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岗要振兴,我该怎么办” 年轻一代试解“小岗之问”
“小岗要振兴,我该怎么办?”这是小岗村年轻一代面前的一道必答题。今年年初,小岗村两委向小岗的年轻人发下这张“考卷”。
40年前,中国改革大幕始于这片土地,然而“一夜越过温饱线,20年没过富裕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的20多年,小岗村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小岗该何去何从?重担在肩的小岗年轻一代又该如何扛起新一轮“乡村振兴”大旗,这成为新时代的“小岗之问”。
村党委委员、“包二代”严余山是发起“小岗之问”的带头人之一,他父亲是“大包干”带头人之一严宏昌。在小岗村,带头人的后代被称为“包二代”。“他继承了严宏昌的大部分性格,也继承了后者未遂的梦想。”有媒体曾如此评价严余山。
事实上,严余山很早就出去了,在那个大多数小岗人“仍把种地当作使命和宿命”的时代,他就去上海学习养殖技术,还得遇“贵人”提供资金、人脉方面的帮助。后来,东莞、合肥、北京等地都留下了他的创业足迹。30岁出头,他买回一辆帕萨特轿车,这在当时小岗村轰动一时。
但是这个想着“学习本领,将来好回去建设家乡”的年轻人,在返乡创业后却接连遭遇挫折。谈到“小岗之问”,他感触很深:“小岗村要振兴,要靠每个小岗人的参与,每个小岗人都要发挥自己的作用。”
1991年,他养鸡遭遇“流言蜚语”,有人说他利用“小岗”的招牌在外招摇撞骗,又把本来给小岗的项目占为己有,从中牟利。2000年他开酒瓶盖加工厂,好好干了1年,厂子又因人为原因出了问题。2006年,他想把节能科技公司开到小岗,折腾3年,却因“土地问题”无疾而终。
3次“败走小岗”的经历谈起来“有些心酸”,也凸显不同阶段小岗村改革的困境。但这也让严余山“更懂得小岗”。
2014年再次回乡,村党委换届选举,严余山被选为村党委委员,一直做到了现在。
这算是圆了他的心愿,“赚的钱再多都不算致富,除非能通过你影响和带动家乡致富,那才算成功。”严余山说。
无论身在何处都不忘建设故土,这是父辈传承下来的理念。“根在凤阳,家在小岗,要立在根上,发在家里。”小岗村“包二代”关正景的想法也是根深蒂固,“父辈们为我们打下了基础,我们这代人就是在探索怎样在自己的土地上做大做强,作出自己的贡献。”
关正景早年也出去打了几年工,后来还是回到了小岗,在核心区域友谊大道旁开了一家“大包干农家菜馆”。随着小岗村旅游业的兴起,开办农家乐成了村里的潮流。“平均两家一个超市、一半以上开农家乐。”关正景每天都在琢磨如何增加自己店铺的特色,从菜色、装修风格等各个方面下功夫。
现在,关正景正筹划开一家民宿,但他有些犹疑,“小岗村的旅游项目还是太单薄,旅游内容太少,很多游客不到两小时就能逛完小岗村的景点,这对我们发展旅游业十分不利。”他说,村里也在讨论,怎样增加小岗村的旅游内容,丰富旅游产品,但进展还不明显。
关正景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不管未来小岗村发展如何,自己都决定扎根在村里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在自己的土地上做事,把土地经营好。
现在的小岗村以创建国家级农业示范区、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名村为契机,开启新一轮改革。严余山回来的这几年,明显感受到小岗村的变化,“每个人都在考虑小岗如何振兴,每个小岗人都在思考如何定位自己,做怎样的小岗人,如何做小岗人”。
关正景说,平时和朋友聊天,大家的话题基本都围绕着小岗,这已是一种常态。
小岗人思想上的变化让严余山对小岗的未来充满信心,他太明白“小岗振兴”的关键在哪里,自己前些年的经历让他对“人”格外重视,“小岗村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个小岗人。”他说,这是小岗发展的内生动力。
严余山回来没多久,就把村里的青年农民组织起来,成立共青团小岗村委员会,他还组建一个40多人的“青年农民创业交流群”,把在村里以及在全国各地创业的年轻小岗人拉在一起。他要营造氛围,把自主创业的激情调动起来。
“我们会通过多种渠道,包括开座谈会、联谊会,甚至微信群的交流,让大家把目光都聚焦过来,让大家关心小岗的发展。”除了营造氛围,严余山也切实用平台做一些实事,比如让在外创业的小岗人分享自己的经历、技术、模式等,看能否在小岗应用。大家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他也系统梳理出来,然后找资源、想办法。
“大家都知道时代的发展必须要我们做出一些突破和创新了。”严余山说,大家现在都铆足了劲“争先”,“村里的杨伟从部队退伍后,没有到外地发展,而是回小岗搞大棚种植,之后又结合小岗村的旅游业搞现场采摘,不断拓展,从自己单干变成带着大家一起干。”这样的例子在小岗越来越多。
老一辈的故事已成为过去,年轻一代的故事正在展开。严余山相信,未来,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小岗人回答“小岗之问”的底气会越来越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