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程大学注重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协同发展
近年来,安徽工程大学围绕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与和谐兴校的办学理念,紧密结合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质量工程为抓手,以管理制度建设与执行为保障,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和课程建设,强化质量意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协同发展。
精心培育,转变学生学习观念
安徽工程大学不断强化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加强专业技术应用、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锻炼,注重学生从事生产、设计、科研及管理工作等实际能力培养,构建了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自学校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来,不断优化培养方案,加大基础课程的改革力度,通过相关课程内容的整合,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和创新能力协同发展。该校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打破常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强化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了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
近年来,该校学生通过大学生数学建模、文化艺术节、科技节、“挑战杯”以及工程训练综合能力大赛、专利发明创造大赛、体育竞技等学科与技能竞赛以及课外学术文化科技活动,在国家级、省级各类竞赛中屡创佳绩,这些竞赛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也进一步开阔了学生的学习视野。
齐抓共管,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安徽工程大学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多次召开教育教学改革专题会议,积极谋划教育教学改革思路,做好顶层设计,各职能部门重点参与、各学院相互配合,全校上下形成了良好的校园氛围。各职能部门、各学院加强相互协作,从培养方案的优化、基础课程体系的调整以及教学管理制度的建立等方面,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搭建学生创新创业的平台。目前,该校共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39项。各学院从自身出发,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加大基础课程的改革力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通过加强学风建设,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增强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
积极谋划,强化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
安徽工程大学以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导向,积极构建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该校以基础教育实践、专业教育实践、综合教育实践为主线,以实验、实习、实训为主要实践内容,以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社会实践、学科竞赛等多种实践形式,为各学科、各专业方向的学生提供实践平台,使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近年来,安徽工程大学不断增加设备资金投入,逐步改善实验教学条件,提升实验室建设水平;不断整合校内实验室资源,优化实验室布局,改革和更新实验教学内容,把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作为实验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该校不断加强校内外工程训练实习基地建设,完善设备配套,满足实习和实训的需要;积极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合作,在稳定已有实习基地的基础上,积极开辟和拓展新的实习基地。日前,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建设项目“安徽工程大学-安徽鑫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已挂牌运行,继续落实与奇瑞公司的“战略合作协议”。该校依托校内外实习基地,在现场进行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和其他实践创新活动,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在实习基地得到应用和实践,形成教育实习基地、专业实习基地和校内实训基地相互补充、同步发展的格局。
安徽工程大学不断规范毕业论文管理,强调选题的重要性,增加实践设计课题数量,扩大真题真做比例,减少理论研究课题的数量,其中,工科类毕业设计中论文型课题数量不超过毕业设计课题总数量的15%。该校还通过在企业设立“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让学生在企业“真刀真枪“地开展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努力培养学生在选题、调查研究、数据处理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深度融合,打造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优质平台
安徽工程大学积极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体制和培养模式综合改革,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型发展战略性产业需求,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联合培养机制,进一步加强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通过建立“双赢式”校企合作机制,发挥了学校和企业各自优势,资源共享,在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企业科技进步、设备资源利用等方面,以校企双赢为出发点,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重点,以互利合作的方式进行,构建协同合作培养机制。
多年来,安徽工程大学与很多优势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校企双方共建了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并联合申报了多项省级以上合作项目,通过校企合作载体,为该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打造了优质平台。(孙德茹 特约通讯员:徐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