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包河区积极打造“五味”普法特色
29.01.2015 19:50
本文来源: 司法厅
近年来,合肥市包河区积极探索多层次、多方位的“五味”普法模式,取得了明显的普法效果,并形成了包河普法特色,广为群众和社会接受。
一是针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实施“硬性普法”。将法律知识学习和考试列入机关单位学习考试规定动作,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将法治宣传和法治建设纳入区政府目标管理考核,使普法“软任务”变成“硬指标”。
二是针对青少年群体中实施“趣味普法”。积极开展包河版黑猫警长、动漫“普法小先锋”巧说法、法治童谣进校园、“模拟法庭”形象学法、“关爱明天,普法先行”等系列普法活动,寓法于乐,让青少年在快乐中受教育,在快乐中明事理。
三是针对新市民群体实施“按需普法”。本着“缺什么补什么,需什么普什么”的原则,编印包河“皮毛法”Ⅰ—Ⅳ篇(总篇、妇女儿童权益篇、新市民篇、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篇),免费发给辖区新市民。通过巡回法庭公开审理案件、市民旁听庭审、矛盾纠纷化解、法律援助等多种形式,以案释法,以法析理,纾解矛盾,解决问题,促进社区和谐。
四是抓法治文化建设“以文普法”。用法治文化建设来化普法为无形,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以法治文化“四入行动”为目标,以“一街一品一特色”为着力点,以目标管理和以奖代补为抓手,全力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目前全区已建成法治广场(长廊、橱窗、基地)15处和在建1处,在街镇层面实现全覆盖,在居村层面实现固定法治宣传栏(橱窗)全覆盖。
五是运用新媒体“创新普法”。积极运用微博、微信、手机短信、QQ群、普法网站等新媒体,不断扩大工作覆盖面。同时精心设计制作了普法扇、法治宣传袋、法治年画等法治宣传品免费发放,深受市民喜爱。(合肥市包河区司法局)
附件:本文来源: 司法厅
29.01.2015 1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