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颍州区一14岁男孩身患罕见病
头痛、发烧,对于14岁的东东(化名)来说,已经成了家常便饭。出生不到一年,他就患上一种罕见疾病,只能频繁往返于医院和家。
快乐而无忧的童年生活,东东没有享受到。他一直有一个梦想——活着,上大学。如果没有患病,他应该会坐在明亮的教室里读书,努力朝着梦想前进。
幼小的孩子患上罕见疾病
2000年夏天,东东出生于颍州区颍西办事处万庄一个贫穷的家庭。不到一周岁时,东东右耳朵上方突然鼓起一个红色小包块。由于担心,父母带他前往村里的诊所,医生说可能是皮疹,没啥大碍。挂过吊水后,东东耳朵上方的包块消失了。
可是,不到一周时间,小包块又鼓起来了,而且伴随着高烧和耳朵流脓等并发症。妈妈丁继红带着东东先后走遍了阜阳各大医院,医生都没有诊断出病症。从此,东东就三天一场小病,五天一场大病。
2003年的一天,东东再次突发高烧,浑身滚烫,眼珠不动,失去了知觉。这可把丁继红吓哭了,她赶紧将东东送到了市人民医院。经过治疗,东东的烧退了,但是病根依然没有查出来。“一名老医生说,可能是恶性肿瘤。”丁继红说,收拾好东西,她马不停蹄地带着东东前往安徽省立医院。经过医院专家三个月的会诊,东东被确诊为患有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当时,一名80多岁的医生告诉我,这种病他只见过一次,暂时无法治愈,只能控制,治疗费是一个无底洞。”
贫困家庭,不幸接踵而至
由于自小患有小儿麻痹症,丁继红双脚行走不便,只能跑三轮车,东东的父亲在工地务工。为了减轻东东的病痛,丁继红需要定期购买药品,花费是这个家庭最大的开支。
然而,老天没有眷顾这个贫穷的家庭。2004年,东东的爷爷患上脑血栓,只能常年卧床,生活不能自理。原本贫困的家庭变得雪上加霜。丁继红不仅需要照顾东东,还要照料老人的生活起居。“不挣钱不行啊,孩子还要看病。”丁继红说,为了能放心出去跑三轮,她将儿子放在床上,用砖头压住被角,然后将大门锁上,让东东和爷爷待在家里。那时的东东还不到5岁,每次看见锁门都会哭得很厉害,但丁继红只能含着泪,咬咬牙出门。
峰回路转,罕见病有了治疗方案
2009年,听说北京儿童医院可以治好这种病,丁继红开始四处筹集治疗费。学校、颍西街道办事处和社会上的爱心人士先后给东东捐助了1.4万元。拿着东拼西凑的4万元,丁继红带着东东到北京儿童医院接受治疗。这一次的治疗结果,让丁继红稍稍安了心,东东停止了用药。
可是好景不长。今年3月的一天,东东突然感觉头痛。丁继红心里“咯噔”一下:看来,孩子的病又复发了!“那时家里已经一贫如洗。”丁继红说,病发后,东东卧床在家,头疼得厉害。听着孩子痛苦的呻吟声,丁继红咬咬牙再次带着他前往北京儿童医院。
这一次,医生告诉丁继红,东东的病有了治疗方案,但治疗费用至少需要30万元。
丁继红询问新农合工作人员后得知,治疗费可以报销18万元。但是,剩余的12万元对于这个家庭来说,依然是一个天文数字。
呼吁帮助可怜的孩子
为了给东东治病,父母花光了所有积蓄,身边的亲戚朋友也都借了个遍,如今的治疗费用依然没有着落。由于病情的耽误,14岁的东东还在就读五年级。“妈妈,我想活着,我还要上大学。”这是东东最大的愿望。他认为,上了大学才能拥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才会有能力报答父母和社会。
如今,丁继红希望社会上的好心人能伸出援手。有了您的支持,孩子也许能重回课堂,朝着梦想努力。读者朋友们,如果您愿意帮助这个14岁男孩,请致电颍州晚报热线2256110。(颍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