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需要更多名家“屈尊”为孩子写书
11.10.2014 13:08
本文来源: 新闻出版局
更为可贵的是,不少出版机构和图书策划人,也开始注意到如何寻找并挖掘那些愿意并“屈尊”为孩子写书或编书的名家,以期从另一个角度进一步扩大自己作者资源的广度和宽度。
那些名家和那些异曲同工的“礼物”
何谓“屈尊”?圣者曰:“屈尊者,屈己之尊,降接卑贱也”。此种屈尊就卑的意思,是指降低尊贵的身份以就低下的礼仪,或者说是委屈自己,去屈就比自己低下的职位或人。
事实上,借“众筹”这个时髦词来给《给孩子的诗》贴标签,称其是一本“众筹”而来的诗集显然并不为过。虽说其封面和版权页上都写着“北岛选编”,但北岛更像是这本诗集的“众筹发起人”。当然,与商业领域里“筹人、筹智、筹道、筹钱、筹未来”等涉及广泛的“众人拾柴火焰高”的众筹模式略显不同,北岛充当的角色则是“筹诗”(联络诗人和译者)和“选诗”(版本查证、核对译文、版式及错误的修正),并着力从音乐性、可读性和经典性这三个标准来凸显选编者“别具手眼的诗学理念与美学目光”。
换言之,由101首诗(外文诗70首、中文诗31首)组成的《给孩子的诗》,更像是一本集结京港出版策划机构(活字文化编辑部、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编辑部和中信出版社编辑部)、各地诗人(大陆及港台华语诗人30位和外国诗人56位)、译者(51位)及版权持有人——他们“试着像孩子一样感受一切”,共同“众筹”给孩子们的一份“礼物”。
提到选编《给孩子的诗》的初衷,起因是3年前,北岛的儿子兜兜刚上小学一年级,被选入普通话朗诵组,准备参加香港学校朗诵节比赛,带回来的诗歌《假如我是粉笔》,让诗人老爸北岛把鼻子气歪了。北岛觉得这类普通话教材不仅滥竽充数,反过来还会伤害孩子们的想象空间……从那时开始,他开始着手“众筹”,花了两三年工夫,最终编选成了这本诗集,“作为献给兜兜和所有孩子们的礼物,以孩子天生的直觉和悟性,开启他们的诗歌之门,越年轻越好……”北岛此举,无疑与作家叶开编写《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江苏文艺出版社2014年3月版)“相映成趣”,有异曲同工之妙。
追溯中外出版史不难发现,类似诗人北岛这样肯“屈尊”为孩子写书或编书的名家其实并不在少数:写《战争与和平》的列夫·托尔斯泰一直对儿童教育和儿童文学感兴趣,除了自办学校以外,还写了一系列简易的“字母书”,创作的《列夫·托尔斯泰启蒙读本》(海峡文艺出版社2005年3月版)深受孩子们喜欢。儿童绘本《擅长装扮的老猫经》是从诗人T.S.艾略特写给儿孙的信中搜集编订而成的。詹姆斯·乔伊斯给外孙史蒂芬写的一封信也成了绘本《猫和魔鬼》的创作源头。国内知名出版家钟叔河的《念楼学短》(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8月版)5本一套,同样是钟先生的“课孙书”,出版后成为不少家长课补充教材,也成了孩子们亲近古典文学的一个最佳捷径,短而有趣。
送给下一代浓浓的爱和脉脉叮咛
刚刚入选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4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推展·第叁季”(教育类)的《成长,请带上这封信》(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6月版)也可以看作是国内众多名家“屈尊”孩子写书(写信)的一个经典例子。
《成长,请带上这封信》主要集中了于丹、毕飞宇、陈志武、池莉、冯唐、韩寒、虹影、刘慈欣、魏德圣、白岩松等30位作家、学者、电影人、媒体人写下的亲子家书——他们细数着孩子或下一代成长中的酣畅与迷茫,也期待着孩子们或下一代能“遵从内心,成为最好的自己”。每一封信,都饱含睿智与爱,不仅是送给孩子或是下一代浓浓的爱和脉脉叮咛,更是一颗颗坦荡炽热的心走过遥遥岁月的回响。
在功利主义和争当“人中龙凤”盛行的时代,尤其是需要懂得,对孩子或对下一代的教育,既不是刻板的背书,也不是严厉的管束,而应该是一点一滴的相处。所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或许是为人父母的最大快乐和幸福。曾因在央视《百家讲坛》栏目开讲《于丹〈论语〉心得》(中华书局2006年11月版)得到广泛好评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在《成长,请带上这封信》里写给女儿题为《60分公民》的信中提到:优秀与及格,她更愿意选择及格。世俗标准下,优秀往往伴随着牺牲自我和加倍艰辛,而达到及格却代表了拥有发掘更多精彩的可能性。作为母亲,她只希望女儿方方面面合格——“我不会太关注你有几个90分。如果你都在60分以上,那你已经是一个好公民了,你已经能够对自己负责。90分是人生命里的锦上添花,但60分是人生命里的雪中送炭。”
知名心理学专家兼江苏卫视《非诚勿扰》节目嘉宾主持的黄菡,她的女儿出生于1997年。在《当你在长大面前踟蹰徘徊》的信里,面对在2014年即将18岁的女儿,黄菡的舐犊情深,除了怜爱疼惜,更多是让女儿清醒地活在当下:“身为女婴,你出生时要割断依赖于我的生物脐带;身为成人,你18岁时要割断依赖于父母的心理脐带;生为女人,你始终别忘了割断依赖于男人的文化脐带……”由此,她为女儿构建出一幅当今女性实况图,只想让女儿懂得,身为女性,有些原则需要坚守,有些壁垒仍待打破。
除此之外,不少名人宝贵的人生智慧分享也能成为孩子们乃至许多年轻人的“励志宝典”:畅销小说家李承鹏,为儿子简练地勾勒出这个世界的底线与原则;色彩性格创始人乐嘉,为15岁的女儿详细解释了在这个年龄所必经的人生处境;“商界才子”冯唐,写给外甥的信列出了一个男人的处世标准;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对“勤奋”二字的意义,提出了自己的新解;知名教育学家朱永新,以自己的经历阐述了理想之于人生的意义。
当然,将《成长,请带上这封信》与意大利传奇女记者奥里亚娜·法拉奇撰写的《给一个未出生孩子的信》(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3月版)对比着阅读,会别有一番风趣。
“赚钱的”与“优秀的”作家不能画等号
长期以来,图书市场上畅销的童书往往是专业儿童文学作家创作的,当当网和博库书城也以这些书系作为重磅推荐给家长。如今,名家们因爱孩子而开始关注阅读品质,亲力亲为编写童书,打破被专业儿童文学作家“垄断”的市场。有识之士呼吁:“真正好的童书,一定倾注了作者的赤子之心,这样的书,有作家对孩子的爱和责任,而不是借此在童书市场上捞金。”
在国内,近年儿童作家最引人瞩目的新闻无疑是经常出现在“作家富豪排行榜”的榜单上。2013的作家富豪版前5名内有3名被儿童作家包揽:第3名是写《皮皮鲁和鲁西西》(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1989年3月版)的童话作家郑渊洁,第4名是写《查理九世》(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11年1月版)的国内冒险奇幻“80后”新锐作家雷欧幻像,第5名是杨红樱。排名第7的沈石溪的“动物小说”也是以儿童为阅读对象。
对此,知名评论家杨青撰文指出:“儿童市场的庞大和无限商机是毋庸置疑的,但‘赚钱的’儿童文学作家与‘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之间并不能简单地画上等号。国内的各行各业的大家肯‘屈尊’为孩子们写书的少而又少。”
曾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曾总结:小学没有办好,怎能有好中学?中学没有办好,怎能有好大学?反之,若没有好大学,中学师资哪里来?没有好中学,小学师资哪里来?合起来,就是自小学到大学,均需要重视,均需要整顿。通过类比,杨青进一步指出,儿童文学也是同样的道理,没有优秀图书滋养过的孩子长大怎么有可能成为优秀作家?反过来也一样,没有好的作家又怎么能给儿童提供优质精神食粮?“现在出版繁荣,但真正给孩子出版的优质的好书还是太少,尤其是名家出手的优秀读物。有的童书出版社(图书策划公司)的编辑或图书策划人甚至不肯把自己编辑或策划的图书带回家给孩子看。”
从这个意义上说,出版传媒领域确实需要更多的名家,继续“屈尊”为孩子写书或编书,以便让国内儿童图书的出版和阅读更为繁荣和多元。
本文来源: 新闻出版局
11.10.2014 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