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岩:须理性看待服务窗口的“拆除工作”

08.12.2017  15:33

    敲敲键盘,点点鼠标,亳州市民足不出户就可以办理8651项政务服务事项。截至12月1日,亳州市行政服务中心一楼大厅原来设立的数十家部门的服务窗口已被全部拆除,取而代之的是网上办事大厅和手机App。(12月7日 安徽日报)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我国的飞速发展,全国各地的政务服务也开始不断依托于互联网手段进行“升级换代”,无论是与移动互联网端紧密结合的“指尖政务”“掌上政务”,还是内容更全面、信息更及时、沟通更顺畅的“政府网店”“政务旗舰店”,都反映出了相关政府部门在推动“互联网+”与政务服务深度融合的过程中的决心和魄力,值得点赞和发扬。

  与此同时,广大党员干部应该认真思考的是,是否网络政务越来越普及,越来越多流行了,传统的窗口政务就应该“让位”,办事服务窗口应该开始进行“拆除工作”呢?

  很明显,答案是否定的。首先,搭上了互联网“快车”的网络政务固然突破了传统服务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但依然有着其自身的短板,尤其是对于那些年龄较大、文化层次较低的办事群众来说,在他们还未习惯地操作手机客户端的时候,移动互联网端爆炸式、碎片化的传播方式,是否能够保证他们准确、高效的参与政务服务呢?

  另外,政务服务与其他各类社会服务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其的高度保密性和精准性。无论是社保公积金购买,还是户籍迁移、居住证办理,都需要办事群众提供详尽而准备的各类证明材料。在当下,越来越多的网络政务平台开始进行了“刷脸政务”“一键验证”等新功能的探索和实践,相关系统的保密程度是否可靠,身份验证是否精准,都需要相关党员干部在实践中不断进行论证和完善。

  笔者认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线上政务”的飞速发展是不可忽视的时代潮流,在这种潮流之下,相关党员干部也应该理性地对各类政务服务手段进行使用和整合,不可一刀切地让“线上政务”取代“线下政务”,而应该立足于人民群众的切实诉求,推出“服务菜单”,请人民群众“点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