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属国企活力彰显效益稳增
新闻摘要
量在扩张,质在提升。今年以来,我市市属国有企业创新体制、机制,着眼提高国有资本运营质量,促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凸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10月21日从市国资委了解到,1~9月,市属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39.07亿元,同比增长6.8%;实现经营性利润总额22.77亿元,同比增长5.41%。净资产突破1400亿元大关。
有作为 扩量提质增效
市属国有企业外拓市场,内抓管理,发展活力彰显,营业收入稳步增长,利润总额稳中有升。在企业效益稳定提升的同时,市属国有企业的资产规模也进一步扩大,社会贡献率进一步提高。据市国资委统计,截至9月底,委属企业资产总额3569.55亿元,净资产1402.92亿元,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8%、11%。1~9月份,市属国有企业上交税费总额19.3亿元,同比增长11.88%,较上半年提高5.18个百分点。其中合肥百货、合肥三洋、合肥城建、科农行、城改集团等5户生产经营性企业上交税费已过亿元。
有担当 拓宽融资空间
在大批项目建设急需资金的情况下,我市国有企业发挥主体作用,积极拓宽各类融资平台,为重点项目建设顺利实施提供资金保障。我市建投集团、国资公司、滨投公司、工投公司、兴泰控股通过发行企业债、银行贷款、中期票据等方式累计融资217.58亿元。在此基础上,建投集团、政投公司、滨投公司累计为我市大建设提供141.74亿元资金支持,资金保障率100%。
为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工投公司还不断完善中小微企业扶持体系建设,累计为116户小微企业发放全部委贷资金5亿元;兴泰控股累计为地方中小微企业及居民个人提供融资支持137亿元;国资公司根植“草根金融”,累计为623家中小微企业提供了58.65亿元的融资支持。
增活力 着力先行先试
把握市场化的改革方向,我市国有企业在深化改革中退而有序,朝着体制、机制创新的先行先试大步迈进,激发了自身发展活力。日前,我市出台了《深化我市国资国企改革的若干意见》,标志着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正式开局。
从市国资委采访了解到,“十一五”以来,我市累计完成279家企业改革,涉及总资产242.96亿元,净资产74.65亿元,完成5.45万名国有企业职工身份置换工作;实现国有产权转让项目60个,转让金额总计68.71亿元;完成了356片企业生活区移交所在地政府,实行社会化管理。基本实现了竞争性领域的“国退民进”,完成了国有企业改革攻坚任务。
随着我市国有企业资产的不断整合优化,赢利能力的快速提升,国有资产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市国有经济发展已逐步进入良性轨道。截至今年9月,22户市国资委重点监管企业资产总额、净资产总额分别是2007年国资委成立之初的4.69倍、6.66倍。国有企业经过改革,活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国有经济在我市国民经济中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国有企业的战略性重组加速了国有资本“有进有退”步伐,在做大工业经济总量、引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壮大主导产业以及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引导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