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年龄超过500岁的匠人在乡下修炼最神秘的祁门香
文/周滨
一说到世界三大高香红茶之一的“祁红”,几乎所有人都听过它的大名。可对于“祁红”的经历以及它传奇般出神入化的技艺,就少有人能够清晰地讲述,更不用说传承了。
只因时移世易,在今天的中国大地,许多人对于做事的态度,是利益第一而非品质至上,这也导致了我们这个在很早以前就发明了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活字印刷术的科技以及人文大国,在今天反而出现了“要去外国买马桶盖”的尴尬,我们的“工匠精神”受到了质疑。
可是“祁红”,只要稍微了解它的人就会知道,这曾经是怎样辉煌的字眼、又曾经怎样地代表过中国形象和礼节,从一百多年前直到现在,它都是独步世界的工夫红茶高手。
因为祁红那一缕似花、似果、似蜜的“祁门香”里,有一种叫做“匠心”的精神,所以它即使被模仿,却从未被超越,它也让一代又一代制作“祁红”的技艺传人,至今深情不改。
闵宣文:从18岁到83岁,他的故事从祁红开始 |
早上8点刚过,在洁净宽阔、占地面积达2万平方米的祥源茶业祁红工厂里,已经83岁的闵宣文像往常一样来到茶叶审评室。
他穿着白大褂,头上还戴着头套,和身旁的祥源茶业祁红公司副总经理陆国富讨论当天要拼配的茶样。而这样的情景,在他 生活 中,不知出现过多少次。
“我这一生的故事,从祁红开始。”1951年,当18岁的少年闵宣文刚刚用了两天两夜,从全中国最繁华的上海踏入山区小县城祁门的那一刻,他还没意识到自己的人生,就此和“祁门红茶”四个字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这是片被吴觉农等茶界先贤汗水浸透的土地 |
这是片被吴觉农等茶界先贤汗水浸透的土地
来到祁门的那一天,闵宣文心里更多想的是,这是一片被吴觉农、胡浩川、冯绍裘、庄晚芳们的汗水浸透了的土地,从19世纪下半叶祁门红茶的问世,到1915年它在巴拿马世博会上的一鸣惊人。
再到前辈们纷纷到来成立现代意义上的茶叶改良场,祁红才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地方品种,成为世界闻名的中国高手,这一切的每一步,都是极不容易的。
而对闵宣文个人来说,不容易的事其实在后面——为了响应国家支援安徽的号召,1958年时,闵宣文被上海商检局调到了祁门茶厂任技术员。而他这一来,就再也没有离开过。
一个人的品鉴能力居然像机器一样精准
从风华正茂到耄耋之年,闵宣文用一生炼就了茶叶审评和官堆(包括茶叶的拼配和匀堆)的绝顶功夫——在祁门茶厂当年整个的黄金岁月里,几乎所有的顶级祁红都是经闵宣文品尝后才出厂。
因此有人说,他的品鉴就像是祁门红茶品质检验机一样精准。
而因闵宣文对厂里所有的茶叶原料都了如指掌,所以经他拼配过的茶叶,等级只升不降,能让一批茶叶的滋味、口感和香气都达到一个更高水平,也因此打响了“闵拼”这个祁红茶的金字招牌。
从1982年开始,闵宣文就担任原祁门茶厂的技术副厂长,经他亲自把关的祁红产品,曾经是国家免检产品,四次获得国内外各博览会金奖,并成为中国领导人的国事礼茶。
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祁门工夫红茶”行业标准的主要起草人之一,也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祁门红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如何保持祁红的品质高超?对这一点闵宣文的回答是,越是严格按照工艺技术,才能做出越好的茶叶。
“上世纪30年代时,吴觉农、胡浩川这些前辈就定了祁门红茶的制作工艺流程,祁门茶厂则是他们一手创立的传奇,作为后人我只想传承下去。”
谢永中:他流逝的青春是祁门茶厂的黄金时代 |
今年64岁的谢永中,是土生土长的祁门人,他从1971年进入原祁门茶厂工作,精通祁红初制和精制工艺,特别是筛分技术。现在也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祁门红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之一。
谢永中的青春里,流过的是整个祁门老茶厂的黄金时代,与他同时代的祁门子弟,无不以能进入祁门茶厂工作为荣。
而他从当徒弟到带徒弟,从初制车间到精制车间,用两年时间就完成了别人要三年做的事情。
而谢永中说,学做祁红靠的就是手上工夫,当徒弟的要对师傅们的每一个动作都心领神会并不断练习,才有可能成为日后的高手。
任何一点偷懒和投机取巧都无法过关
“任何一点偷懒、任何一点投机取巧,你都过不了关。”这是谢永中的信条,所以他的一套筛茶动作,一做就是40多年,到如今他只要把手里的筛子往上轻轻一扬,就能准确筛出内质未达标的茶叶,而留下的都是好茶。
有人说,谢永中的筛子会跳舞,而他认为,自己只是尽到了一个手艺人的本分——用一生专注只做一件事,为一个动作用尽一生的精力。
他说他这一生的最爱,是祁门红茶。
陆国富:没有什么比祁红更能打动我 |
祁门茶厂的命运转折,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由于80年代中期后,国家将茶叶由二类物资降为三类物资,同时全面放开了茶叶流通渠道,使多年来习惯了计划经济指令的祁门红茶,面临的考验前所未有。
每每谈到这些时,陆国富就会有些叹息,他是80年代分配到祁门茶厂的技术员,如今和闵宣文、谢永中一起,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祁门红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而他是一个全能型的技术高手。
“没有什么比祁红更能打动我的了。”陆国富和他的师傅以及师兄弟们一样,对祁红有着难以描述的感情。
在他从车间技术员开始,到车间主任、祁红公司党委副书记,到最后祁门茶厂总经理,直到现在祥源茶业祁红公司副总经理的人生历程里,每一步都见证了祁红的起落。
最辉煌的祁门茶厂,有他见证
陆国富回忆最辉煌时的祁门茶厂,创造过三个“三分之一”:祁门县财税贡献三分之一、祁门县税收贡献三分之一、祁门县正式员工数量三分之一。
他还记得上世纪80年代的祁门,茶季时每天傍晚从茶厂下班的(含临时工在内)一千多名工人,浩浩荡荡在祁门街上要走个半小时,其中又因为女工众多,成为当时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在祁门,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人在茶厂做工,茶对他们来说,是工作、是饭碗,也是生活、是感情。”
我们对祁红的心是不会变的
我们对祁红的心是不会变的 |
在20世纪最后的十年时光里,被中国乃至全世界认可的祁门红茶开始矛盾重重:整整经营了半个多世纪、汇集了整个中国制作祁红最一流技术力量的祁门茶厂,面对渠道转型和激烈的市场竞争,渐渐回天乏力。
在奄奄一息的挣扎后,祁门老茶厂被迫改制,而且没有成功,最终导致茶厂的厂房、地皮以及当年费尽千辛万苦从国外引进的制茶设备,在2005年时被匆匆地卖掉。
采访中,有一位当年坚守到最后一刻的老茶师,回忆祁门茶厂的大门在身后最后关上的那一刻,他的眼泪忍不住夺眶而出:“四十多年,那是我和师傅们、师兄弟们活了一辈子的地方,我们的过去在这里,我们的一生都在这里,我们对祁红的心是不会变的。”
祁门老茶厂倒闭了,老茶厂的厂房被拆了、机器被拉走了,唯一只剩下门楼还孤零零地立在那里……
一批正当壮年的优秀茶师,突然失去了毕生的依靠,这对他们来说,是难以接受的打击。
对此,谢永中就不无感慨地说:“当时我才49岁,就要买断几十年的工龄下岗,心里真难过。”下岗后,他常常盯着自己的双手出神,想到空有一身本领却无处发挥,感到无限失落。
有同样心情的还有祁门茶厂其他许多老茶师,为了生活他们有的给人打工度日,有的自己创业奔波,还有像闵宣文、陆国富这样理论和实践水平都一流的技术人员,虽然不断受各种邀约,也担任过一些乡镇企业的技术顾问,心里却再也找不到当年的感觉。
“我们在祁门茶厂工作数十年所形成的职业素养、人生态度、对做好祁门红茶的精神信仰和操守,是不可能被打破的。在这件事上,我们永远敬畏、并坚持也许只有那个年代才被重视的价值观。”陆国富说。
开历史新篇,这是相当于我们的老茶厂又活了
祥源祁红工厂 |
到了2010年下半年时,始终心情郁闷的闵宣文、谢永中和陆国富,突然听说一个消息:一家叫祥源控股的集团公司收购了由祁门茶厂改制而来的祁门红茶厂。而且过了没多久,他们就收到了回去工作的邀约。
这三个出生年代不同、学历背景各异、工作年限不一的祁门茶厂的“老人”,怀着复杂的心情回来走了一圈又一圈,结果发现这家公司不但要在祁门建立现代化的祁红清洁化生产示范工厂、建设示范茶园。
而且已经和安徽农业大学合作,自主研发出全国一流的全自动工夫红茶生产线,另外还要兴建一个见证时代和祁红风貌的巨型博物馆时,他们的内心,终于被打动了。承百年声望,开历史新篇,“这是相当于我们的老茶厂又活了”。
绝顶高手重聚一堂,只为再创辉煌
“一下就是几个亿的投入,如果不想做点事,肯定不花这个钱。”饱尝了人间冷暖的这些祁红老茶师,想到当年,感慨万千。
于是从2010年9月开始,闵宣文和陆国富开始担任祥源茶业祁红公司的技术顾问;进入2012年以后,谢永中、闵宣文和陆国富三个人才陆续正式地回来,同时在他们的带动下,还先后找回了十几个失散在外的茶厂老师傅。
“当时大家又聚在一起的心情,就像是我们的祁门老茶厂复活了!”谢永中搓着双手,憨厚地笑了起来。
从前不变、今后也不打算改的工匠之心
2016年的早春,位于皖南(安徽南部)的小县祁门还像一百年前那样有着宁静的风貌:阊江水默然流淌、牯牛降山林静谧、油菜花在田间开放……
恍惚间似乎还看到当年的徽杭古道上,走过像胡雪岩一样的徽州商人们,叱咤风云的身影,可时光毕竟是远去了,连如今时光里的人也在慢慢老去。
对祁门红茶来说,虽然还拥有着一批世界一流、国内最高水准的茶师队伍,但是他们的年龄加起来已经好几百岁,即使有威震世界的能力,却还是需要将手上这门必须经几十年勤学苦练才能成就技艺的制茶绝学给传承下去。
而这是最让师傅们牵挂的问题。
在车间里,从祁门茶厂时代走过来、一直被老师傅们称为“小毕”,如今还是他们当中最年轻的毕昭纯师傅,现在也已经49岁。
采访中,只见他熟练地将一袋七八十斤的毛茶甩到肩上,然后用力一下就站了起来,而这几十年的功力,就是从这样最苦最累的基本功开始起步的。
有传承,才能延续匠人之心
如今在祥源茶业祁红公司里,除了闵宣文、谢永中、陆国富这三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祁门红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之外,他们还带出了朱华炳、刘云杰、江建新、沈时钰、汪权、毕昭纯这六位已成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祁门红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的徒弟。
这些老茶师加起来的年龄,已经超过500岁,而他们日思夜想的,都是祁红的传承和复兴:“中国的祁门红茶,是全世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华;祁门红茶的制作技艺,是人类文明的集大成之所在。在我们的有生之年里,从前不曾变、今后也不打算改的是这一生难尽的工匠之心。”
也只有在面对一杯琥珀色红亮的祁门红茶时,已经耄耋之年的闵宣文才会流露这样难得的激动。
只有中国工匠,才能做出最经典的祁红
那么,怎样才能成就一杯最经典的祁门红茶呢?
祁红的制作其实分为初制、精制两大过程。初制奠定品质的基础,而精制则将相对粗糙的毛茶升华成风神俊秀的上品。祁门红茶初制四道工序,传统手工精制共有十六道工序,近十个级别,几十种花色,极尽繁复考究。
由于祁红的制作过程对制茶师的制茶手法、眼力及操作经验都有极高的要求,为其他工夫红茶所不能比拟,所以经典祁门红茶被称为“祁门工夫红茶”,被誉为中国工夫红茶的代表。
也因此在2008年,祁红手工制作工艺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其实,只有历尽不厌其烦的重复、倾尽心血的工夫后,人们才能得到一杯汤色红艳明亮、滋味甘鲜醇厚、香气馥郁持久、兼具有果香和蜜糖香的经典祁门红茶,也只有这样的味道,才当得起祁红在国际上所拥有的“群芳最”和“红茶皇后”的地位。
而这是中国的味道,也是中国工匠的用心。
匠人精神,迎来了令人喜悦的时代
时至2015年的5月8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中国要由“制造大国”变为“制造强国”,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智造”,尤其需要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
而2016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全国两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明确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这是“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说明了严谨、专业、专注、坚持、一丝不苟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已成为国家共识。
中国的祁红,迎来了一个令人喜悦的时代。
致敬传奇,致敬匠心
|
2015年6月28日,位于祥源茶业祁红公司厂区内的祁红博物馆成立,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为博物馆题写了馆名。
走进总建筑面积4500平米的博物馆内部时,可以看到从一百多年前祁红初兴,到安徽省立茶业改良场成立,再到新中国建立后祁门老茶厂等各个时期的生产制造和贸易风云,连当年使用过的揉捻机和手工套筛等生产工具,都被从民间搜集了回来。
而这是目前安徽省规模最大的茶叶专业博物馆,亦是中国目前唯一全面的祁门红茶博物馆。
在博物馆的展厅里,还静静躺着祁门红茶在各个历史阶段所取得的国内以及国际大奖,以及当年热火朝天时留下的技术文献、工作笔记、工厂印章和历年来的祁红茶样,铭记着那一段并不平静的峥嵘岁月。
就在博物馆成立后的9月9日重阳节那一天,几乎所有健在的祁门老茶厂的茶师都回到了现场团聚。在阳光下,他们打量着身边的一切:树木葱茏的厂区、整洁明亮的厂房、安居乐业的工友……恍惚不知今夕何年。
而他们,如今大多都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了,用一生的心血,送走了一个激情燃烧的年代,祁门红茶这个名字,于别人而言,可能只是一个名词;对他们来讲,则是手上根根突起的青筋、被茶渍染黑过的双手和被岁月揉搓得已经失去了弹性的皮肤。
在现场主持活动、对祁红十分了解的茶文化专家郑建新记忆深刻地说:“这样的场面,很难再重现了,而百年祁红的道路,还要从这里继续走下去。”
说起来,曾经风华绝代的祁红,一度元气大伤,至今还在坚守和传承的道路上荆棘重重;甚至也有不少当代的中国人,到现在也没有喝过一杯经典的祁门红茶,不知“祁门香”为何物。
但这些,绝非我们可以沮丧的理由,反而是应该一再琢磨的问题。
因为,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也才有那绝世的工夫和传奇。
让我们致敬传奇、致敬匠心。
特别鸣谢:
接受采访的闵宣文、陆国富、谢永中三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祁门红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朱华炳、刘云杰、江建新、沈时钰、汪权、毕昭纯六位“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祁门红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已经退休在家的何佰海、谢卫海、何胜利,已经自主创业的董胜,以及其他几位未知姓名的祁门茶厂老师傅;
以及,茶文化学者郑建新先生和祥源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锡端先生的资料帮助。
最后,感谢所有在本文采访过程中提供帮助的祁门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