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市在提升救助管理水平中更好地履职尽责

05.12.2014  18:17

      2014年11月27日,马鞍山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民政局负责人一行深入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调研指导工作。市救助站负责人围绕救助实施情况,资金使用情况,开展专项行动,救助管理规范推进,未成年人社会保护等,总结了2014年工作,提出了2015年工作思路。据介绍,截止2014年11月底,马鞍山市救助站救助2591人次,其中男性2238人次,女性353人次,未成年人16人次,护送返乡81人。目前在定点医疗机构接受医疗救治34人,在定点养护机构接受临时寄养31人,已支出救助资金约460万元。一年多来,救助站围绕完善设施设备,营造良好环境;健全工作机制,规范工作管理;提升人员素质,强化服务意识三方面成功申报国家二级救助站,成功获批全国第二批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地区。
      在听取汇报中,调研组负责人就困难群众救急难发现机制的进一步落实,拟定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与处置,护送返乡工作路途人员辛苦,救助资金的合理使用等具体问题,与救助站同志进行了深入中肯的交流与探讨。救助站负责人也坦言,过去对流浪乞讨救助工作定位,不要求出成绩,只要求不出问题。现在救助形势有五个新变化,一是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二是领导越来越重视,三是工作责任越来越大,四是事情越来越多,五是工作人员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救助工作既不能出安全问题,更要出亮点出成绩,不负社会期望、党和政府重视和支持。推动工作上台阶,需要更积极的态度,更大的责任心,更好的工作手段,更有力的工作新举措。
      调研组在实地查看、听取汇报后,充分肯定了救助站的工作成效。调研负责人说,这次调研,也是对流浪乞讨救助提高认识,增进感情的过程。救助安全要求高,工作过程脏累,大家也要做好自我安全防范。给予救助站同志特岗津贴待遇,在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关心下,顺利解决。其他工作的困难,能解决的要帮助解决。围绕新形势下更好履行职责,调研组负责人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在提升中拓展。工作管理水平提升是纵向,工作职责范围拓展是横向。首先是要提升管理水平和工作能力,然后再去拓展工作新领域。拓展新工作,要考虑成熟了再去做,要做就要做好。二是在完善中创新。救助站承担主动救助与发现,临时生活救助,未成年人社会保护,都是新任务新工作,工作的面铺开了,领导要求与社会期望也很高,过去一些低水平的履职要求,要顺应工作内容的变化,不断丰富和完善。要在完善制度,规范管理中,做好工作的创新与突破。创新是在与实际可能、实际需要相适应基础上,因势利导,勇立潮头。三是在履职中确保安全。流浪乞讨救助是大社会救助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救助的托底保障,就是织牢困难群众生活、生命保障的最后一道安全网。国务院《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法规政策的出台,使救助工作对困难群众的安全保障,不仅仅是行政责任,更上升为法律上的尽职履责。要确实加强流浪乞讨救助工作,织牢安全网。  (马鞍山市救助管理站  申贵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