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扫描:铁画闯市场 要迈几道坎
日前,芜湖工艺美术厂以3200万元进行二次挂牌转让,经历60年风雨的铁画厂即将走完最后的旅程——
作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芜湖铁画距今已有350多年历史。它借鉴国画章法布局以及雕塑、剪纸等工艺特点,经冶、锻、钻、锉等技巧锻铁成画,兼具国画神韵与雕塑的立体美,堪称中华传统工艺美术之瑰宝。然而,近年来受礼品市场不景气、行业规模小和从业人员青黄不接等因素影响,传统铁画遭遇夹缝中生存的尴尬。近日,记者采访了行业从业人员及相关负责人,探寻芜湖铁画未来路在何方。
高端市场萎缩 行业面临转型阵痛
“过去,这里停满了车,前来参观、购买铁画的人络绎不绝,没想到现在这般冷清。”近日,记者来到当代铁画发源地的芜湖工艺美术厂,在二楼生产车间,71岁的匠人汤传松依然坚守在厂里。
记者走进工厂办公大楼,整幢楼房冷冷清清,偶尔有一些老工人进出。在走廊两侧的墙上,悬挂着各个时期社会名流到厂里参观的老照片。 “1985年,我们厂锻制的铁画产品被评为省优质产品,出口海外。”回忆往昔,副厂长、高级工艺美术师李爱平有些激动,“也许破产才能让铁画迎来新的机遇。 ”
“之前,铁画主要作为礼品,市场不大,这一两年高端礼品市场萎缩,原本一些受青睐的‘高大上’铁画现在鲜有人问津。 ”曾供职于芜湖工艺美术厂的高文清在工厂改制后,自己做起了铁画生意,如今他的公司已成为研发、手工制作和营销铁画的实力型企业。 “目前公司有20多人,在省城也开了分店,2013年之前平均每年产值在300万元以上,而去年只有100多万元。 ”
高文清告诉记者,铁画曾长期定位于高端艺术品市场,没有大规模走向民间生产,原因在于业内人士担心产生劣币驱逐良币效应,当严守传统技法却因价格不占优势,反而处于市场劣势时,铁画锻制工艺很容易被模具化,甚至直接被替代,这对“非遗”传承将是灾难。“在传承工艺的同时,我们意识到不能囿于过去经验,公司正积极研发、制作文房四宝、家居和旅游纪念品系列主题的铁画,从市场夹缝中闯出一条路来。 ”
“市场风向转变,对手工艺品创作形成倒逼压力,作品既要保持传统工艺与艺术风格,还要求创新,与现代设计相结合,使作品融入现代人的生活。”安徽工程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黄凯认为,目前铁画处在转型“阵痛期”,寻找到年轻人审美观念与传统工艺之间的巧妙平衡点,将成为传统铁画闯市场的关键。
人员青黄不接 传统工艺存在失传危机
据最新的《中国传统手工技艺市场现状调查报告》,当下传统手工艺人普遍面临着收入低下、后继无人等现实困境。
数据显示,传统手工从业者中,近七成年收入在2万元以下,55%的手工从业者年龄在50岁以上,超八成从事手工年限超过20年,约六成从业者尚未找到继承人,近七成受访者对传统手工的学习意愿不高。
芜湖市镜湖区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和发展促进会近期开展的调查数据显示,含工艺品销售在内,近5年来,铁画行业年总产值约在1500万元至2000万元之间,但去年以来产值呈断崖式下降,主要销售产品是普通铁画、镀金画等,具有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的精品艺术铁画销售占比较小。目前,铁画从业人员约200余人,行业规模较小,50%以上从业者是原工艺美术厂职工;经营模式为公司加作坊,包括相关生产配套企业在内,大大小小约16家。
从事铁画锻制28年的尹福泉,如今已是高级工艺美术师和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他参与制作的大型双面立体透雕式铁画《铁打丹青》是有史以来体积最大、艺术元素最多、制作工艺最复杂的一幅宏伟巨作,曾参加第11届全国美术大展。
“像我这样的一年收入都不到10万元,工艺美术厂倒闭后,继续接单位或私人订单,收入不稳定,大部分从事锻制的工匠月薪不过2000多元。 ”尹福泉告诉记者,成熟的铁画锻制技艺起码需静心磨炼5至10年,心浮气躁可不成。现在,坚持做铁画的手艺人年龄最小的40岁,最大84岁,鲜有年轻人愿做这种体力活,吃苦不说,收入连养家糊口都困难,哪有心思琢磨传统工艺。
“家传方式越来越少,一些艺人子女不愿从事父母的老行当,从业人员青黄不接,传统工艺存在断代失传的危机。 ”芜湖市铁画研究会副会长沈涛表示,家族传承式的技艺传授已很难适应时代要求,应通过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手段,培养传统手工艺新生代接班人。
多方通力合作 整合资源市场待复兴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保护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仅靠匠人单枪匹马,还需政府、企业、研究会和高等院校等多方通力合作,方能让铁画市场“振翅”复兴。
2011年6月,我国颁布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明确要求县级以上政府应将“非遗”保护、保存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应将其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对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单位应予以扶持,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同年,我省也相应出台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和发展办法,要求对制作经济效益不高、艺术价值高且面临失传的传统工艺美术品种的生产企业,县级以上政府应采取必要措施,给予扶持和帮助。
“作为国家‘非遗’的铁画业显然处于小而散的经营规模,却基本没有享受到应有的扶持和税收优惠。”沈涛表示,由于铁画制作大头是人工成本,材料主要包括铁丝、铁皮、木框、纸盒等,基本没有17%的进项税抵扣,加上企业利润本身很低,有些销售的产品毛利润还不到10%。因此,若要鼓励铁画做大做强,亟须落实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促进“非遗”产业发展。
传统工艺传承,职业教育不应缺位。 2014年11月,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将徽文化和民族文化教育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 “目前,芜湖市已公布2015年中等职业学校新设专业目录,包括铁画专业,由芜湖高级职业技术学校开办,今年秋季开始招生。 ”芜湖市教育局负责人表示,这是该市公办职业学校首次参与传统工艺传承和保护的人才培养,相信不出几年,传统铁画的设计制作将有专业“科班”人才。
“有创新、有人才、有政府支持,铁画走进千家万户,在市场上‘振翅’起飞指日可待。 ”采访中,高文清对铁画行业的未来充满信心。(记者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