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少年参军抗击日本法西斯
1942年秋,秋风瑟瑟,但是抗日的战场上却是如火如荼。14岁的张明春就是在这一年加入了抗日战争。替兄参军、与日军在战场上厮杀、接受日军投降,几年的抗日战争经历让这个14岁的少年成长很快。昨日,现家住合肥市肥西县三河镇88岁张明春老人讲述了他当年的从军经历。
十四岁少年替兄参军抗日
张明春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是家中的第九个孩子,但他从小聪明伶俐,非常懂事。1942年,因为战争需要,国民政府抓壮丁,因为当时规定抓壮丁不抓长子,所以这当兵的差事自然就落到了张明春的二哥头上。但是张明春的二哥胆子小,而且即将成年,贫穷的家庭也需要一个成年男子。无奈之下,张明春的父母想到了让14岁的幼子张明春顶替二哥去参军。就这样,14岁张明春成了一名士兵。
军队的生活十分艰苦,验兵结束后,新兵在舒城等候出发时,缺衣少食。张明春老人感慨道:“当时已经是冬天啦,我们在舒城呆了有100多天,没衣服,没被子,吃的还少。好多新兵都坚持不住,生病也是常有的事情。”
1943年初,张明春和其他新兵们终于得到上级通知,赶赴湖北战场。
被日军炮弹炸伤左腿
1943年末,抗日战争已经接近尾声,日寇也开始了最后的疯狂。此时在湖北当阳,张明春所在的33集团军77军132师394团发生了一场激烈的战争,这场战争是深夜开始的,当时抗日军队是想包围日军的战壕,全歼敌人。这场战役战况十分惨烈,张明春所在的部队死伤好几百人,在这场战争中,张明春负伤。
据张明春老人回忆,当时他和战友正在战场上奋力杀敌,有炮弹在身边爆炸,他的左腿被弹片炸伤:“当时我一点感觉都没有,还是旁边战友突然对我说‘明春,你腿流血啦!’我这才反应过来。等到我被抬下阵地,腿才有疼的感觉。”
张明春被送到杆子口师部医院,由于伤情严重,又被转入军部医院治疗。张明春腿伤非常严重,而且当时气温高,伤口碰到生水,发炎烂了一个大洞。张明春在医院里呆了将近八个月才完全康复。
转战河南接受日军投降
1944年末,张明春一行15名伤愈士兵准备赶回部队,由于年龄只有16岁,体力不支,加上腿伤,行走不便,张明春与其他人走散。恰好遇到了当时的第22集团军,留在了军中。“反正在哪都是打鬼子!”张明春回忆说。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部队得到命令,去河南接受日军的交枪投降。张明春说:“当时在河南,到处都是日本的战败军。他们都是垂头丧气,也不跟我们说话。”
当时日军提前把自己的枪炮全都破坏了,把部队的羊马全都打了针,一个星期后就死了,面对如此狡猾的敌人,张明春满是愤怒。“不过后来我们还是收缴了很多东西,各种武器都堆成一座小山,一把火销毁后,路上都是灰。”
一路乞讨摸树皮回家
原以为抗日战争胜利就是战争结束的张明春还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没想到“上面下命令,要我们和共产党部队打仗”。当时的张明春非常不情愿和同胞兵戎相见,夜里,张明春偷偷跑出了军营。张明春跑了13天,又不识字,一路上只能靠乞讨为生。夜里赶路,如何辨别方向就成了一个大问题。张明春依靠日常的生活经验,用摸树皮来分辨南北,“北方的阳光多,树皮被晒得紧一些,而南方的树皮则会松一点。”
张明春就这样艰难地回到了家乡,好在家中父母兄弟都在。躲到新中国成立后才敢正大光明地出来生活。张明春回忆起在部队的时光,唏嘘良久,当时一起被抽壮丁的七个人,只有他一个人活了下来。张明春后来一直在家务农,平静地生活。