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男孩耳机戴出“耳中风” 医生:或致永久性耳聋

03.03.2016  10:29

2016年3月3日是我国第17届爱耳日,也是第4届国际爱耳日。本届爱耳日的主题是“关注儿童听力健康”。因为儿童听力障碍发生率高,危害大,因此值得特别关注。记者昨日从安徽省儿童医院耳鼻喉科获悉,近年来因为各种噪声源和用耳习惯不健康,医生就诊中遇到的儿童听力损伤案例逐渐增多。

不久前,合肥10岁男孩齐齐,一觉醒来觉得自己头晕耳鸣,想和家人说话却听不清自己在说什么。急坏了自己也吓坏了家人,带孩子赶紧来到安徽省儿童医院耳鼻喉科就诊,经过检查,该院耳鼻喉科主任成琦告诉齐齐,因为长期用耳习惯不健康,他的耳朵“中风”了。

中风是医学上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大家对于此类疾病或多或少有些了解。可要说起耳朵“中风”,可能很多人听都没听过。成琦介绍,“耳中风”在医学上称为“突发性耳聋”,一般认为是由于微循环障碍和病毒感染等因素造成的内耳神经细胞损伤,通常因疲劳过度、精神紧张、噪声刺激等因素诱发。记者昨日从安徽省儿童医院获悉,在近年来接诊的患儿中,因为用耳习惯不健康导致患儿耳朵“中风”的案例明显比早些年多。

据了解,齐齐是个四年级的学生,跟大多数同龄孩子一样,他喜欢用Ipad和手机听音乐。“孩子喜欢看美剧、听摇滚乐,而且把声音开得特别大。只要不上课,耳机几乎就没有离开过他的耳朵。”小祁妈妈告诉记者,小祁连睡觉时都塞着耳机听音乐,“孩子到了这个年龄,说再多他也听不进去。”

成琦强调,许多“耳中风”患者出现不适症状时,往往以为是暂时的不舒服,休息下就好了,殊不知,这一休息很可能导致永久性耳聋。“治疗‘耳中风’有关键时间点,从发现耳聋到治疗不可超过六小时。如果超过了这个时限,有30%的耳聋再也无法逆转;如果超过了一周,这个数字就会上升到50%。因此,如果发现自己突然听不见了,一定要立即到医院治疗。”(王炜 徐晓景)

原标题:耳机戴出“耳中风” 皖青少年听力损伤案例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