食有毒野生蘑菇中毒
中安在线讯 看似颜色鲜艳可以食用,却有可能是毒蘑菇,误食后严重者可出现溶血、肝脏和肾脏损伤等严重症状。6月21日,安徽省食药监局发布关于加强有毒野生蘑菇食物中毒防控消费警示,提醒时下正是蘑菇中毒的高发季节,为了生命安全,不要随意采摘、买卖、食用野生蘑菇,以防误食毒蘑菇中毒。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近三年《全国食物中毒事件情况的通报》,有毒野生蘑菇中毒死亡人数占食物中毒死亡总数的比例最高,2015年,全国因野生蘑菇食物中毒死亡65人。
我国野生蘑菇种类繁多,据了解,毒蘑菇毒性成分复杂,中毒表现各异,主要有恶心、呕吐、流涎、流泪、精神错乱、急性贫血、黄疸、脏器损害等,严重者可死亡。食用毒蘑菇中毒症状严重,发病急,死亡率高,目前,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疗法。
时下气温回暖、湿度回升,正是菌类生长旺盛期,也是蘑菇中毒的高发季节。安徽省食药监有关专家介绍,一些野生蘑菇中的毒蘑菇与食用菇外形相似,仅靠肉眼和根据形态、气味、颜色等外貌特征是难以辨别的,不小心误食极易引起中毒。
对于鉴别野生蘑菇是否有毒,需要专业机构和人员帮助,目前没有简单易行的鉴别方法,民间流传着一些识别方法经证明并不可靠,不要轻易相信网络和一些宣传资料上鉴别有毒野生蘑菇的方法。预防毒蘑菇中毒的根本办法就是不要采食野生蘑菇,以免发生意外,危害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
安徽省食药监局提醒,有食用野生蘑菇习惯的消费者,不要轻信民间或网传的一些没有科学依据的毒蘑菇鉴别方法,不采食野生蘑菇或来源不明的蘑菇,也不要购买个人采摘售卖的蘑菇。对于市场上售卖的野生蘑菇,也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千万不要轻易食用。食品经营者严禁使用野生蘑菇作为食品原料;对可食用的蘑菇要严格挑选,避免有毒有害物质混入其中。
消费者食用蘑菇后如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中毒症状,应立即采取刺激催吐等措施,并尽快到医疗机构救治,保留好毒蘑菇样品以供医生救治参考。(记者 檀美玲)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檀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