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县域经济进入电商时代
通过发展电子商务,如何更好地提高县域经济的竞争力,是嵊州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嵊州,地处长三角经济区,北靠杭州,东邻宁波,是全国第一批沿海经济开放县市。这座建城2100多年的古城如今是闻名中外的越剧之乡、领带之乡、茶叶之乡、围棋之乡、竹编之乡、根艺之乡。改革开放以来,依托经济大潮“先发”的嵊州,逐渐形成了块状特色鲜明的领带服装、机械电机、电器厨具三大主导产业。也因此嵊州人深深体会到“先发”的优势和必要。就在转型升级大幕拉开之际,他们思考起了带动产业发展的新平台。
早在2009年嵊州市政府与阿里巴巴合作,实施了集群产业电子商务三年行动计划,全市有2885家企业加入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平台,为嵊州企业开拓电子商务市场、开展网上销售奠定了基础,也为全市电子商务工作积累了经验,打下了基础。而这项举措距离2013年省委、省政府提出实施“电商换市”工程,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已经提前整整四年。
尝到“初恋甜头”的嵊州,更加坚定了进一步深化发展电子商务的信心和决心。顺势而为,他们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组建浙东电子商务产业园,成立电子商务行业协会,嵊州市也被列入首轮“浙江省电子商务进万村”试点市县,全年共完成了150个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点的建设。
2014年,嵊州市继续立足优势,抓住机遇,出台了更为科学完善的电子商务扶持政策,同时作为浙江省“电商换市创新样本”县市,他们也将在农村电商、跨境电商、集聚电商等领域不断创新探索,迎来又一轮电子商务的“春天”。
政府推动+示范引领:万村电商的“嵊州模式”
走进长乐镇寺西苑村石井自然村,恰巧碰到了78岁的沈奶奶刚缴完水电费,高兴地从合作社里走出来。“现在缴水电费再也不用到镇上排队,买日常用品还能送货上门,太方便了。”沈奶奶喜不自禁。原来,电子商务进万村工程在该村合作社设了创建点,一些便民服务、网络代购都可找创建点的工作人员在电脑上操作,极大地方便了村民。
人口更多,地域分布更广,消费需求更为多样的农村电子商务市场,曾一度成为被人遗忘的角落。但嵊州的农村电子商务市场却在静悄悄地孕育发展着,这主要来自于政府的不懈推动。嵊州市紧紧抓住浙江省电子商务进万村试点县市机遇期,要求各乡镇(街道)、相关部门和单位要从促发展、惠民生的高度充分认识“电子商务进万村工程”的重要性,加大宣传力度,加强领导力量,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推进,并将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点建设纳入当年度乡镇电子商务工作考核。
2013年起,长乐镇,农民、电商和政府三方合力探索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新路,并创造了电子商务进村的长乐模式。
最近几年,类似堆积如山的橘子卖不出去这样的“丰收的烦恼”新闻时有报道,如何将“小农户与大市场”连接起来,一个重要的渠道就是发展农村电子商务。长乐镇副镇长俞波说,对于农民来说,“丰收了却卖不出去”与“受灾了颗粒无收”一样令人苦恼。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长乐镇这几年想开拓网络销售的农民并不少。
长乐镇将试点瞄准了3个地方:广布农村的放心店、专业合作社以及企业。首先,在放心店内布局代购网点,通过安装电脑和宽带,并培训其学会网上销售。其次,专业合作社直接将产品上架到同城易购来销售,一切技术问题不用操心,会有专业人员跟进。然后,镇里的一些企业也在积极加入。嵊州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说,将统一政府采购,为农村放心店添置电脑和宽带,同时,还将定期组织相关人员的免费培训。现在这个模式已经在全市逐渐推广。
与此同时,一家嵊州本地的电商——同城易购走入了商务部门的视野。2011年底上线的同城易购,短短一年间销售额超过了1000万元,并成为浙江省的重点电子商务企业。“公司走出嵊州,迈出浙江,已与金华永康、宁波余姚、衢州江山等地签订好开设同城易购的合作意向;已与江西赣州市政府签订好合同,开设当地的同城易购。”公司董事长张国栋说,着眼于县市一级的电商新“蓝海”,打造本地化的便民和购物平台,这是他获得成功的原因。
农村电商不仅解决了农业和农村生活对电子商务的强烈需求,同时随着其迅速的发展也激发了整个农村的生机和活力:为解决快递“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嵊州长运集团主动加入,通过班车资源的合理利用解决了村里“寄东西”和“收东西”难的问题,这一农村物流的发展也成为了客运公司一大业绩增长点;另一方面,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也给懂网络的年轻人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吸引了他们回家创业,曾经一度“空心化”的农村将变得富有活力。如今在嵊州农村年轻人回乡创业的案例越来越多,成为了农民就地城镇化的一个方向。
“接下去,我们将在完善原有150个村级服务点的基础上,再建设30至50个服务点,突破现有服务点局限于网络代购的功能,将村级电子商务点打造成为集网络代购、网络外销、物流快递、金融服务等类型多样、功能齐全的升级版农村电子商务体系,力争打造电子商务进万村‘嵊州模式’。”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跨境电商+集聚电商:行业发展的至高领地
走进浙东电子商务产业园的办公区,淘宝旺旺“叮咚”作响,奏起了嵊州电商经济发展的交响曲。浙东电子商务产业园运行有限公司董事长袁小平介绍说:“嵊州市工业行业特色鲜明,为发展集群电商奠定了基础,而电商平台引导企业主从原来的单纯做生产转向做研发、做市场,从而寻找到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正如袁小平所言,电子商务增强了产业发展活力和竞争力,成为推动嵊州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平台。
2013年初,省委、省政府将“电商换市”作为浙江省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和举措之一的消息一经传来,嵊州立马闻“机”起舞。去年,市政府专门出台了《2013年度嵊州市电子商务扶持办法》,加大了资金扶持力度,安排500万元资金对电子商务项目建设、平台建设等进行专项扶持补助。去年11月18日,天乐、帅丰和丹鲁依3家龙头企业联合创办了注册资金3000万元的“浙东电子商务产业园”。
目前,产业园已拥有自己的专业操作团队,配备产品设计、品牌推广、美工、运营、客服、物流配送等从业人员70多人,入园企业达35家,2013年就实现销售3亿元。“2014年,将争取更多的企业入驻,特别是引进本市各大行业龙头企业,不断提高产业园影响力,同时在继续完善产业园区建设的情况下,我们将筹建电商总部大楼,高度整合全市电子商务资源,集电子商务服务、销售、会务、培训、物流、金融等功能于一体。”
“电子商务成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企业辐射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力量。”袁小平说,在做好境内电子商务的同时,产业园也正在鼓励企业积极探索开辟境外市场。
走访中我们发现,嵊州市恒丰工艺品有限公司正在运行b2c跨境电商销售新模式,这种模式打破了生产场地、发货场地的限制,利用自有品牌概念,使得生产厂家能够直接面对国外消费者,同时建立海外仓储和海外服务团队,优化操作过程。目前,该企业在b2c跨境电商模式的销售额同比增长50%。“现在,我们正在准备把国内优势产品推广到国外,相信跨境电商的模式将越做越好。”该公司总经理操叶安说。
几年前,受购买渠道局限的影响,进口商品对多数消费者来说,还是一件挺遥远的事,但近年来,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拉近了国人与世界的距离。与此同时,国内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了跨境电商的行业。海外跨境电商成为国内电商领域的“蓝海”,随着这些电商平台的崛起,跨境电商迎来爆发式的发展。业界认为跨境电子商务将会成为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下一个主战场,并有望打破目前国内电商困局。
这是一个不得不抓住的发展机遇。
在做好境内电子商务的同时,嵊州市鼓励企业积极探索开辟境外市场,选择生活水平较高、发展空间较大的国家,在当地设立电子商务分公司和物流配送仓储中心,实现线上与线下有机结合,提升嵊州电商对市场的控制力,真正实现“全球买,全球卖”。
人才战略+协会骨干: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
去年,“浙东电子商务产业园”开园等一系列动作掀开了嵊州电子商务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的新篇章。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电子商务无疑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而在这个过程中,不得不提到一支重要的力量,那就是嵊州市电子商务行业协会。成立电子商务协会不单是政府部门积极倡导,事实上很多企业入会的愿望也非常强烈。
2013年,嵊州市成立了电子商务行业协会,通过民主选举产生了一批企业精英担任理事会成员,负责协会的推广工作。到目前,已有会员企业190家,并吸收个体工商户、农业合作社等各种形态的电子商务从业单位1200多家。这个服务于嵊州电子商务企业、服务于政府、服务于社会的重要力量,全面促进了信息化及电子商务应用与发展的企业沟通平台。
“接下去,我们将充分发挥协会的作用,在协助政府完善行业统计、做好行业规划的同时,不断搜集企业信息,扩大协会影响力,使政府能够集聚起广大社会力量共同发展嵊州市电子商务产业。”协会负责人告诉我们。
嵊州市电子商务发展也面临电商人才制约的问题,特别是专业电商人才紧缺。2014年以来,为缓解企业对电商人才的需求,嵊州市作出了一系列部署,安排了专项财政扶持资金:
首先,挑选市职技校等4家培训学校作为培训基地,计划2014年培养1000名专业电商人才,通过学校原有的师资力量以及外聘电子商务行业资深人士、阿里巴巴等平台培训讲师,组建师资团队,进行集中分班式教育。考核合格者给予颁发证书,并进行校企对接,协助就业。其次将与各产业行业协会,比如厨具协会、领带协会、仿古家私协会等合作,在各大集镇开展不定期流动式培训,向全社会普及和传播电子商务理论和实际操作知识,构建电子商务人才支撑体系。而正在筹建中的电商孵化基地和电商总部也将被安排在新的领带物流中心内,使得电商模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桌面电子商务,而是借助线上线下的融合寻找新的商业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