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14岁男孩患上白血病 期盼失联妈妈来做配型
“妈妈,你在哪?”宿州男孩张宇臣躺在病床上,心底一直呼唤。刚出生就和妈妈分别,如果不是患上白血病,他可能再也不会见到妈妈。他盼望着妈妈再回来抚摸他的额头,全家人则希望妈妈能给小宇新生命。
突如其来的疾病
小宇今年14岁,宿州市埇桥区解集乡人。去年下半年,小宇开始感到恶心、浑身乏力,但大家都没有放在心上。直到11月,他开始吃不下东西,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家人赶紧带他去医院就诊。
“当地医生说这病他们看不了,让我们赶紧到合肥大医院。”小宇父亲张道金说,他从打工地赶回来,带着孩子到安医大一附院就诊。经过一系列检查,医生通过骨穿确诊了小宇的病情——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孩子太痛苦了。”张道金说,小宇血小板太低,一旦出血就很难止住,“每次抽完血都要按好久才能止血。前几天,小宇鼻子出血怎么都止不住,我捏住鼻孔,血竟然从嘴里喷出来了。”
从未开口的心愿
住院两个月,小宇最羡慕的是病友都有妈妈照顾,自己却没有。小宇妈妈叫祁玲琍,浙江人,张道金在外打工时与她相识,并很快结了婚,有了孩子。小宇出生后,生活开支增加不少,小两口的生活十分拮据,经常吵架。小宇满月后,妈妈便不辞而别,再也没有回来。
妻子走后,张道金把小宇托给父母抚养,自己外出打工。虽然辛苦,但想到孩子正一天天长大,他渐渐放下了心里的痛,谁知上天不眷顾小宇,让他得了如此重病。
“从小到大,他从没问过妈妈去了哪里,但心里一直在想着。”张道金很少和孩子交流,直到这次小宇住院,他才慢慢读懂孩子的内心,“哪有孩子不想妈的!”
几经辗转,张道金联系上了祁玲琍。“她来医院看了小宇一次,就匆匆走了,之后电话也没有打通。这么多年过去了,她肯定也有了新生活。”张道金感到无奈。
全家等待的希望
张道金很想再找到小宇的妈妈,除了孩子需要母爱之外,祁玲琍也许能给小宇第二次生命。“现在只能做化疗,想要治好,需要进行骨髓移植手术。”安医大一附院血液科医生吴炜告诉记者,等化疗结束后,他们将为小宇做骨髓配型,通过中华骨髓库寻找合适的骨髓。“但能不能找到、需要多少时间,我们无法估计。”因为太多不确定,针对这一类患者,医生都让家人也做配型,“有血缘关系的亲人做配型成功率较高,首选是兄弟姐妹,其次是父母。”
“如果骨髓库里找不到,我又没配上,只能寄希望在孩子妈妈身上了。”张道金说,为了治好儿子的病,倾家荡产也愿意,只希望孩子妈妈再次出现,为孩子做配型。
张薇 本报记者 吴碧琦
0编辑:许大鹏
资讯标签: 白血病 男孩患上白血病 失联妈妈来做配型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